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然了,她还很年轻,在演技上还有提升的可能,但是要想甩掉“资源咖”的包袱,在娱乐圈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就真的要好好努把力了~
最近一段时间,你们有没有发现陈冲和她的小女儿许文珊(Audrey)经常一起公开亮相?
先是两个月前,母女俩合体拍了杂志 ⬇️
64岁的陈冲依然优雅大气,23岁的女儿许文珊纤细高挑,五官立体,也是个大美人来着~
上个月,母女俩还一起拍了另外一本杂志⬇️
在这个审美千篇一律的时代,母女俩都长着一张很有辨识度的脸,美得出众又特别~
跟妈妈骨子里带的妩媚比起来,许文珊的气质更中性,眉眼间还自带些异域风情,是那种让人过目不忘的长相。
最近,许文珊还穿着妈妈18年前穿过的旧裙子,跟妈妈一起出席了美国独立精神奖。
母女俩之所以频繁“绑定”亮相,是因为小女儿开始正式闯荡娱乐圈了。
许文珊的日常照
今年5月,陈冲还在社媒上骄傲庆祝小女儿从纽约大学毕业,还获得了Founder’s Day Awards荣誉学生称号。
陈冲在社媒上晒出了许文珊的“发癫版”毕业照,这闺女一看就体育很好的样子,哈哈哈哈哈!
在读大学的四年里,许文珊也是一直潜心学习的好学生,直到这次毕业才宣布要全职做演员,追随妈妈的脚步。
之前她也曾经趁着假期在表演上试过水,2017年曾在妈妈监制的《绝世高手》中露过脸,还参演了《误杀》和《夺冠》。
说实话,许文珊在《误杀》里的表演确实不怎么出彩,很多表达甚至有些刻意,让人很容易出戏。
当然了,她还很年轻,在演技上还有提升的可能,但是要想甩掉“资源咖”的包袱,在娱乐圈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就真的要好好努把力了~
而陈冲的大女儿许文婷(Angela,比妹妹大5岁),走了一条跟妹妹完全不同的路——她是货真价值的学霸来着⬇️⬇️
2020年,许文婷从哈佛大学毕业时,还拿到了哈佛的最高荣誉“Summa Cum Laude”。
Ps:这里必须给报友们讲一下这份荣誉的含金量,哈佛大学有三种荣誉学位,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最优等 “Summa Cum Laude”、极优等 “Magna Cum Laude” 和优等 “Cum Laude”,要获得最优等,就必须以排名前 4-5% 成绩毕业,也就是说,许文婷是学霸中的学霸!!
更厉害的是,许文婷还同时获得了英语系毕业论文的最高奖项George B. Sohier Prize。
陈冲在社媒上分享大女儿哈佛毕业的喜悦时,字里行间满是感动和骄傲⬆️,真的想说,难怪她的新书《猫鱼》这么畅销,做演员的表达能力和文字一样细腻又入骨。
从哈佛毕业后,许文婷低调地进了金融行业发展,远离了娱乐圈。
陈冲在访谈中也毫不掩饰地承认过,自己以前曾经因为对女儿们过度管教,导致母女关系紧张,后来她学会了尊重孩子的自由,给孩子自主思考和选择的空间,平等地看待她们的观点:
“在女儿们16岁以后,就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重大决定了,我不会再去左右她们的想法,在她们的小时候,我有点焦虑,认为如果她们没上一所好学校、没有好成绩,就进不了更好的大学,这意味着她们将来不能找到好工作,遇不到合适的伴侣……但现在我变得更智慧一些,不会再去约束和逼她们,虽然这份智慧来得晚了一点。”
两个女儿,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陈冲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能有这份开明,也源于她自己极其丰富的人生经历。
陈冲1961年4月26日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医学世家,她的父亲是上海华山医院的放射学专家,母亲是上海医学院教授、药理学家和神经生物学家,外祖父是著名药理专家,外祖母更是曾经在英国留学,跟文人徐志摩、沈从文是朋友,还一手创办了现代医学出版社。
陈冲(最右)和哥哥陈川(最左)跟父母的童年合影
受家人影响,陈冲从小就很爱读书,但她并没有循规蹈矩地去走家人期待的学医道路。
她热爱文艺,从小学就学弹钢琴、拉手风琴,读中学时又加入了学校剧团。
16岁时,外貌和演技都很出众的陈冲被谢晋导演选中,出演了电影《青春》;紧接着,又演了当时家喻户晓的电影《小花》,并获得了 “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成了当时最年轻的 “百花影后”。
1977年,16岁的陈冲登上了《大众电影》的封面
在拍摄两部电影中间,陈冲还抽空参加了个高考来着,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主修英美文学(在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是非常厉害的,所以陈冲两个女儿的学霸基因,绝对是有遗传的!)
当年陈冲捧着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杯,衣服上还别着“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徽章哈哈哈哈哈哈哈。
去美国前夕,20岁的陈冲在上海的家里
在国内的演艺道路最顺风顺水的时刻,陈冲却意外地选择出国留学深造——1981年,她只身赴美留学,开始了艰辛的异国之旅。
陈冲1981年去往美国之前,在飞机舷梯上挥手
刚抵达美国的陈冲在加州州立大学留影
那个年代到美国的中国人,可没有什么太好的基础,就算她是最年轻的影后也不会有例外。
医学家庭也并不是大富大贵的,她也得勤工俭学才能支付得起学费,那时候,陈冲和很多闯美的中国人一样在餐厅打工端盘子,还兼职过图书馆管理员。
虽然在加州州立大学学习电影制作课程,但因为语言问题,课后还要重新听课程录音……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留着一头短发,像是刻意要和过去的自己告别,以另一种面貌开启全新的生活(但我们必须说,这段时期的陈冲真的太美了!!太美了!!)
陈冲到美国后第一次拍泳装照,走性感路线
“百花影后”在地球另一端可没有鲜花和掌声,连同班兼职做电影替身的女同学都在替她着急,在她们看来“演戏好歹也是个来钱快的活儿”。为了生计,影后也去跑了龙套,还当过助理打杂、做场记,后来也拍过一些尺度很大的影片。
面对争议,她有一个理论:“The girl needs to pay the bill”(女孩需要付账单养活自己)——有没有想起刘玉玲的“fxxk you money”?对一个在异国他乡挣扎着闯荡的女孩来说,在最好的选择没有出现之前,“活下去”就是全部。
陈冲后来说,她从没后悔过自己当初的选择,“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不管什么形状—原本都是美丽和值得庆祝的,是灵魂的宝殿。淫秽的只是低级下作的意识。意识下流,怎么遮挡都下流。 ”
然后,就是你们都知道的末!代!皇!帝!了⬇️⬇️
1987年,她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二个高峰——在《末代皇帝》里演皇后婉容,跟尊龙和邬君梅演对手戏(动态的陈冲真的让人看不够!)
后来的事咱们都知道了,《末代皇帝》在1988年的第60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横扫九项奥斯卡大奖,陈冲也因此成了首位登上奥斯卡舞台的华裔女演员(顺便再次花痴一把尊龙当年的神颜!!)
当年的香港的“时尚传奇”《号外》杂志,在封面上直接用了陈冲的《末代皇帝》剧照——作为演员,她仿佛有一种魔力,光是靠眼神,就能把末代皇后婉容的懵懂、幽怨和凄凉传达得淋漓尽致。
陈冲和名导大卫·林奇
进入90年代之后,陈冲这张充满韵味的东方面孔开始被西方世界接受,她逐渐受到名导的器重,在美国影坛的银幕形象也变得丰富起来,人也变得自信多了,留下了不少现在看来依然惊艳大胆的造型。
比如⬆️她演大卫·林奇的Cult经典《双峰》时的造型,现在看来是真的时髦——好爱90年代的美,真实又浑然天成~!
1992年,她获得了《人物》杂志评选的“全球50位最美的人”之一。
一边闯好莱坞,一边也没有放下在华语影片中亮相,陈冲这段期间扮演的角色形象更丰富、更得心应手⬇️
1994年,陈冲演了关锦鹏执导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 “红玫瑰”,把女人的娇媚痴憨拿捏得恰到好处,靠实力拿下了当年的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关锦鹏后来评价她说:“陈冲是一个会演戏的女孩,连声音、肢体、一个手指头、眼睛、眉毛,都会演戏。”
在跟李安合作的《色戒》里,她演的易太太说着一口软糯上海话,绵里藏针,虽然戏份不多却让人印象深刻。李安说她的角色在片中像秤砣,是压阵的,要的就是陈冲的风度和气质。
在美国闯荡的经历,她比谁都清楚华裔女演员面临的挑战和局限,同时又觉得仅仅是当演员已经无法充分表达她的创作欲,于是,这个能量无限的女人足了一个决定——自己跨界做制片人和导演。
1998年,她执导了第一部电影《天浴》⬇️
后来这部电影横扫了当年的金马奖,拿下最佳导演、最佳剧情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等6个大奖(有没有报友跟编辑一样,当年知道《天浴》是陈冲执导的以后很震惊的?)
1999年,陈冲执导了《纽约的秋天》,李察·基尔和薇诺娜·瑞德分别担当男女主角。
就这样~在美国野心勃勃闯事业的陈冲,也顺便收获了爱情⬇️⬇️
1992年,陈冲嫁给了华裔心脏外科专家Peter Hsu(来自医务工作者家庭,又嫁给医务工作者…跟医学真的有缘!)
陈冲夫妇和共同的好友Fred
这段缘的“牵线人”,是她的一位美国企业家好友Fred,Fred曾犯过严重的心脏病,是Peter精湛的医术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后来,Fred就把好友陈冲介绍给了当时单身的Peter。
(歪楼讲个八卦:在认识Peter之前,陈冲还有过一段婚姻,前夫柳青在她刚去美国时曾当过她的经纪人,但这段婚姻并没有持续太久,两人就因为思维方式不同、频繁吵架而离婚了。)
陈冲曾写过跟Peter的相处,“除了玫瑰花,我从来不让他给我买任何礼物。结婚的时候我跟他说好了,不要给我买生日礼物,我只要他一辈子的忠诚。”
“遇到他之前,我其实是一个在感情上脆弱易碎的人。丈夫的性情比我稳固,也比我轻松,他像磐石一样可靠。有他在我的生命里,我也变成比自己的天性更强大一些的人。”
陈冲和小女儿许文珊小时候
丈夫Peter和女儿们
跟Peter一起生下两个女儿之后,陈冲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怎么拍戏,但她也时不时会出去工作,确保自己“不要完全停止工作”。
她说:“我不想茫然、空虚地待在家里,这显然对家庭和孩子都有伤害,我两头都有遗憾,我不可能拥有一切,只能牺牲这边或者那边,但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愧是坦诚的她!其实,哪里有什么家庭和职场的“平衡术”,归根结底,都会面对“遗憾”和“牺牲”,但只要能收获自己想要的那部分,就足够了。)
工作时,陈冲常年需要奔波在世界各地,不能待在家里陪女儿,但她总是尽量创造条件去实现对孩子的另一种陪伴。
每次离开家前,她都会准备很多小玩具和零食,藏在家中各个角落。每隔几天,就会让老公把两张自己事先写好的谜语提示发给孩子去“寻宝”,这样,女儿们每天都会期盼着妈妈留下的惊喜,找到礼物时也能不断感受到新鲜的母爱,直到母亲回来。
随着两个女儿相继从名校毕业,完成学业镀金,各自奔赴广阔人生,陈冲却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她写下自传《猫鱼》(她的文笔真的很好,情感真挚细腻,非常有感染力),以更快的节奏投身于她热爱的光影世界。
最近,她主演同性题材电影《蒙特利尔,我的爱人》放出了新剧照,将在蒙特利尔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全球首映,而她的新作计划,已经排到了2030年。
“年轻时,我经常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不够聪明…我曾以为演艺生涯到30岁就会结束,可到了60岁,我突然醒了。从那天起我明白,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我还有太多想做的事要去完成。衰老是无法抗拒的,但我能做的,就是不虚度每一分钟。”
去年11月,一袭旗袍的陈冲亮相洛杉矶
从上海到好莱坞,从百花影后到餐厅服务员、从打杂助理到制片人、导演,她在无数身份间辗转,在起伏中磨砺,这让她比大多数人都更加明白:人生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事,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本身就是人生最美的姿态。
而她用一生选择的这条路,也成为送给女儿们最珍贵的礼物——无论何时,都要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的远方,然后一步一步,扎实地走完属于自己的旅程。
来源:海报时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