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北师大图书馆以 “馆藏为媒、多维联动” 为思路,精心策划“抗战烽火中的民族精魂”主题展览、“铁血山河,笔墨烽烟”专题微图书展、“阅见・星火”线上系列图书领读三大主题活动,从线下沉浸式观
引言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北师大图书馆以 “馆藏为媒、多维联动” 为思路,精心策划“抗战烽火中的民族精魂”主题展览、“铁血山河,笔墨烽烟”专题微图书展、“阅见・星火”线上系列图书领读三大主题活动,从线下沉浸式观展到指尖阅读,从实体典籍到数字互动,引导师生在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中铭记初心、汲取力量。
一、线下主展:
在 “沉浸式历史课堂” 触摸烽火岁月
走进图书馆一楼大厅,泛黄的《日本侵占东北真相画刊》、记录北师大师生西迁的老照片、定格淞沪抗战铁血瞬间的史料……“抗战烽火中的民族精魂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展览”自开展以来,便成为师生重温历史、汲取力量的 “红色打卡地”。展览以 “让历史可感、让精神可触” 为目标,馆员们从海量馆藏中筛选出数十件珍贵文献与史料,以“山河破碎 — 全民奋起 — 师大风骨 — 伟大胜利” 为脉络,让师生重温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展现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爱国情怀与 “百折不挠、坚韧不拔” 的奋斗精神,深刻感悟校史中的家国担当。
图书馆党委第三党支部主动承接了讲解稿撰写工作,以支部党建品牌 “典映初心 书润芳华” 为指引,将史料准确与情感共鸣深度结合,让讲解稿既有家国大义的厚重,又有师大情怀的亲切。而白鸽志愿者社团的同学们,则让历史真正 “活” 起来。“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是 1937 年北师大师生西迁时跨越秦岭的场景,……” 展览现场,白鸽志愿者社团的同学们手持第三党支部撰写的讲解稿,用清晰的语调、饱满的情感,将一段段抗战历史娓娓道来,让讲解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充满温度的历史对话。
展览一角的留言簿,更成了青春誓言的聚集地:“强国有我!守护先烈换来的和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抗战精神永不灭”……2023 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与历史学院的党支部,还将共建活动设在此处,党员们边看展、边交流,再郑重写下感悟,让红色教育成为同辈共鸣的鲜活教材。
左右更多
二、微展延伸:
在 “指尖书展” 读懂抗战精神图谱
除了大厅的主展览,图书馆南门外东侧的微型图书馆,还藏着一处“袖珍红色空间”——“铁血山河,笔墨烽烟” 专题微图书展。
本次书展通过“烽烟史鉴”“家国故人”“山河吟啸”“师大记忆”等版块内容,精选历史档案、学术论著、战地日记、口述实录、影像图集、文艺作品等纸质图书,系统展示抗日战争的壮阔图景与精神图谱。翻开《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奋斗简史》,能触摸抗联战士的坚韧;读《热血书生上战场:西北联大与抗日战争》,可感知教育救国的初心。
为方便师生深入学习,图书馆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配套电子资源,其中既有馆藏抗日战争相关数据库、电子图书,又有共产党员网的相关视频,实现线上线下看书的无缝衔接,让抗战记忆不止停留在展厅,更能走进日常阅读。
(配套电子资源)
三、线上领读:
在 “数字互动” 中对话烽火芳华
线下展览与书展之外,图书馆还将抗战精神传承搬上 “云端”,推出 “阅见・星火” 线上系列图书领读活动。
活动围绕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普通抗日英雄、巾帼英雄等,开展“抗日名将:烽魂铸卷,书页载山河”“时空信箱:对话烽火岁月,接续青春征程”“烽火芳华,柔骨铁壁:抗日战争中的巾帼英雄”等多个篇章的图书领读活动。图书馆邀请师大学子通过视频领读描绘抗日英雄群体画像,领读过程嵌入与AI创作互动,多维生动重现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
此次领读共推荐 30 余种与抗日英雄相关的传记与文学图书,图书馆希望通过“视频 + AI”的创新形式,让同学们在阅读中与历史相遇,发现真理,在文字里照见自我,借“星星之火”照亮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烽火虽远,传承不息
从线下展厅的文献低语,到微型书展的书页翻动,再到线上领读的青春之声,北师大图书馆的抗战主题系列活动,以多维度、立体化的方式,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校园里焕发新活力。那些从史料中汲取的力量、在留言里写下的誓言、于阅读中种下的初心,终将化作师大学子前行的动力 ——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青春在传承中绽放光芒。
策划:图书馆
文稿:田晓迪 杨雪萍
排版:彭潇阳
审核:黄婧 李书宁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