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湾民进党“立委”王世坚的质询金句“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被大陆音乐人改编为魔性神曲《没出息》,不仅席卷大陆短视频平台,更“返流”台湾引发全民玩梗热潮。这场跨越海峡的文化现象,既折射出网络时代的传播魔力,也暗含两岸青年对政治荒诞的共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台湾民进党“立委”王世坚的质询金句“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被大陆音乐人改编为魔性神曲《没出息》,不仅席卷大陆短视频平台,更“返流”台湾引发全民玩梗热潮。这场跨越海峡的文化现象,既折射出网络时代的传播魔力,也暗含两岸青年对政治荒诞的共同嘲讽。
一、从政坛名场面到洗脑神曲
《没出息》的创作灵感源自王世坚2023年质询台北市长柯文哲的片段。大陆音乐人王搏将其怒拍桌面、瞪眼哽咽的戏剧性画面,搭配电子乐编曲精准卡点,形成“一听上头”的魔性效果。歌词中“睁眼说瞎话”“哭什么哭”等犀利台词,既还原了王世坚的质询风格,又暗讽政客空话连篇的普遍现象。
歌曲发布后迅速引爆两岸社交平台:大陆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破2亿次,台湾Threads上网友自发改编钢琴版、唢呐版甚至AI翻唱版,便利店、出租车高频播放。台湾综艺《综艺大热门》推出模仿秀,前“立委”郭正亮评价:“王世坚的表达自带张力,换个人说绝无此效果。”
二、政治人物的“娱乐化破圈”
王世坚本人对意外走红反应幽默,观看视频时从尴尬大笑到无奈认领:“网络天才太多了!”他借机暗讽柯文哲“当初不听劝,如今应了‘连滚带爬’”。同党前“立委”高嘉瑜也蹭热度自嘲:“我还没出唱片,坚哥先红了”,网友起哄二人合唱《煎熬》。
这种娱乐化传播背后,是王世坚长期经营的“政坛喜剧人”形象——从跳海赌约、送蒋介石照片给蒋万安,到为表忠生生吞香蕉皮,其夸张言行早已成为岛内政治娱乐化的缩影。而《没出息》的爆红,恰将这种荒诞推向新高度。
三、两岸青年的“共情式嘲讽”
表面看,《没出息》是生活窘迫的自嘲,实则暗含对台湾当局的集体审丑。台湾网友改编歌词直指民进党“拿预算找人舔”“双重标准至极”,大陆版本则加入“统一那天哭哭啼啼才是真没出息”等政治隐喻。两岸青年通过玩梗,形成对“台独”无能执政的默契嘲讽。
更深层的是文化共鸣。歌曲采用电子旋律贴合年轻人喜好,两岸网友围绕同一内容展开二创接力:大陆博主用“赶作业”“加班”场景解构,台湾网友则制作“政客连滚带爬”合集。这种基于共同语境的互动,消解了人为制造的文化隔阂。
四、从娱乐狂欢到文化启示
《没出息》现象印证了新媒体时代的两岸联结规律:
1. 轻传播破壁:短视频、魔性旋律等“软性载体”更易跨越政治藩篱;
2. 共创深化认同:两岸青年在接续创作中强化共同文化基因;
3. 政治议题娱乐化:严肃批判通过幽默形式获得更广传播。
正如台湾作家所言:“用玩笑撕开隔阂,往往比说教更有效。”当王世坚的“没出息”成为两岸共享的流行符号,或许预示着:在年轻人主导的文化场域中,两岸的共鸣正从娱乐蔓延至更深层的价值认同。
来源:言听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