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就已经来到了农历的八月下旬,这个时候天气温度也开始出现了大的变化,冷热可以交替,早晚变得凉爽,中午的时候却又开始变得炎热,事实上,这个时候,人们还是希望能够下点雨的,一场秋雨一场寒,下了雨之后,燥气可以得到缓解,庄稼也能避免出现干旱,不过
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就已经来到了农历的八月下旬,这个时候天气温度也开始出现了大的变化,冷热可以交替,早晚变得凉爽,中午的时候却又开始变得炎热,事实上,这个时候,人们还是希望能够下点雨的,一场秋雨一场寒,下了雨之后,燥气可以得到缓解,庄稼也能避免出现干旱,不过有一天是一个例外,它就是农历的八月二十三,这个日子比较的特殊。
古代的纪年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流传最广,应用最为广泛的必定是干支历,它配合五行,能够很好的预测未来天气的一个走势,明日农历八月二十三是丙辰日,它是天干的第三位,五行属火,方位属南方,象征著光明、炎热与旺盛的阳气。
丙日是什么意思?
凡是遇到天干为“丙”的日子,如丙子、丙寅、丙午、丙辰等,都统称为“丙日”。丙日被认为是“火德”当值之日。《说文解字》释“丙”为“位南方,万物成,炳然”,意指此时万物皆已长成,阳气鼎盛,光明显赫。而且丙火乃是是纯阳之火。
一般来讲,一年四季当中,但凡是遇到丙日,绝大部分日子都是晴天,因为它本身就带有火的一个属性,而且还是纯阳之火。当遇到这样的日子,老辈人也会把它和晴雨、干旱和炎热联系在一起。
而且还总结出了相当多的一个规律,都是根据丙日来进行预测的,比如说丙不藏日,说的就是丙日这一天,太阳不会躲藏起来,因此多是晴天
其次,还有逢丙入梅,逢壬出梅的一个说法,梅,指芒种后第一个丙日,标志这梅雨季的开始,之所以选丙日入梅,是因为梅雨季并非立刻就是连绵阴雨,而是以一段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开始,这正是“火”与“水”交战的前兆,符合丙日的属性。
老话说“最怕八月二十三是雨天”,明日八月二十三,雨天有啥不好的预兆?农历的八月二十三是丙辰日,也就是我们说的丙日,丙日最怕遇到下雨天。
农谚有:春丙阳阳,无水撒秧;夏丙阳阳,干断长江;秋丙阳阳,晒谷上仓;冬丙阳阳,无雪无霜。
这里简单的解释一下,春天丙日若晴朗无雨,预示将出现春旱,连插秧的水都没有;夏天丙日若晴朗,则预示著严重的夏旱,夸张到能让长江之水干涸;秋天丙日晴朗,则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非常适合晾晒谷物并收入粮仓;冬天丙日晴朗,则预示一个暖冬,不会有降雪和霜冻。
现在正好是秋季,而且又是丙日,按照其农谚的说法这个时候如果是天气晴天,就非常的适合晾晒,那么作物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存,都能把它顺利收入粮仓,反之,这天如果是下雨,这就是人们比较害怕的事情了。
丙日下雨,代表着火的力量比较的弱,而且也不符合自然的一个规律,简而言之,就是天气气候出现了反常,这个时候不利于作物的播种,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一个收成,而且我们还要注意,寒冷提前到来,此时就要做好防寒的一个准备工作了。
其次,丙日下雨,也会影响到作物的丰收,因为秋季很多作物都是需要进行晾晒的,比如说花生、水稻这些,一旦出现了长时间的雨水,就容易导致腐烂,发霉的情况出现,从而影响到最终的一个收成。
所以丙日出现雨天,就代表着火的力量太弱,而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天气,雨水为主,这样很不利于晾晒,容易造成粮食的减产,这个也是人们最为担心的事情,毕竟辛苦了这么久,还是希望,采收的时候可以顺顺利利。
来源:小谈食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