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9年我怀揣着对国家公诉的无限向往,考入了犍为县人民检察院。从书记员到员额检察官,我始终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对正义的执着、对群众的温情,在每一个疑难案件前迎难而上。
有这样一群人,默默守护在群众身边,忠实履行着法律监督职责,濯清世间浊污、誓为公平公正守护,他们就是人民检察官,正义忠诚的守望者。
2009年我怀揣着对国家公诉的无限向往,考入了犍为县人民检察院。从书记员到员额检察官,我始终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对正义的执着、对群众的温情,在每一个疑难案件前迎难而上。
办案中我坚持践行“司法办案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的人生理念。一方面坚守法律,在法庭上激烈论辩,理性平和又寸土必争;另一方面将群众的困难和不幸放在自己的心中,如我在诉,用一腔炙热温度,温暖人民平安幸福。
记得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同事拿给我一摞新移送的案卷,“张某某故意伤害案”,被害人张某某在帮忙救火过程中却被误认为纵火人,被打伤左眼,后左眼因病被摘除,而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坚持认为,张某某左眼被摘除,是因本身眼疾所致,不是被打伤导致的。因分歧较大,张某某情绪激动,双方矛盾突出。
我本以为这只是一起普通的邻里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却没想到这个案子会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案件之一。
第一次见到老张时,他那只空荡荡的眼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拄着拐棍的瘦弱中年男人,因为一次善意的救火行为,不仅被打伤,还要承受他人的质疑和指责。我不禁想起自己从检时立下的誓言,暗下决心,一定要全面还原事实真相,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同时也要严厉打击犯罪,弘扬见义勇为正能量。
在翻看卷宗后我发现从2000年案发到2014年,对张某某左眼伤情有四份鉴定意见,其中两份鉴定为轻伤,一份鉴定为重伤,还有一份为外力参与度不足20%,不适宜定级的意见。于是我便从鉴定意见着手重新审视整个案件。为此我先后咨询了两家医学鉴定中心,但两家鉴定机构均以时间久远,不能作出准确鉴定为由没有接受委托。面对两难困境,我认真查阅与眼疾相关的医学知识,研究分析张某某的病历与四份鉴定意见,形成了详实的申请材料,分别寄给重庆西南司法鉴定中心、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希望其能接受委托。
等待的日子是煎熬的,当接到华西鉴定中心电话,通知准备材料去鉴定的时候,我如释重负,带着老张直奔成都。在车上我还不忘释法说理,针对其此前多次越级访,并扬言要报复社会的过激言行进行批评教育。我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老张,不管这次鉴定结果如何,你都要相信检察机关,相信法律的公平公正。要依法维权,不要去做违法犯罪的事,你看你小孩正在上大学,他应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不要因为一时糊涂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老张听后低着头仿佛在思考什么。
一天上午,老张又情绪激动地到我办公室反映诉求,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赔偿损失和赔礼道歉。我耐心地和他聊案件聊家常,聊完老张心平气和地准备离开。看着老张拄着拐棍在妻子的引导下蹒跚着走远,我心里不由得一酸,追了上去,掏出身上所有现金一把塞到老张妻子手里,“天气太热,路又太远,坐个车去汽车站吧”。老张的妻子颤抖着接过钱,眼里泛着泪光,嘴唇微微翕动,却没能说出话来。老张拄着拐杖,艰难地转过身,深深地鞠了一躬。烈日依旧当空,但那一刻,仿佛有一阵清风拂过。目送他们坐上车渐行渐远,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或许生活总有坎坷,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总能在炎炎夏日里,播撒下一片荫凉。
最终经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认定张某某左眼伤情为轻伤二级,左眼球摘除主要为自身所患疾病造成,外伤系次要原因,参与度约为30%左右。根据权威鉴定,被告人被判有罪并赔偿被害人各项损失3.5万元。
案件判决后,考虑到老张因左眼失明,右眼视物模糊加上身体疾病,无劳动能力,家庭困难。我向院领导汇报案件情况,为他争取到刑事被害人救助金1万元。事后老张送来锦旗,在办案室抓着我的手,用颤抖声音说,“你不仅为我申张了正义,正了名,还一直关心我的生活,检察机关为我做的每一件事我都记在心里,真的谢谢你们”。再次望着老张空荡荡的眼眶,似乎有泪花闪烁,一丝慰藉在我心中绵延开来,喉头忽然哽住,掌心还残留着老张指节嶙峋的触感。
暮色漫进办公室时,电脑上法律文书冰冷的铅字在暮色中渐次融化,化作万家灯火里一缕炊烟的暖意。回想起整个案件,感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余生很长,未来可期,回顾我的从检历程,还有很多这样温暖的故事,这些温暖的故事都激励着我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讲述人
犍为县人民检察院 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谢科
来源丨犍为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丨柳亚星
审核丨柴 磊、陈 杨
特别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乐山检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