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莫斯科音乐厅恐袭的阴云尚未散尽,一群剃着光头、脚踩军靴的极端分子,竟举着纳粹符号,在曾战胜法西斯的土地上高喊“希特勒万岁”。他们的拳头,对准了东亚面孔的普通人——中国留学生、中亚劳工、越南小贩……
“见中国人就打!”
这不是上世纪的黑白电影片段,而是2025年春天,俄罗斯街头真实发生的暴力威胁。
当莫斯科音乐厅恐袭的阴云尚未散尽,一群剃着光头、脚踩军靴的极端分子,竟举着纳粹符号,在曾战胜法西斯的土地上高喊“希特勒万岁”。他们的拳头,对准了东亚面孔的普通人——中国留学生、中亚劳工、越南小贩……
为什么在中俄关系“历史最好”的今天,这些仇恨的幽灵仍在游荡?
一、苏联解体后,仇恨的种子如何埋下
1991年冬天,苏联大厦崩塌。卢布一夜崩盘,1美元换6800卢布,年轻人挤在失业人群中,像被困的野兽。
极端组织趁机灌输“斯拉夫人至上”的谎言。1992年,第一批“光头党”出现在莫斯科地铁站:几十个光头青年,穿着黑色夹克,手臂上纹着卐字标志。他们最初只是足球场边的混混,但很快,暴力如瘟疫般蔓延。
到1998年,莫斯科60%的亚裔居民曾遭袭击。一名中国留学生回忆:“我们不敢单独出门,放学像逃难一样结队跑回宿舍。”
二、鲜血染红的街道:那些年被盯上的中国人
2002年,圣彼得堡街头,一名越南学生被刺身亡;同一年,莫斯科地铁内,中国留学生被围殴致死。
2006年,莫斯科市场爆炸案中,中国商人倒在血泊里;郊区一名乌兹别克学生被捅56刀,左耳被割下……
“他们打人不需要理由,只认你的黄皮肤和黑头发。”一名在俄经商20年的华人说,“警察来了也没用,他们说是‘年轻人闹事’。”
最讽刺的是,这些暴徒高举的纳粹标志,曾是被苏联2800万条生命碾碎的历史伤疤。
三、普京的铁拳,为何打不散幽灵?
2010年后,普京政府重拳出击,抓捕头目、解散组织。到2014年,90%的光头党被扫出街头。
但他们转入地下:健身房、足球看台、军事训练营……甚至借着俄乌战争的硝烟,一些人穿上军装,把极端主义带进战场。
2025年初,智库报告显示:极端分子在社交平台传播暴力视频,粉丝数十万。他们不再举旗游行,却在暗网策划“狩猎外国人的夜晚”。
四、中俄友谊的光鲜外衣下,裂痕正在渗血
今天的中俄关系,被形容为“背靠背的战略伙伴”:贸易额飙升、能源合作紧密、外交步调一致。
但街头的现实是:中国留学生仍被提醒“避免夜间独行”,华人商铺装着防盗铁网,与当地人结婚的俄罗斯女性会被辱骂“玷污血脉”。
一名在莫斯科大学教书的中国教授坦言:“课堂上,俄罗斯学生对我们很友好;但地铁里,有人看我们的眼神像看猎物。”
五、友谊不能只存在于外交辞令里
中俄关系最大的阻碍,或许不是政治分歧,而是那些藏在阴影中的拳头。
当普通中国人走在莫斯科街头,依然要担心身后是否有脚步声;当“希特勒万岁”的吼声偶尔撕裂夜空——再多的联合军演和天然气合同,也填补不了这份安全感的缺失。
真正的友好,不该只存在于峰会合影和新闻稿里,它必须扎根于每一条街道、每一次擦肩而过、每一个普通人的安心目光中。
在俄同胞请牢记使馆提醒:结伴出行、避开敏感场所遇冲突先撤离,保留证据再报警。
愿每一位在异乡的中国人,都能被阳光照耀,而非被阴影追逐。
来源:海天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