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整治教师违规补课,需下猛药除沉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2 15:26 2

摘要:近日,某地一中学在寒假期间教师违规补课问题上频出状况,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未有效遏制这一不良现象,甚至出现中层领导干部带头违规的恶劣情况,着实令人痛心疾首,也为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

近日,某地一中学在寒假期间教师违规补课问题上频出状况,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未有效遏制这一不良现象,甚至出现中层领导干部带头违规的恶劣情况,着实令人痛心疾首,也为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

由于教育内卷(内部排名推荐进入省重点高中指标,按中考成绩比例录取人数)造成课堂进度快、教学内容难、不提前学习听不懂,加剧各班教学比拼,甚至部分学生产生厌学、轻生念头。教师本应是知识的传播者、道德的践行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然而,部分教师却将这神圣的职责抛诸脑后,为了一己私利(市中心区“一对一”费用为1个小时200元),进行有偿或违规补课。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学生在假期本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学习,而违规补课却剥夺了他们的这一权利,让他们陷入无休止的学习压力之中。对于家长而言,有偿补课无疑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支出,使他们在教育投入上不堪重负。

从该中学的处理情况来看,学校对违规补课行为并非毫无作为。在查实两名在职教师违规补课后,分别给予了政务记过处分和记过处分,并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集体谈话。后续再次查实违规行为时,也给予了相应的警告处分。学校还多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教师签订不参与违规补课承诺书,假期开展明察暗访,领导干部对重点教师进行廉政谈话。这些举措表明学校在努力整治这一问题,但为何效果不佳,违规补课现象仍暗流涌动呢?

一方面,可能是处罚力度不够,未能形成足够的威慑力。部分教师心存侥幸,认为违规补课被发现后不过是受到一些不痛不痒的处分(调离原单位到乡村学校有农补学生少工作压力小,成为该校骨干教师等),依然有利可图。就像此次有教师在被给予警告处分时拒绝签字,甚至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诉,这种态度反映出其对违规行为的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学校在管理上可能存在漏洞,对教师的监管不够严格,导致一些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制止。尤其是中层领导干部带头违规补课,更是严重破坏了学校的风气,起到了极坏的示范作用。

要彻底整治教师违规补课这一顽疾,需要多管齐下,下猛药除沉疴。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对于违规补课的教师,除了给予行政处分外,还应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进行严格限制(统一降至初级12档、取消一切荣誉称号、解除聘用合同、吊销教师资格证书),让违规者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督检查,对管理不力、违规现象频发的学校进行严肃问责。

其次,学校要加强自身管理,完善内部监督制度。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对领导干部违规补课行为查实的一律由纪委监委部门处理,退还一切违规所得(历次有偿补课费用)、建议有任免权的行政机关予以免职、给予党纪处分等。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教师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违规补课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最后,市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要深化中考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加强基础教育规范管理监督检查,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及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盲目跟风让孩子参加各种补课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教师违规补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关系到教育的公平、质量与稳定,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让教育回归本真,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学习环境。

以上情景为模拟情景,仅供参考。

技术支持:头条AI。

来源:中政学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