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时候运气好了,能捡到别人看了半场就扔掉的票,李保田就能溜进戏院看戏。
他曾和张国立、王刚并称“铁三角”,也是演艺圈里最倔强的老戏骨。
他做人很有原则,成名后从不接代言广告,绝对不赚不了解的产品的钱。
这种种“不合群”的行为,让他成了圈内最特立独行的存在。
可就是这样一位有原则的演员,为何连亲生儿子的婚礼都没有参加呢?
- 童年往事 -
1946年,李保田出生在江苏徐州,小时候的他特别贪玩。
别人在课堂上上课,他就偷偷跑到教室外面玩耍,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戏院。
有时候运气好了,能捡到别人看了半场就扔掉的票,李保田就能溜进戏院看戏。
看的多了以后,李保田也爱上了演戏,小小年纪的他,心里也有了表演梦。
到了十几岁时,李保田去江苏学了柳子戏,后来又到徐州梆子剧团学丑角。
当时大家都偏爱主角,不仅戏份多,在舞台上也更加受欢迎。
可李保田却偏偏喜欢演丑角,在他看来,没有什么角色是小角色。
任何角色都需要用真心去演绎,而且丑角相对来说,挑战性也更大。
在担任戏曲演员的那段时间里,李保田练就了很扎实的基本功,这也为日后成为“老戏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6年,李保田进入徐州文工团工作,凭借优秀的表现,很快他就被提拔为副团长,但李保田还不觉得这是事业上的终点,他还要继续学习、继续往前走。
1983年,李保田终于有了演戏的机会,他出演了人生第一部电影,收获了观众们的一众好评。
有了第一次的表演经历后,李保田更加有经验了。
随后在《流浪汉与天鹅》里,李保田饰演了一个流浪汉,他为这个角色付出了很多,据说为了演出那种落魄沧桑的感觉,硬是在大太阳底下暴晒三天,晒得脱皮缺水,差点晕过去。
好在这部电影播出后广受好评,他的人气和资源也跟着水涨船高。
1991年,李保田和巩俐合作出演《菊豆》,上映后,这部电影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越来越多的导演都认可李保田的演技。
真正让他进入到观众视线的,就是《宰相刘罗锅》这部剧,他精湛的演技,拿下了很多大奖。
可以说,只要是李保田参演的作品,质量都有保证,只有达到他要求的剧本,他才会演,慢慢的,观众们也越来越爱看他演的作品。
- “铁三角”破裂的内幕 -
《宰相刘罗锅》大获成功后,李保田、张国立、王刚也形成了“铁三角”组合。
制片方想趁热打铁拍续集,却被李保田一口回绝,甚至放出话:永不与这两人合作。
原来李保田觉得张国立和王刚“不守规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在拍戏期间,王刚经常请假外出,李保田觉得这种行为很不敬业。
而张国立为人处世比较圆滑,和耿直的李保田完全相反,所以他也看不惯张国立。
至今为止,《宰相刘罗锅》的续集都没有拍,这都是因为李保田觉得剧本质量不行,他不在意流量,更在意作品的质量。
- 不接广告 -
李保田这个倔强的老头,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接代言广告。
他的想法很简单:拍广告虽然赚钱,但会影响演员的本职工作。
万一产品有问题,还会损害自己的形象。
在他看来,演员就该好好演戏,其他的都是虚的。
现在想想,李保田的这个决定没有错,近年来许多明星艺人代言的产品都出了问题,每次只要一出问题,明星演员的口碑就会大打折扣。
不得不说,李保田在这方面真的很明智!
- 错过儿子的婚礼 -
李保田因为耿直倔强的个性,多年来没少受到大众的议论。
如果说之前那些都还能理解,那“不参加儿子婚礼”是不是就让人无法理解了?
2009年,李保田的儿子结婚,李保田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去亲自祝福儿子。
可没想到,婚礼当天他根本就没有去!
原来在儿子结婚之前,李保田接到了一个特别好的剧本。
尽管家里人都反对他这时候进剧组,但李保田还是不想错过这个剧本,于是儿子结婚当天,李保田也没有请假,就在剧组拍戏,错过了儿子的终身大事。
据说,当时剧组提前得知这件事后,还主动要调整拍摄时间,目的就是让李保田别错过儿子婚礼,可他坚持要按原计划拍摄,在他看来,演员进了剧组,演戏就是第一位的,不能因为任何事情而请假。
就这样,李保田顶着“不近人情”的争议,坚持拍完了自己的戏份。
有人说李保田根本不在乎儿子,也有人说李保田心里“戏比天大”,这才是老戏骨该有的敬业精神。
不管怎么样,他对本职工作的那种热爱和负责,确实让人没话说。
看看现在的娱乐圈,多少人为了名利迷失了自己。
可李保田就像个苦行僧,始终坚守着自己对艺术的追求。
在如今这个流量至上、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他这份对艺术的执着,不正显得格外珍贵吗?
来源:云上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