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青计划与上海反空袭作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3 01:02 2

摘要:剧中海东青计划在2月6日如期实施,驻扎舟山机场的国民党空军向上海发动了疯狂的攻击。我军依靠情报,在防空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将仅有的高炮部队提前埋伏在敌机集结的最后一个导航点崇明岛。国民党多架轰炸机分四批次对上海市发动了疯狂的轰炸。刚刚成立的人民空军奋勇迎

最近热播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提及了1950年2月6日国民党空军对上海的轰炸。

剧中海东青计划在2月6日如期实施,驻扎舟山机场的国民党空军向上海发动了疯狂的攻击。我军依靠情报,在防空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将仅有的高炮部队提前埋伏在敌机集结的最后一个导航点崇明岛。国民党多架轰炸机分四批次对上海市发动了疯狂的轰炸。刚刚成立的人民空军奋勇迎敌,以少胜多,和地面高射炮部队密切配合,击落数架敌机,狠狠挫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反攻大陆的阴谋。

由于空袭失败使得蒋介石震怒,开始严查泄密之人,而为我方传递消息的吴石,也受到了严密盘查。好在吴石设局让聂曦出去,加上利用王碧奎传出去的“菜单”让陈宝仓、朱枫、聂曦等人成功的得到了调查余骁男的信息,最终利用余骁男贩卖军事情报,被人赃并获,最终吴石无罪释放。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舒了一口气,为我们的英雄点赞。不过电视剧毕竟是艺术加工,剧中涉及的上海反空袭情况与史实还是有不少出入的。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国民党并不甘心失败,利用台湾、岱山、定海的空军基地,不断对上海及江浙地区的重要城市及交通枢纽进行偷袭轰炸。1949年6月29日国民党飞机开始轰炸上海。根据上海市档案馆馆藏《上海解放后国民党飞机轰炸上海市民受灾情况统计表》,1949年6月29日至1950年3月20日,国民党空军飞机轰炸上海20次,投弹362枚,造成810人死亡,1494人受伤,毁坏房屋2530间,毁坏船只46艘。

1950年初,台湾国民党在台北郊外蒋介石的草山别墅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会议决定要不顾任何困难与阻挠,继续对上海及沿海城市的发电厂、自来水厂、码头、仓库、船只、车站、铁路、桥梁等进行广泛的轰炸。

1950年1月25日国民党12架B-24轰炸机、1架P-51战斗机和1架P-38侦察机对黄浦江两岸的杨树浦、十六铺、高昌庙等地进行狂轰滥炸,造成152人被炸身亡,462间房屋被炸毁,18艘船只被炸沉。

2月6日中午12时25分,上海市民正在用餐和午休,突然警报声响起。国民党空军出动12架B-24、2架B-25、2架P-51和1架P-38型共17架飞机,组成混合编队,疯狂地对上海市轮番轰炸。 驻沪高炮部队当即进行了猛烈回击。 狡猾的敌人,张牙舞爪,不可一世,仗着暂时的空中优势,连续轰炸,除敌B-24型轰炸机作水平投弹外,其余敌机均环绕目标进行俯冲投弹。 由于高炮部队组建不久,不仅数量少,且中高炮连尚不会对环绕目标射击。 虽然第五、 九连进行集中火力射击,但射击时机过晚,没能给敌机以有效的杀伤。

空袭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此前一天,飞机在上海市区上空撒下了中英文对照的传单:“各同胞注意:凡居于上海、南京、杭州、青岛、天津、北平、汉口、福州、厦门、广州各地之造船厂、发电厂、码头、车站、工厂、仓库、兵营及其他一切军事目标附近之居民,请即刻离开,以免遭受轰炸之损害。”国民党空军之所以为所欲为,就是欺负解放军没有空军和防空设施。

此次空袭,敌机投弹60余枚,毁坏房屋2000余间,市民伤亡1400余人,解放军伤亡23人。 敌机重点轰炸了发电厂、自来水厂,杨树浦、闸北、徐家汇的发电厂、自来水厂都遭到了严重破坏。上海市的发电量由15万千瓦降至4000千瓦,水陆交通受到极大的障碍,人民生活也面临着严重困难。 市区工厂几乎全部停工停产, 绝大多数区街没有电力供应,大多商店关门停业, 市场一度萧条,物价波动不稳,经济损失很大,上海的财政总收入减少1/3。

当时,当时上海的防空部队是两个组建不久的高射炮团(高炮第11和第14团),一个高射机枪排,一个只有一些破旧雷达的雷达队。由于雷达发现不了飞机,目力观察哨观测距离过近,敌机飞临市区上空,部队才施放空袭警报,市民已经来不及疏散隐蔽;而对空火力只好仓促射击,对敌机没有构成威胁,没有制止敌机的狂轰滥炸。

上海“二·六”轰炸,引起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华东地区党政军民极大的重视,轰炸的当天,也相应地调整了高炮部队的部署,集中高炮第十一、 十四团保卫发电厂。两天后,中央军委把在沈阳防空学校参加军训的高炮第十七、十八团紧急调来上海加强防空。为了加强对空中敌情的监视,3月组建了对空监视哨营, 部署在长江以北到浙江沿海地区,从而健全了空中情报网络,可及时发出空中情报;在市内也实行了夜间灯火管制。

1950年2月底至3月初 ,按中苏协定,由苏联派来我国协助防空作战的苏军巴基斯基中将率领的混合集团军于3月中旬陆续到达上海。苏军部队有2个歼击机团 (1个米格-15团,1个拉-11团),先后分别进驻虹桥、江湾、大场3个机场;1个探照灯团, 以排为单位,分别部署在上海市区、市郊和浦东;1个雷达营,以连(站)为单位, 分别部署在上海市及其外围,如南汇、苏州、海盐、启东、镇海各点。

苏军部队进驻后,在3-5月苏联空军先后击落国民党军1架B-24轰炸机和3架P-51战斗机及击伤2架P-51战斗机(均因伤坠毁),实现了上海领空的完全解放。 1950年5月底,华东军区、上海市在金门饭店召开了防空作战胜利总结大会,由陈毅市长亲自主持,粟裕、宋时轮、郭化若、潘汉年、杨帆及各界代表数百人参加了会议,会上陈、粟首长作了重要讲话。与此同时,由于敌我空中斗争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台湾国民党“草山会议”决定的阴谋遂告彻底破产。台湾当局不得不改取“避免深人”的方针,规定“空军主力应置于防守,攻势要暂停,活动要减少”。上海领空的彻底解放,保证了上海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经济建设迅速恢复,社会上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1950年7月,为实现人民空军保卫上海领空安全的决策,经中苏两国政府商定,苏军防空集团在上海的装备作价卖给中国,并帮助培训中国空军部队,改装米格-15和拉-11歼击机。中央军委令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混成第4旅旅部率2个歼击机团进驻上海。其中第10团即人民空军第一个喷气式战斗机团驻虹桥、大场;第11团即人民空军第一个活塞式战斗机团驻江湾,就地对口接受苏军帮助改装新型飞机。

经过1个月的理论学习和2个月的飞行训练,1950年10月19日零时正式担负保卫上海的防空作战任务。人民空军担负上海防空作战任务后,国民党空军飞机对上海及其沿海的轰炸活动虽已减少,但空中侦察与巡逻飞行从未停止,经常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投撒反动宣传品和空投特务。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人民空军共执行空战任务5次,击落敌机3架,击伤敌机4架,沉重地打击了美蒋飞机对上海的挑衅和骚扰活动。

显然,如此吸引人的剧情实际是不存在的。空袭上海并不是只有这一次,是持续进行的,并不会专门制定海东青计划。正如文中提到的,因为我军防空力量薄弱,所以国民党空军在2月6日空袭的前一天还派飞机撒传单告知即将空袭。当时我军在上海地区没有空军,一共2个高射炮团和3个高射机枪连,需要保卫等目标实在太多,何况由于雷达发现不了敌机,所以像剧中描述的根据情报集中高炮火力在崇明岛痛歼敌机无法实现。

来源:荣华之武器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