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阿川开启下半场?个人如何打赢这场命运之战?》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阿川开启下半场?个人如何打赢这场命运之战?》
前天我在讲改变命运三段论的时候,有读者留言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他说,你提到了矛盾论,提到了矛盾是不会消失的,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中,贯穿每一事物的发展始终。
但是你没有展开这句话。
为什么呢?是不重要么?
........
这个读者非常细心,不是这件事不重要,而是对于前天的话题,它不起作用。
我们前天是在手把手的教年轻人如何打赢命运之战。
但生活并不是童话,童话中王子与公主战胜了邪恶的女巫,就从此幸福的生活在城堡里。
生活中充满了新问题,王子与公主战胜女巫只是解决旧问题,而人生,是你每解决一个旧问题,就会冒出新问题的过程。
前天,我花了两万多字,是告诉你们,如何战胜女巫一样的命运。
可人生的对手,不只有女巫。
你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所有比你做得成功的人,所有比你走得远的人,他们在人生新的阶段,都有自己的新问题,都有自己的新困惑。
这才是矛盾普遍存在这句话所揭示的。
你就比如我,我在35岁之前,就是用前天的三段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你把我扔在任何一个行业里,有了那三段论的应用,我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都不会被提前毕业输送到社会上当人才,都可以提前退休,自由的支配自己后半生的时间。
但是,改变命运,不是你人生的结束,那只是你人生的开始。
也就是说,当你拿到余生所有时间的支配权,你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只是刚刚开始你的生命。
而非已经游戏结束。
在你开启新生命的过程中,好比你35岁之后的岁月里,你会一次又一次的被矛盾论的预言能力所震惊。
也许你曾经以为胜利了就是结束,其实不是的。
胜利了,只是旧的主要矛盾被你解决了,新的主要矛盾,又会浮现。
我举一个例子,陈导演的志愿军三部曲,应该都看过吧?
一个年轻人,观后感是什么?
就是气愤。
老美欠修理,这种自以为是的,不教训教训,他是不会明白他没有资格用站在实力的角度和你对话这种语气的。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我少年青年时,就这么想。
你还搞到我们家门口,信不信,我搞到你家里去,这就是年轻人的视角。
这很好,不要觉得自己幼稚,这不是幼稚,这是年轻人的朝气。
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是朝气蓬勃的。
我们假设命运的安排,让这些年轻人都上了战场。
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人开始分流。
有些人会畏惧,退缩,变成逃兵;
有些人会抱怨,牢骚满腹,变成油条;
有些人越挫越勇,他会去学习,去思考,成长为一个老兵。
在新兵眼里,老兵就是传奇,你经历过的战斗,你起到的作用,你不讲也有别人拿你当故事讲。
新兵蛋子们听得很入迷,很向往。
那你知道老兵会怎么想?
他不会想这些的,因为他见过很多跟他一样优秀的人,甚至比他还要优秀的人。
我方有,敌方也会有。
敌军能和你打得有来有去,他就不可能是脓包。
这个道理就叫做大国。
一个大国,人口基数这么大,总有人才的。
我讲的这句话,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拿破仑与塔列朗之争。
塔列朗是拿破仑的外交大臣,在拿破仑还是个将领的时候,就支持他,但是在拿破仑巅峰的时候,离开了他。
拿破仑一生两个阶段,上坡路和下坡路,就以塔列朗的离去作为分水岭。
如果说,拿破仑是法国军事智慧的巅峰,那么塔列朗是法国时间智慧的巅峰。
这样的两位法国历史上不世出的双雄,为什么不能始终联手呢?
因为他们有分歧。
拿破仑觉得我打赢了,就是我赢了,我就可以派兵驻守,就可以要你源源不断的交钱,甚至可以派自己的兄弟去战败国当国王。
塔列朗作为外交负责人,他反对这一切。
他认为这么做毫无意义,因为矛盾始终存在,贯穿事物的始终,矛盾是不可能通过一场战争的胜利,就消除的。
你比如奥地利,这是个大国,大国就意味着他们国家总会有人才诞生。
你打赢他,也不可能把他所有人都从地图上抹掉,那你就得考虑日后如何相处。
所谓打完了留一线,日后才好相见。
你打赢他,是为了促成他成为你的盟友,而不是让他永远对你怀恨在心,暗搓搓琢磨什么时候赢回来。
很遗憾,拿破仑不这么看。拿破仑觉得我很牛,我百战百胜,我打谁都能赢。
而在塔列朗的眼里,他觉得即便上帝来写个保证书,保证拿破仑一辈子永远不会失败,也没有实际意义。
因为拿破仑不是一台AI,他是个人,他会老,会死的呀。
等拿破仑老死了,法国怎么办?你活着的时候把整个欧洲都得罪了,等你老死了,谁来保护法国?
这是塔列朗思考问题的方式:他希望他的上司拿破仑,活着的岁月里,能够成为法国的资产,而不是法国的负债。
你看,塔列朗绝对没有看过矛盾论,那本书成书远远晚于他的时代。
但是塔列朗在时间这个尺度上的智慧,完全符合矛盾论里面关于矛盾的描述。
我们把目光,从这个宏大的案例,拉回生活,拉回自身。
你以为我年轻的时候,能有塔列朗这样的见识?
不可能,我就是个二货。
我少年时,看倚天屠龙记,我就不理解,张三丰是咋想的。
六大派欺负到家门口了,我给你讲个DER的道理。
少林不是说就不信老张能把他们六大派全灭了么?那我灭给你看看,哪怕我灭掉你们90%的人,也能让你们一百年都忘不了张三丰发起疯来是个什么样。
包括我看到老张一把年纪了,一百多岁的武林一哥,为徒孙求九阳真经,吃了闭门羹,一个人在小酒馆里喝酒自责的窝囊样。
就气不打一处来。
我要是有他的本事,我早就跑到少林去踢馆抢经了,谁会跟你求,还给你脸了不成。
........
当然,多年后我能够理解老张的处境。
他没法那么干。
因为是个人,就会老,就会死。
你老张活着的时候可以要多嚣张有多嚣张,可以用激化矛盾的方式来出一时之气。
但是多年之后呢?
等你老死了,六大派里面总会诞生新的青年才俊,他们会找你的徒子徒孙们报仇的。
智慧到了他那个层面,和塔列朗是相通的。
老张不是没脾气,他只是不想成为武当未来的负债,只好按捺下自己的脾气。
所以人的成长,包括成熟,都是需要时间的。
在不同的人生时期,你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不一样的。
在我年轻的时候,作为一个初入社会的新人,我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何尽早的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如何夺回生活的主导权。
我想,绝大多数年轻人,只要不是二代,你们一开始面对的,和我都是一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曾经一度把我前天讲的三段论,奉为圭臬。
因为那就是制胜法宝,就是脱颖而出的秘籍。
但是,等我真的成长为老兵,真的百战劫余,我会发现一个事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法宝不是你专属的,你可以照着执行那三段论,别人也可以的。
既然你能够通过学习,掌握,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别人也可以。
不能说只有你家有人才,人家家就不出人才了,没有这回事。
这就是矛盾永远存在的原因,因为总会诞生强人,而强人和强人之间,总会有分歧。
学过前天三段论的人,你可以直接踹门,去欺负那些没学过的。
那要是都学过了呢?
是不是得坐下来谈呢?
或者,你觉得他们家早晚会冒出来一个学过那三段论的,你会不会担心人家找你的后人,讨前代人的债呢?
这一切都会促使强人们,思考如何建立规则。
毕竟,打破规则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规则,而不是为了像拿破仑那样爽一把就走,留个烂摊子给塔列郎。
这就是前天这位读者你问我的问题的答案。
所谓打赢命运之战,只是人生的开始。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阿川开启下半场?个人如何打赢这场命运之战?》
来源:碧树西风的记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