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车载HUD系统获得了快速发展,亦激发更多企业深入这一市场。在刚刚结束的在SID 2025上,群创光电旗下CarUX发布了采用全方位反射式成像技术打造的9.6英寸Micro LED AR反射显示解决方案。这将是继LCD、DLP和LCOS之后,车载HUD系统
近年来车载HUD系统获得了快速发展,亦激发更多企业深入这一市场。在刚刚结束的在SID 2025上,群创光电旗下CarUX发布了采用全方位反射式成像技术打造的9.6英寸Micro LED AR反射显示解决方案。这将是继LCD、DLP和LCOS之后,车载HUD系统的又一技术选择,推升HUD技术竞争进入崭新维度。
群创车载新品类,HUD新答案
对于智能驾驶、智慧座舱的车载显示应用,群创布局了众多终端产品。例如,LCD的车载大屏、或者Micro LED仪表面板、Micro LED透明显示车窗等产品。其旗下更有子公司CarUX全面负责积极拓展智慧车用解决方案。
CarUX发布的9.6英寸Micro LED AR反射显示解决方案,是传统HUD产品的替代者。据悉其采用高亮度、高画质、低能耗的Micro LED显示模块,透过景深立体影像、界面设计、独特算法与独家影像校正技术,将仪表指示、导航方向等关键讯息投影至挡风玻璃上,先进算法亦保障其画面不受曲面形变影响。
此前在美国ces2025上,CarUX已经展示过类似技术:「反射式成像技术」解决方案 (WRS, Windshield Reflective Solution)。相应产品包含9.6英寸Mirco LED AR反射显示与48英寸全景式反射显示。产品通过将信息投影至车内挡风玻璃上,并将指示内容包含距离、方向指针等功能与实际外在环境结合,提供驾驶者直视前方道路时必要的驾驶信息,提升驾驶安全性。
目前关于这一技术产品的主要参数,如视场角(FOV)、虚像距离(VID)、亮度等还没有进一步明确的信息。
业内人士指出,借助Micro LED群创CarUX为“挡风玻璃显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方案,并升级了传统体验。这将对HUD产业的发展形成更多的“路线”补充。
Micro LED AR反射显示有何优缺点
对于Micro LED AR反射显示技术的缺点,非常显而易见的至少有两个:第一,Micro LED显示技术自身发展并不成熟。不过,这一点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解决。第二则是Micro LED显示技术成本较高。目前,LCD-HUD产品方案的价格下降到千元级,DLP和LCOS基于其成熟性,成本也并不高昂,这对于Micro LED AR反射HUD显示,会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挑战。
不成熟性和成本高昂劣势之外,Micro LED AR反射显示技术也有其独有优势:例如,首先,这一技术基于主动式像素阵列显示,不需要LCD、DLP或者LCOS的光源组件,因此结构厚度可能更低。这对于紧张的车内空间是一个非常大的吸引力。
其次,Micro LED面板的形状、长宽比更为灵活,可以完全定制化。因此,对于HUD显示而言,完全可以扩展到包括副驾驶的整个前排区域。且在长宽比灵活设计的同时,其分辨率也可以按需要灵活配置。这种具有高度个性化设计能力的技术潜力,可能更受到中高端主机厂的欢迎。
第三,Micro LED AR反射显示是一个高动态节能技术。即不显示区域的像素可以完全关闭,实现动态低能耗。比较传统LCD、DLP和LCOS显示技术的光源“长亮”,具有更好的能源优化能力;且能随时切换关闭局部投影显示,也有利于控制车内光环境感受。
第四,Micro LED AR反射显示采用大尺寸面板,与DLP或者LCOS的HUD比较,最大区别是“对光学画面放大”的需求大幅降低,简化了光学结构设计。同时,在成像反射和立体化上,又能继承既有HUD产品的主要技术特点,在光学投射结构上更接近LCD-HUD产品。而后者是目前应用量最大的HUD产品类型。
所以,在优势上,Micro LED AR反射显示具有轻薄、节能和设计灵活性、定制化可能性高的特色。同时,HUD应用也高度适应于今天Micro LED投影显示的发展阶段:
和像素大灯比较,Micro LED AR反射显示不需要那么高的发光强度、也可采用尺寸更大的条形显示面板,像素密度集成工艺压力更小;和常规娱乐投影仪应用Micro LED技术比较,车载HUD依然对最高亮度需求更小、对面板尺寸允许范围更大。——实际上9.6英寸 Mirco LED AR反射显示设备的核心Micro LED面板,全球市场至少有超过10家企业已经展示过性能类似的产品。Mirco LED这一技术的上游供给不存在垄断性瓶颈;也不存在如亮度、像素密度等关键技术性能瓶颈。
看好HUD大市场,Micro LED AR反射显示能否后发制人
HUD是智能座舱视觉、交互的核心部件,其能够减少驾驶员视线偏移,提供车速、导航和ADAS警示等关键信息,满足司乘人员更加智能、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需求。可以说,在车载显示中,HUD是仅次于车载数字仪表盘外,和驾驶最为紧密相关,未来最可能实现“100%”标配的组件。
甚至,有专家认为,即便车辆实现全无人驾驶,乘坐人员也需要通过前挡风显示系统了解车辆行驶和任务现状。“没有方向盘的车,可能再无仪表盘,但是HUD大概率还应存在!”
从国内市场看,车载HUD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1.0百万台增加至2024年的3.9百万台,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1.2%。本土厂商市场份额已由2020年的约16.7%增长至79.2%。预计,到2029年国内HUD前装市场规模可能接近1300万台,实现7成市场覆盖;全球市场亦会从目前的近千万台规模上升到3000万台以上——全球市场渗透率将达3成。
电子光学显示市场,HUD是一个既有规模又有增速的细分市场,这样的行业吸引更多的企业关注是必然的事情。群创CarUX进入挡风玻璃显示市场,是其完善智能座舱显示产品线的不可不争的关键一环。其选择与众不同的Micro LED技术为核心,亦体现了群创体系在上游资源和对未来产品需求理解上的不同。
有研究认为,目前的HUD适配有人驾驶车型,更为专注驾驶性功能;未来HUD在适配高阶辅助驾驶和智驾之后,显示功能会更为多元化,并告别:1.驾驶与行驶信息为唯一中心任务;2.驾驶员为唯一显示对象的工作模式——满足副驾驶位也有显示,且能显示更多差异化内容的HUD系统是可以想象的。而在这样的应用中,Micro LED AR反射显示、LCD-HUD等技术路线面板规格的高度可定制化,或有天然竞争优势。
不过,虽然HUD市场未来增量巨大,且在智驾高阶普及后价值点、需求点会出现转折,但是目前其受主机厂倾向降本需求的驱动,市场内卷激烈。加之新型显示企业、投影光学企业和手机数码设备光学企业大量涉足其中,上游供给呈现过剩局面。这对于任何后发的技术品类都不是好消息。同时,Micro LED AR反射显示的HUD应用,还需要进一步跨越量产工艺和成本两大瓶颈。
综上述,群创CarUX的Micro LED AR反射显示技术,为HUD市场提供了第四个技术路线。进一步丰富了LCD、LCOS和DLP之外,车载投影显示的行业选择。其也可能成为LED显示企业进入车载市场的又一品类路径。这对于高速发展的车载显示以及HUD市场是好消息。但是,Micro LED AR反射显示技术如何说服主机厂,如何跨越量产和成本瓶颈,与其它HUD技术的竞争优劣如何左右市场选择,依然是未知数。
来源:小方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