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再品读经典时,总能找得到所要汲取的有益滋养,使其仿如遇上一眼绵绵甘泉;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这首小诗很短,若是直译后,近乎苍白无感;
可它凭什么从几千年前的初智未开,到如今早已浩浩䌓繁,还能得以流传?
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再品读经典时,总能找得到所要汲取的有益滋养,使其仿如遇上一眼绵绵甘泉;
要知道,诗经里的诗,本就在古代广为传播,成为茶余饭后的美谈;
就像现在的文化圈,形式恐怕也多种多样,有人拿它来说唱,有人纯属没事闲扯个没边没沿;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部分,本身就具备特定文化的特点,成为一种象征,或不可替代的殷殷佳宴!
拿这首小诗来说,写的是陈灵公与夏子南之母的私情,也就是婚外恋;
为何要到株林去?去往那里无非见情人,一门心思奔向夏南;
这里的株,指陈国邑名,大夫夏御叔的封邑,在现今河南省西华县西南;
人物关系:夏南,夏御叔的儿子,名夏徵舒,字子南;
从夏南,意指追求夏南之母,从中不难明白,明面上找夏南,可夏南只是作为他们之间偷情的那个掩护,看,古文的叙事绝非看上去那么简单;
为此,陈灵公驾着大车,驱赶着四匹高头大马,直至株林郊外才卸马下鞍;
可见,所谓的有头有脸之人,连做如此不光彩的事也这般张扬,几乎到了不顾及脸面;
人呀,人,一旦沾了一个情字,智商为零,对此是否应该高度警惕人性的这个弱点?
注:原诗讽刺陈灵公与夏子南之母有私的荒淫。
【作者简介】钉钉,又名野子,本名李胜春,河南省正阳县人。著有《西部》《东方》等力作。现稿《诗化经典》系列之株林。
来源:钉钉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