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值得长期持有的中波“固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3 18:04 1

摘要:今年以来,随着权益市场向好,“固收+”市场也迎来规模和业绩的双突破。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固收+”规模已超1.9万亿(包含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并连续两个季度出现正增长。

今年“固收+”的风挺大,是银行等渠道的热销产品之一。

今年以来,随着权益市场向好,“固收+”市场也迎来规模和业绩的双突破。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固收+”规模已超1.9万亿(包含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并连续两个季度出现正增长。

图1:2024一季度到2025二季度“固收+”基金规模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2024Q1-2025Q2

业绩方面,今年前三季度,1749只“固收+”产品(仅统计初始基金)平均收益达到了4.95%,1040只基金收益超过5%,其中210只基金收益超过10%。(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5.9.30)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5.9.30

01

如何挑选“固收+”

“固收+”的策略丰富,分类标准也各不相同,市场在介绍“固收+”时,有些是按产品的收益风险划分,比如低波、中波、高波。也有的是按投资策略划分,根据收益增强资产的差异,分为固收+港股、固收+转债、固收+红利等。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表现来看,中低波类的“固收+”收益大多在3-8%,虽然不如高波“固收+”普遍10%以上的收益,但胜在波动和回撤都较小,长期收益稳健,是资金最青睐的底仓品种之一。

对“固收+”基金来说,组合涉及股票、信用债、可转债等不同的细分资产,因此,优选权益和固收整体实力都很强的基金公司,有更大概率能获得较好的业绩。

另外,主动管理大厂的还有一个优势是团队配备齐全,做“固收+”的基金经理不仅多,而且风格和策略各不相同,产品线非常丰富,选择多样。

比如我们之前在《结构性牛市下,“固收+”或许是参与权益更好的选择》一文中,就分享过广发旗下的三条“固收+”产品线:“聚”系列,大多是成立十年以上、长期业绩不错的老产品;“集”系列,产品类型全是二级债基;“恒”系列,产品可投港股港股。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突出,想要分享港股市场行情的投资者,可以在广发“恒”系列“固收+”产品中进行选择,其中大多数产品以持有期策略运作,定位是中高波,比较适合追求一定收益弹性、愿意持有一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的投资者。

不过,也有非持有期的,比如广发恒悦债券(A类010449;C类010450;E类010451),这是一只可投港股的中波“固收+”,基金经理是广发基金混合投资部联席总经理姚秋。

02

业绩硬实力:多维度创造超额

广发恒悦债券是一只二级债基,从定期报告披露情况来看,其权益仓位常年保持在15~20%、债券仓位维持在65-85%之间,而从净值走势来看,基金在不同时间维度下均展现出优于同类的“业绩硬实力”。

1、不同周期下超额显著

短期维度:截至2025年9月30日,广发恒悦债券今年以来收益达6.56%,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0.38%)和同类混合二级债基平均收益(5.19%)。

中长期维度:产品更凸显追求稳健超额的实力——近1年、近3年的业绩回报分别达到7.35%、14.98%,同样超越同期的业绩基准和同类平均水平。

图2:广发恒悦债券A近年来的业绩一览表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5.9.30,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2、持有体验较好

判断一只“固收+”产品是否值得长期持有,除了稳定的业绩外,持有体验也很关键,可以用衡量风险收益比的指标来分析,比如夏普比率(衡量每承担一单位总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卡玛比率(反映每承受一单位最大回撤能获得的收益水平)。

用一句话来归纳,高夏普比率基金表明在相同波动下收益更高,高卡玛比率基金意味着回撤控制能力强,持有体验更稳定,尤其适合“固收+”产品筛选。

从过去3年多的表现来看,广发恒悦债券给到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总体较好。如图3所示,该产品在姚秋任职期间的年化收益达到4.21%,大幅跑赢同类混合二级债基(3.01%),且区间年化夏普率和卡玛比率分别为0.58倍和0.70倍,均优于同期混合二级债基。(数据来源于wind,统计区间为2022.5.31-2025.9.30;姚秋任职时间以来)

图3:姚秋任职广发恒悦债券A以来收益风险比

数据来源于wind,统计区间为2022.5.31-2025.9.30,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03

多策略布局:股债转债协同发力

“固收+”的净值表现离不开基金经理及其背后 “股+债+转债”三合一的谋篇布局。

姚秋,现任广发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联席总经理、固定收益研究部总经理,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且具备CFA、FRM专业资质,具有16年证券从业经验,10年公募管理经验。

在广发恒悦债券的管理上,姚秋是根据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比进行仓位分配和动态调整,通过多资产、多策略实现组合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作为打底的债券端,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筑牢收益安全垫;负责收益增厚的权益端,基金以股票、可转债为两大核心作为收益增强工具,且股票涵盖A+H股,实现多市场、多资产配置。

1、债券底仓

债券部分作为组合的 “压舱石”,是组合基础性收益的核心资产。

对于债券资产的选择,姚秋不做信用下沉,严格控制风险敞口,杜绝债券部分为组合带来大幅回撤。从过去几年表现来看,债券部分有效发挥了 “稳收益、控波动” 的底仓作用。

2、稳中求进的股票配置

在权益投资中,姚秋倾向于精选稳健型标的,重点关注主营业务抗风险能力强、内生业绩稳定性强、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及低于合理区间的标的。在持仓上,适度分散,不对单一因子做过多的风险暴露。

根据2025年中报,广发恒悦债券配有A+H股,港股投资市值占股票投资总市值的比例达到47.2%(最高可投至50%)。

从股票分布的产业来看,A股主要聚焦消费、制造、TMT、新兴行业四大方向:消费领域瞄准质地优良且盈利潜力足的食品饮料类标的;制造关注上中下游设备;TMT板块则选取计算机、传媒龙头;新兴行业则卡位锂电、新能源汽车龙头。

港股重点围绕三类高性价比资产:一是互联网龙头,如腾讯已连续重仓6期;二是金融股;三是中等市值对标资产,这类资产与A股同类公司业务对标,且估值更具优势。

表:2025Q2前十大重仓情况

数据来源:Wind,基金季报

3、转债增益

除权益资产外,转债是组合的第二弹性补充,截至今年中报,自姚秋管理以来广发恒悦的转债占基金资产净值比的均值为9.45%,同时有明显的择时选点。2024年之前都低于10%,进入2024年后明显提升转债仓位至10%以上,主要以低溢价率大盘转债为核心持仓品种。

从姚秋过往采访中,我们知道关于转债市场,姚秋比较关注其整体估值、个券价值、溢价率及正股估值水平,日常不做频繁仓位调整,仅在转债溢价率出现显著变化时,才适度提升调整频率,平衡操作效率与策略的稳定性。

数据来源:Wind、基金定期报告

而对于未来的管理思路,姚秋也在基金中报中提出了明确的观点:

1、债券部分,考虑到利率债与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附近,在此位置的窄幅上行和下行对投资价值均无显著影响,倾向于维持低利率风险和低信用风险暴露。

2、相较于债券类资产,当前权益类资产整体估值水平仍然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同时会密切关注局部领域已经出现的结构性风险。内需泛消费领域仍然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将从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和供给格局变化两方面出发,寻找投资机会。

结语:

今年前三几个,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主要还是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大级别的全面牛市行情仍需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流动性的持续共振。在这种背景下,“债打底,股增强”的“固收+”,回撤和波动风险相对可控,尤其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不是很强的投资者。

就像中波二级债基——广发恒悦债券(A类010449;C类010450;E类010451),基金经理姚秋利用“股+债+转债”三合一、多策略协同搭配,灵活应对市场,有效兼顾了风险与收益的再平衡,适合作为长期持有的 “底仓” 配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