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敢相信吗?拿到了名 校offer,交了留位 费,结果学校却说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发完了,孩子没 办法入学了。
你敢相信吗?拿到了名 校offer,交了留位 费,结果学校却说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发完了,孩子没 办法入学了。
假期前,英国G5院校之一的UCL闹出一件大事。
该校 在2025年秋季招生中超额录取国际学生数百人,导致
受影响的留子们涌向社交平台“哀嚎”,因为他们不仅可能得延期至2026年秋季入学,还需承担住宿、签证等额外费用。
不过这两天终于传来好消息。
上周末UCL与英国政府的谈判,事态出现转机。英国内政部同意为UCL额外批复一批CAS名额,受影响学生将能够顺利拿到签证,赶上本学期的学习。
校方在最新公开声明中表示,已开始逐一联系学生,确保他们尽快获得签证文件。
虽然过程很煎熬,但总算顺利解决。
拿到offer也开不了学,UCL留子遭遇天崩开局
最近社交平台上,有同学哭诉自己距离飞去英国的时间还有3天,却迟迟没有拿到CAS。原本这位同学以为只有自己这么惨,结果帖子一下子炸出了无数同病相怜的准留子。
另一位同学提到,自己9月1日就拿到了unconditional offer,但一直没有CAS。期间他一直发邮件打电话联系,得到的唯一答复就是“all you need to do is be patient and wait”。
直到9月下旬,学生们才被告知没有交数学成绩单,但是CAS已经停发了,学校让他defer一年入学。
令人气愤的是,在此之前学生们根本没有收到任何补交材料的通知,到了ddl才被告知。这时他已经订好了机票,半年的房租也付了...
另一位同学就比较幸运,电话邮件沟通了好几次,终于在9月23日拿到CAS,顺利递交签证。
图源:小红书
到了9月下旬,事情愈演愈烈,据说有200多名UCL留学生由于没有CAS,无法在本学期顺利入学。
要理解这件事的严重性,我们还得了解CAS和offer之间的关系。
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是国际学生办理英国签证的唯一凭证,没有CAS就没办法向英国内政部递交签证申请,因此就无法合法入境并注册入学。
所以说,拿到offer并不是万无一失,拿到CAS才算是真正的英国留学入场券。而有知情人透露,UCL从9月22日开始就停发CAS了。
离谱的是,最近UCL也发邮件作出回应,停发的原因是:学校招生超标,CAS不够用了!
图源:小红书@翻斗大王
邮件中提到,学下每年都要提前向内政部申请CAS配额,但是今年名额已经提前用完,只能很遗憾地通知受影响的学生,学校可以为他们保留offer,直接延期至2026年入学。
留子们彻底怒了,这批25fall的学生defer到26fall,那原本26fall的学生怎么办?还没有申请,名额就要被挤压了吗?
从学校的回复来看,他们并没有打算退留位费,一边又没办法让学生入学,一边又扣留押金,由于学校原因耽误了学生一年时间,还没有提前通知。
怪不得留子们都吐槽,UCL就是草台班子。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学校也发生过,不过涉及的人数比较少,没有引起大范围的关注。
图源:小红书@hhhhhua
比如今年KCL留子也收到学校停发CAS的通知,最后自己承担高额的签证费和机票费,学校才继续发CAS。
好几年前,格斯拉哥大学大学同样超额招生,最后学校要求学生租到了房子再给uncon offer,最后导致整个城市都租房困难。
但是很显然,UCL并没有吸取教训,大量扩招虽然对申请人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前提是,学生能够顺利入学。
英硕大放水,英本迎来“降Con潮”
美国留学风声收紧,但是英国高校却陷入了“留学生焦虑”。
数据显示,2021/2022学年中国留英学生人数达到顶峰13.5万,而到了2024/2025学年仅剩10.4万,较去年暴跌23.2%,甚至比口罩前2019/2020学年的11.96万还低13%。
面对生源下滑,英国高校从降低门槛到延长截止时间,再到回头捞人,抢人的势头越来越猛。
上文提到的UCL之所以今年超量发了offer,是因为今年快到截止时间时,学校突然发现名额没有录满。
于是UCL赶紧发邮件挽留那些已经被拒掉的申请人,但是很多申请人要么已经确定接受其他大学offer,要么手握多个选择,UCL就只能广撒网,才能保证录取人数达标。
图源:小红书
2026fall英国大学进一步放宽录取条件,比如伦敦国王学院除商学院、数据科学、LLM、政治经济学、公共政策等热门专业外,其他专业正式向双非学生开放申请。
曼彻斯特大学新增数字营销/可持续商业专业,多个专业均分要求下降1-3分,环发/社科学院取消申请时必须带语言成绩的限制。
谢菲尔德大学的院校List扩大至软科排名前600,之前为前590,第四档合并至第三档,原第四档院校均分要求88-85。
简单来说,学校能接受大部分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了,而且平均分只要达到85分以上。
和英硕相比,虽然英国本科申请人数持续激增,但诡异的是,英国高校迎来一波“降con潮”。
今年A-Level放榜后,帝国理工学院、UCL、KCL、爱丁堡大学、华威大学,往年门槛比天高,今年都主动降Con录取!
图源:小红书
离谱的是,很多申请人还没来得及写申诉信argue,学校就已经按捺不住,UCAS Track页面就直接跳成“Unconditional Offer”!
根据社交媒体上,大家晒出的帖子中,降con抢人的有剑桥大学哲学、教育等专业,有申请数学专业的同学STEP实考1,直接降Con录取。
UCL的心理和语言科学、艺术与科学、营养学也纷纷大放水;帝国理工学院的分子生物工程、物理、航空航天工程、经济等也不甘示弱,不敢手慢一步。
图源:小红书@忍者神龟
伦敦政经学院的历史、经济史等;曼切斯特大学的环境科学、会计与金融、化学等;爱丁堡大学的会计与金融、数学、化学等...
UCAS的补录数据更能说明一切,罗素集团大学通过Clearing发布了3,892门课程,比2023年的2,021门激增近一倍。
UCL首次大规模参与补录,开放考古、生医科学等30个专业;曼切斯特大学补录超过200个专业,KCL的生物医科学专业甚至ABB就可以申请。
录取规则已经改变,英国留学进入新周期
英国大学疯狂抢人的背后,是入学率的“跌跌不休”。
印度一直是英国最大的生源地之一,但年初英国实行的研究生陪读签证禁令直接打击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国际生,直接导致英国国际学生增速放缓。
另外,英国签证申请变得周期更长,审理更严,拒签率高居不下,也让很多留学生选择放弃。
不断攀升的汇率和普遍上涨的学费,让英国留学成本水涨船高,再加上英国通胀和生活成本飙升,不少留学生的英伦梦被现实击碎。
虽然UCAS数据中,英国本科申请人数依然创新高,但相当多的申请人采用广撒网的形式进行申请,甚至可以说,英国已经成为他们的保底选择。
对于计划申请2026 Fall英国本科的学生而言,申请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塑。
比如,牛津大学入学笔试变得更灵活,TSA设置了五个考试日期,MAT提供两个可选时间;而HAT历史类笔试正式取消,申请历史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今年不需要再参加笔试。
2026年牛津本科录取结果将于1月13日公布,比往年提前一天。
图源:牛津大学
UCL在部分理工和商科专业新增了笔试,对申请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机械工程、电子电气工程增设ESAT笔试;经济增设TMUA笔试;计算机、管理、机器人和AI、社会学新增TARA笔试。
图源:UCL
在专业方面,UCL和曼彻斯特大学都大幅调整专业布局,其中UCL在已有400多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新增10个前沿热门专业,涵盖人工智能、环境可持续、计算生物等领域。
而曼彻斯特大学一次性停招64个本科专业,这是近年来调整力度最大的一次,同时又新增“文化、创意与媒体产业”专业。
可以看出,一直以基础研究著称的英国高校也开始聚焦学科交叉和应用导向。
在申请系统方面,UCAS新增了DBD和RBD两个默认拒绝环节。如果学校没有按时发offer, 系统默认拒绝申请者;申请者收到offer没有在截止前回复则视为放弃。
图源:UCAS
另外,UCAS文书将由长篇作文转变为问答格式,申请人只需要回答3个明确的问题即可,对申请人的精炼表达和个性突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说,如今的英国留学已经彻底改变。
录取规则在变,学校政策在变,申请人的策略也应该开始改变。未来的竞争,不只是拼成绩,更是拼规划、拼反应速度与信息掌握力。
责编:萝拉
排版:Yan
近期直播推荐
来源:留学全知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