摘要:金秋送爽,文脉流芳。近日,小编从首都图书馆获悉,以“传承经典、赋能生活”为核心,北京城市图书馆涵盖少儿启蒙、国乐赏析、非遗体验、古籍探秘、红色传承等板块的文化活动矩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科技与传统交融的形式,为市民游客打造一场贯穿全月的文化盛宴,让千年文明在秋
北京城市图书馆
金秋送爽,文脉流芳。近日,小编从首都图书馆获悉,以“传承经典、赋能生活”为核心,北京城市图书馆涵盖少儿启蒙、国乐赏析、非遗体验、古籍探秘、红色传承等板块的文化活动矩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科技与传统交融的形式,为市民游客打造一场贯穿全月的文化盛宴,让千年文明在秋日的书香里焕发新生。
非遗与文化体验
非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板块注重“沉浸式感知+活态传承”。10月21日至22日,以“典藏·守护·创生:非遗的未来图景”为主题的首届图书馆非遗学术交流推广活动,通过举办非遗大师课、专题展演、体验工坊、非遗市集及同期开启的“传统节日里的非遗”主题展览等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系统推进非遗传播、交流与推广。
古籍文献馆则推出“天工开物——造竹纸VR体验”“古籍修复技艺演示”等活动,借助VR技术还原古代造纸场景,通过匠人现场演示让市民见证破损古籍重获新生,“梦里繁华——《红楼梦》版本展”更以珍贵版本为依托,邀读者共赴大观园的文学之约。
国乐与艺术
国乐与艺术板块汇聚顶尖力量,悄然奏响古今交响。10月14日至22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韩雷、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卜晓妹等专家学者,将分别带来管子、二胡艺术审美研究系列讲座,解析传统乐器中的“天人感应”哲学。
著名柳琴演奏家崔军淼、青年琵琶演奏家于源春等艺术家,将通过“柳琴百年艺术巡礼”“琵琶行”等活动,追溯乐器演变史、演绎经典名曲。
10月18日,“爵对东方”爵士二重奏、“跨越东西的声浪”小提琴与唢呐讲演音乐会将相继登场,让爵士律动与东方旋律碰撞、西洋弦乐与民族管乐对话,为观众呈现多元音乐盛宴。
红色传承与城市记忆
红色传承与城市记忆板块创新呈现方式,激活历史文脉。位于文化交流区的“薪火相传 红色家风展”,那些泛黄的家书、带着岁月温度的老物件静静诉说着冯庭楷、姜云清等先辈们动人的家风故事。
10月全月,“遵义会议 伟大转折”专题展在城图馆内B1层展出,通过文献、影像资料再现革命岁月;
“探寻红色地标 解锁北京记忆”活动精选12处北京红色地标,打造线上线下打卡路线,让市民在行走中读懂城市的红色基因。
此外,“阅读千年之旅”打卡活动、“人生海海”主题文献展、“声游北京——聆听‘中轴’声音艺术展”等活动,覆盖全年龄段读者需求:或通过打卡集章探秘场馆宝藏,或在书籍中摆渡情绪、滋养心灵,或借助声音科技穿越时空,感受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魅力。
少儿成长
少儿成长板块以“红色启蒙+趣味探索”的双线并行。“网络智力大挑战——红株映辉传薪火 草木含情庆华诞”活动已在线上开启,通过讲述与革命历史紧密相连的植物故事,让孩子们在认知自然的同时,聆听红色往事、厚植家国情怀。
此外,“爸爸的秘密”主题绘本展、“最爱做的事”袁隆平事迹分享等活动,以绘本为窗、故事为媒,在温情叙事中传递航天精神与科学情怀;“发报机的‘滴滴密码’”“我的层层‘保护罩’”等实践课程,则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解锁科学奥秘。
内容来自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图片来自首都图书馆
运河上的通州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