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显存又涨价,游戏党先别骂,真正肉疼的是那些囤了A100的AI公司。6月底SK海力士把HBM4样品快递给英伟达,带宽飙到1.5TB/s,比上一代直接多50%,功耗还更低。
显存又涨价,游戏党先别骂,真正肉疼的是那些囤了A100的AI公司。6月底SK海力士把HBM4样品快递给英伟达,带宽飙到1.5TB/s,比上一代直接多50%,功耗还更低。
消息一出,华强北做矿机的老板直接发朋友圈:囤卡不如囤内存,显存才是新黄金。
我盯着这条动态,脑子里蹦出一个问题——国产HBM到底能不能上桌?
长鑫存储给了答案。7月他们悄悄宣布HBM3过了华为昇腾910B的验证,明年二季度小批量出货。
这是国内第一次有HBM能被大厂拿去跑模型,不是PPT。
产线月产能从5万片拉到8万片,工人三班倒,连食堂夜宵都加了两道硬菜。
国家大基金三期直接甩出3500亿,点名要喂饱5到8家龙头,ABF载板国产化率干到40%,兴森科技的工程师说“以前求人买,现在电话接到手软”。
另一边,三星把HBM3E堆到16层,功耗砍三成,美光更疯,150亿美元扩建工厂,2026年产能翻倍。
TrendForce把全年市场预测从170亿调到210亿美元,边缘设备需求增速从230%改写成250%,数字跳得比币价还快。
所有厂都在抢同一个东西:12层、16层堆叠技术,谁先能量产,谁就能卡AI服务器的脖子。
普通人感受不到,但做AI推理的创业公司已经睡不着。
一张A100的HBM3显存32GB,训练一次大模型要上千张卡,显存带宽不够,数据就堵在收费站。
SK海力士的HBM4把收费站扩成八车道,训练时间直接砍半,电费省下的钱够给程序员多发三个月年终奖。
国产如果能跟上,至少租金能砍三成,不用再被海外巨头按头涨价。
可现实是,长鑫的HBM3刚通过验证,三星HBM3E已经准备明年量产,SK海力士HBM4后年上桌。
技术差两年,产能差十倍,国家砸钱能追,但设备、材料、专利墙层层卡脖子。
最扎心的是,移动端也要抢货:2027年手机HBM渗透率15%,高通、联发科都在排队,边缘AI摄像头、车载芯片全在等新内存。
蛋糕越大,抢得越凶。
昨晚跟做载板的朋友喝酒,他醉醺醺地说:“我们就像高铁追飞机,发动机刚点火,人家已经换超音速。
”我回他一句:“可中国高铁也追上了,内存为什么不行?
”他愣了半天,憋出一句:“因为高铁轨道可以自己铺,光刻机轨道在别人院子里。
”
话难听,却是真相。
HBM这场仗,表面看是内存升级,其实是AI算力国运。
谁先让12层堆叠稳定出货,谁就能决定下一个十年的模型速度。
国产刚摸到门槛,海外已经准备起飞,窗口期不超过两年。
要么咬牙追,要么永远交过路费。
来源:足智多谋火车P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