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咱们多数人眼里,到了年纪结婚生子,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可你知道吗?在喜马拉雅山的深山里头,藏着一个特别神秘的部落,他们那儿压根就没有 “婚姻” 这个说法。
在咱们多数人眼里,到了年纪结婚生子,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可你知道吗?在喜马拉雅山的深山里头,藏着一个特别神秘的部落,他们那儿压根就没有 “婚姻” 这个说法。
男人和女人想在一起就在一起,就算生了孩子,也不知道该叫谁 “爹”。这事儿要是搁在咱们熟悉的社会里,指定得乱套!但人家卓巴人世世代代都这么过,日子反倒过得挺自在。更让人觉得新奇的是,他们繁衍后代的方式跟咱们外界完全不一样,不少研究人员到现在都没完全弄明白这到底是咋回事。
要说卓巴人的来历,那得追溯到公元前 3 世纪。当时亚历山大大帝正带着军队在亚洲大陆上扩张地盘,有一支跟着大部队的队伍,里头有各地的士兵、随军的人,还有当地的向导,大概几百号人,在穿越喜马拉雅山区的时候走丢了。
这群人在山里可遭了罪,又冷又饿,还闹病,好多人都没撑过去。剩下的人没办法,只能放弃找回去的路,硬着头皮往前走。他们翻了好几座雪山,穿过了特别险峻的山谷,最后总算在一个被群山围着的谷地找到了落脚的地方。
你别说,这谷地还真不赖!气候暖和,土地也肥沃,水源也足,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植物。而且因为跟外界隔得远,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一年四季温度都挺平稳,平均下来差不多 20 度,不管是人住还是种庄稼,都特别合适。
最早到这儿的人一看,这不就是个好地方嘛!于是就搭起了简单的屋子,把从老家带来的种子种下去,慢慢就适应了这儿的生活。过了一段时间,他们还遇到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慢慢就融合到一起了 —— 学人家的生存本事,也学了些当地的文化,同时也没丢了自己原来的一些老传统。
就这么过了几代人,这个群体慢慢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他们管自己叫 “卓巴”,意思就是 “山的子民”。从那以后,他们跟外界几乎就断了联系,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山谷里,活出了跟咱们完全不一样的日子。
要说卓巴人最让人注意的,还得是他们的婚恋方式。咱们多数地方,婚姻都得受法律或者宗教管着,是很正式的契约关系。可卓巴人没有正经的婚姻制度,男女在一起全看双方的感情和意愿。
在他们部落里,女人要是喜欢上哪个男人,就会送鲜花表达心意 —— 鲜花在他们文化里特别重要,不同的花还有不同的意思呢!红色的野玫瑰代表特别热烈的爱情,白色的高山雏菊是说纯洁的友谊,紫色的风铃草则是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和佩服。
要是一个卓巴女人看上了谁,就会在山谷里挑最漂亮的花,编成花环或者花束,在部落的集会上当着大家的面送给那个男人。要是男人愿意,就会大声喊一句 “阿拉拉咧”,这在卓巴语里就是 “我爱你” 的意思。
这种公开表白的方式特别好,俩人的关系在部落里都是透明的,不会有人在背后争来争去,也不会有啥误会。男女双方想在一起就在一起,要是感情淡了,分开也很和平,不会因为分开就被人看不起,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大家都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儿。
卓巴人里没有 “夫妻” 这种说法,他们管男的叫 “阿注”,女的叫 “阿夏”,这么叫是想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谁的附属。其实从这就能看出来,卓巴人特别尊重自由和自然,他们觉得真正的感情不用靠外界来约束,就像山谷里的花,该开的时候开,该谢的时候谢,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也该顺着自然来。
不光婚恋方式特别,卓巴人的家庭观念也跟咱们不一样。咱们多数地方,家庭都是按血缘关系算的,可卓巴人眼里,整个部落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孩子都是部落的孩子,得全族人一起养。
比如有个卓巴孩子出生了,刚开始几个月是妈妈照顾,等过了这几个月,就会被送到部落的公共育儿区,由专门负责带孩子的老人和年轻人轮流照顾。这些照顾孩子的人里,有男有女,都学过怎么带孩子、教孩子。
所以卓巴的小孩从小就会跟不同的大人打交道,能从好多人身上学到知识和本事。在集体环境里长大,他们也早早学会了分享、合作,还懂得尊重别人。而且部落里每个成年人,都有责任关心和教导所有的孩子,不光是自己亲生的。
要是一对卓巴男女想分开,他们会一起商量孩子该咋办。有时候孩子继续在公共育儿区待着,有时候跟着爸爸或者妈妈过。不管咋选,都是看孩子自己的想法、年龄,还有实际情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健康长大,心里的需求也能被满足。
卓巴人不看重血缘关系,他们觉得心里的联系和日常的陪伴,比是不是亲生的更重要。在他们看来,养孩子、教孩子是整个部落的事儿,不是哪一对父母的责任。也正是因为这样,卓巴的小孩从小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技能,适应能力特别强,跟人打交道也很厉害;同时,单个家庭的压力也小了,大人们在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能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学自己想学的本事。
除了婚恋和家庭,卓巴人的生活习惯也特别有讲究,这跟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分不开。他们一直坚持吃素食,不光是为了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所有生命都该被尊重。在卓巴人眼里,动物和人是平等的,都能感觉到疼、感觉到快乐,人没资格为了吃口饭就夺走别的生命。
他们还特别敬重牛,把牛当成一起干活的伙伴和朋友,从来不会把牛当成食物或者工具。他们觉得,跟动物处好关系,既能让自己心里踏实,也能让大自然保持平衡。
卓巴人主要靠种地生活,种了不少谷物、蔬菜和水果。他们还根据山地的地形,弄出了特别复杂的梯田,能把土地利用得特别好。种地的时候,他们也特别注重可持续,不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而是靠轮着种地、混合播种,还有用自然肥料这些办法,让土地一直保持肥沃。
平时生活里,卓巴人还喜欢用鲜花装饰头发,不光是为了好看,更是想表达对自然的感谢和尊敬。不同的季节会用不同的花,每个人喜欢的样式也不一样。而且鲜花在他们这儿还有别的用处 —— 他们知道好多植物能治病,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磕磕碰碰的,就用这些植物来治。
他们住的房子是用石头和木头建的,材料都是从当地找的,设计得简单又实用,还能跟周围的环境融到一起。房子里面也没啥复杂的装饰,大多是自己做的手工艺品,能看出来他们更看重实用和自然的美。
卓巴人的生活节奏也跟大自然的变化同步,太阳出来就干活,太阳落山就休息。没有咱们现代社会这么快的节奏和压力,他们有很多时间跟族人聊天、做手工、唱歌,还能琢磨琢磨自己的精神追求。他们还有很多口头流传的故事和歌,就是靠这些把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现在卓巴族大概有 3000 多人,还在过着这种自给自足的日子。虽然这些年有少量探险的人和研究人员找到过他们,但卓巴人还是不怎么跟外界来往,一直守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就在喜马拉雅山的这片山谷里,卓巴人已经这样生活了几千年 —— 没有婚姻制度,大家一起养孩子,还坚持吃素食,活出了一种跟自然和谐相处的日子。虽然他们的文化跟咱们主流社会差得很远,但在他们自己的小天地里,这种生活方式特别成功,还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来源:猫眼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