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室内,则集中于卧室悬挂衣物背面、厨房水池下方、床底、桌下等阴暗角落。
基孔肯雅热
由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白纹伊蚊靠积水繁殖后代
预防基孔肯雅热
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白纹伊蚊具有典型的半家栖特性,其成蚊偏好阴暗、避风的栖息环境。
👉在室外,主要栖息于灌木丛、竹林、轮胎堆、缸罐内壁等避风处;
👉在室内,则集中于卧室悬挂衣物背面、厨房水池下方、床底、桌下等阴暗角落。
白纹伊蚊飞行能力较弱,其活动范围一般在50~100米之间,其表现出“局部孳生、就近吸血”的习性,吸血后倾向于选择阴暗、高湿、避风的场所栖息。成蚊活跃期集中于日出后和日落前2~3小时,这些时段大家要格外注重防护。
白纹伊蚊表现出对小型、清洁、静止积水的强烈偏好。该蚊种主要选择容积小于500ml的人工容器积水产卵,对容器类型无严格要求,从微小的瓶盖到较大的水缸均可成为其孳生场所,包括废弃轮胎、花盆托盘、各类瓶罐、竹筒以及一次性餐盒等,有水即可孳生。
与污水型蚊种(如库蚊)不同,白纹伊蚊幼虫专性选择低有机质含量的清洁积水(如雨水),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存活率会显著降低。该蚊种更倾向于在室外自然容器和废弃物品中产卵,这种产卵行为展现出高度的环境适应性。
阳性率高的容器往往是易被忽略、长期无人管理的积水。积水容器阳性率排序:废弃轮胎>花盆托盘>闲置瓶罐>竹筒、树洞>建筑工地积水>水培植物容器。超过80%的阳性容器积水体积
在暴雨来临时,雌蚊飞行活动减少,成蚊会迅速寻找庇护所,如进入居民家中、楼道、车库或躲藏在屋檐下、茂密的植被底部等相对干燥、静风的环境。避雨场所选择方面,城市环境首选楼道、车库及室内悬挂衣物后方,农村环境选择方面一般为竹林、芭蕉叶丛及陶罐下方。短时强降雨可能冲走、颠覆部分小型容器中的积水和幼虫。有研究显示暴雨后居民区小型容器(如瓶罐)阳性率短期下降,但雨后第3天,新积水中幼虫密度即达高峰。
根据入户调查,室内阳性积水类型主要包括贮水池、缸、盆、桶、坛、槽等贮水容器和盆景、水生植物等。
呼吁广大市民立即加入
“两清一灭”
(清积水、清垃圾、灭毒蚊)
爱国卫生统一行动
同时号召大家参与
防蚊灭蚊“1130行动”
上下班1分钟清积水
每周1次卫生大扫除
每天3分钟排查孽生地
积极建设0蚊场地
爱国卫生,人人参与
防蚊灭蚊,举手之劳
从身边小事做起
来源:惠东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