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前三季度重庆政策通过取消限售、刺激需求、盘活存量等,促进市场流动性,并推动向“高品质、新模式”转型。目前市场呈现“一手提质、二手保量、商业创新、保障房兜底”的行业新模式,那么前三季度具体有哪些变化呢?
前言
2025年前三季度重庆政策通过取消限售、刺激需求、盘活存量等,促进市场流动性,并推动向“高品质、新模式”转型。目前市场呈现“一手提质、二手保量、商业创新、保障房兜底”的行业新模式,那么前三季度具体有哪些变化呢?
政策:全国限购解绑,重庆取消限售提流动性,存量盘活与增加“好房子”供给,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投资:新供地聚焦核心,含宅地成交价涨20%,溢价率攀升至10%,近郊存量地加速回购,优化库存降行业风险;
新房:核心城市回暖快,重庆整体规模涨11%,近郊领跑规模,核心主导价格,刚需和豪宅成交涨,市场“两头热”;
产品:四代宅产品面积趋小,极致控总价和提升赠送率, “实用性改善盘”接受度高,大户型新规产品市场接受度降;
营销:配套先行,极致产品实现降维打击,树立标杆效应等核心动力,操盘创新贯穿稀缺资源+极致产品+售罄/品牌背书;
二手房:限售取消,二手 “次新房”成供应主力,豪宅抛售,成交规模同比涨16%,次新与20年以上老房子成交两头热,市场进入“微观价值”挖掘时代;
商业:新开商业加速,布局“多中心化”,定位精准化与主题化,整体呈现社交体验化、商业场景化。
·政策
前三季度全国北上深限购解绑,加快构建房地产新模式,重庆集中在存量盘活、增加“好房子”供给,双线并举市场
·土地市场
供地“量质齐升”,供地“中心化”策略推动地价同比上涨20%
△2025年1-9月,中心城区涉宅土地市场呈现“量稳价升”的结构性特征。土地供应战略性向城市核心区及近郊区倾斜,两者合计占比高达85%;
△城市供地“中心化”,区位优势助推了土地成交均价结构性上涨,目前均价达7783元/㎡,同比提升20%。
核心区弱竞争板块为企业投资优选项,最高参拍企业数量达7家
△2025年1-9月中心城区含宅地成交16宗,整体成交可建体量151万方,成交均价7783元/㎡,目前综合房地价差为7616元/㎡,有一定利润空间;
△土地竞争上,企业对核心区短供板块拿地意愿强,前三季度企业参拍家数平均值为2,但核心区短供板块参拍家数最高为7家。
市场分化显著,呈现“核心区做增量、远郊区优库存”的格局
△土地市场呈现核心区与远郊区的战略分化:核心区积极供应土地,远郊则着力存量优化。
△2025年1-9月,重庆通过政府专项债,拟以202.5亿元,回购中心城区44宗存量土地,合计可建体量505万方。其中蔡家、茶园、华岩是土地回购的重点板块,拟回购可建体量达272万方,占总计划的54%。
·新房市场
核心城市市场回暖,重庆二手房拉动整体规模涨11%,排名全国第五
近郊板块主规模、核心板块支撑房价,TOP10板块销量同比上涨33%
△2025年前三季度中心城区住宅以C(近郊)板块主导成交规模、核心板块支撑房价,销量TOP10板块整体规模同比上涨33%、价格下跌9%,普遍降价促去化,提升市场份额;礼嘉凭借龙湖御湖境四代宅入市热销驱动销量涨幅达116%,弹子石、鸳鸯分别凭借流量改善盘长嘉汇、海成云湖郡一己之力带动板块成交量价双涨。
刚需小户市场份额稳涨,刚需刚改呈强-,改善豪宅产品占比上涨
四代住宅新项目扎堆入市,核心区位、品质产品力推动高去化
△2025年1-3季度重庆中心城区住宅市场推案量先涨后降,整体去化率呈现“稳涨”态势;
△首开项目10个,大多以四代住宅项目为主,以品质产品力、良好蓄客情况、核心区位实现首开热销;加推项目周边配套齐全,板块内推盘节奏慢,竞争格局小,形成推盘高去化,提升整体去化表现。
产品回归居住本质,从空间概念向实用功能转型
△四代宅产品面积趋小,通过可控总价和高赠送率提升性价比,100-120㎡产品成交占比上涨11%,大户型改善类产品市场接受度呈下降趋势;
△新规项目陆续入市,产品通过优化户型结构、拓展功能空间、提升得房率和实际使用空间,强化产品的功能性和居住体验。
龙湖御湖境通过稀缺资源+极致产品+售罄/品牌背书,定义品质改善新标杆
△项目入市推出143㎡以下中小户型,精准抓住客户对可控总价、高功能性产品的需求,表现强劲;9月推出三期大户型,在面积、价格均上涨的情况下仍然表现亮眼;
△配套先行、产品降维打击,树立标杆效应等核心动力,开盘实现热销。
存量高位缓降,整体销售承压,板块存量风险两极化
△2025年三季度中心城区住宅广义存量约4197万方,存量与去化周期均得到有效缓解,但待入市存量仍有35%的占比,中长期的市场销售压力仍然存在;
△热销板块存量健康,去化周期短,如西永、回兴、中央公园等板块,去化周期均小于1年,安全性相对较高;远郊板块库存压力大,其中城南新城(137个月)、鱼洞(87个月)等板块去化周期无限拉长,库存风险极高,面临长期的价格和竞争压力。
销售型商业持续低迷,购物中心新开4家,呈现区域化、场景化、体验化
△销售型商业供应放缓,以存量去化为主,2025年前3个季度供应3万方,同比降62%,成交47万方,同比降41%,成交均价10605元/㎡,顶级板块成交拉高均价;
△2025年3季度新开4家大型购物中心,聚焦区域级商圈升级与新兴板块填充,定位精准化与主题化,整体呈现社交体验化、商业场景化的大型商业购物中心。
·存量房市场
二手供应结构发生“由刚需到改善”的转向, “次新房”成供应主力,豪宅抛售
△二手房累计挂牌量持续上涨,截止2025年三季度已达到28万套;2025年前三季度月均新增挂牌持续攀升,但低于去年平均水平,说明市场进入“高供应,低增长”;
△限售取消后,大量次新房源入市,100㎡以上新增挂牌房源占比均上涨,同时144㎡以上豪宅套均价涨24%,说明二手房市场改善型房源增加,尤其是豪宅房源的大量挂牌,反映出高净值客户积极优化资产结构。
二手房市场的“基本盘”已从追求“有房住”的刚需,转变为追求“住好房”的改善型需求
△2025年三季度二手房月均成交9193套,同比上涨5%,前三季度整体同比上涨16%,在二季度成交量创下阶段性高峰后进入平稳阶段;
△
存量房收购速度减缓,但保租房项目转化加速
△2025年3月6日,重庆嘉寓房屋租赁有限公司再次公开征集批量收购商品房房源,为第四批收购,房源要求与此前公告要求一致,但上半年无新增存量房收购改造型租赁住房入市。2024年累计收购房源量9000余套,2025年1-6月累计1200余套,符合条件的优质房源在前期已甄选,2025年收购量呈现下降趋势。
△另外两大存量房收购平台、地产辰寓及重发展建渝基金,首次收购存量房并且快速转化为保租房,特别是建渝基金首个项目,营业5个月已满租。
重庆保租房筹集聚焦存量转化,由公租房改造与闲置资产盘活双轮驱动
△2025年,重庆市计划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间),在筹集目标下调的背景下,房源补充主要聚焦于 “公租房转化” 与 “闲置资产盘活” 两类途径;
△公租房转化路径:2025年1-9月,公租房转化型项目提供的新增房源量超5000套,其中,两江知寓着力自有项目改造,万寿雅苑、双溪雅苑、天堡雅苑、协创雅苑等项目贡献超4800套房源,渝地辰寓拓展轻、中资产合作项目,将皓月小区公租房系统性改造为皓月青年公寓,通过专业化资产管理与精细化服务为国有资产赋能增效。
△闲置资产盘活路径:“嘛嘛公寓海棠溪地铁站店”2025年3月开业,是建信住房租赁基金与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联合设立的“建渝基金”首个落地项目,以“央地合作+市场运作”模式盘活闲置商办物业,将金融活水、属地资源与专业运营深度融合,为重庆保租房发展提供了创新样本,目前已满租。
联交所搭台签约11个项目,引资15亿,精准盘活重庆国企资产
△2025年9月,重庆联交所2025投资人大会暨“国企优投”赋能“四企”联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现场发布第三轮合作机会清单,涵盖52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超2500亿元,成功实现11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金额近15亿元,包括重庆文旅集团永川里整租项目、重庆东站铁路综合枢纽西南楼酒店整体招租项目、星汇两江商业中心委托运营服务项目、三湾金季二期开发项目等,覆盖跨区域资产盘活、产业合作、股权投资等领域,将低效存量资产转化为商业中心、文旅目的地、便民生活圈等城市新功能空间。
为提升价值、管控风险,各类企业竞相引入代建服务作为品质压舱石
△2025年1-9月,重庆中标及签约典型代建代管项目10个,呈现如下特征:市场主导者鲜明,业务模式多样化,龙湖系(龙湖龙智造、龙湖物业)占据7席,业务范围涵盖住宅项目管理、装修服务、商业委托运营等,彰显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品牌输出能力;
各类企业均倾向于借助专业代建方的品牌和能力来提升项目价值、控制风险,业主方包括江北城开、高科集团、重庆城投等地方国企,桥达、昕晖等本土民企,中交、万华等外地企业,背景多元。
公租房兜底,配租及配售保障房共同构建覆盖不同群体、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后市预测
土地/企业投资:2025年前三季度,土地投资市场迎来多维政策“组合拳”,从供地结构、存量优化及产品引导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市场信心稳步修复。供应端加大核心区及短供板块土地出让,提振企业拿地意愿;存量端通过远郊及高竞争板块土地回购,缓解企业库存压力;开发端则推出“好房子”规划指引,赋能产品力升级。在“优地增供、劣地回收”的双向调节下,市场投资情绪有望逐步回暖,进而促进楼市进入“供地—投资—去化”的良性循环轨道。
供需关系:市场总需求回暖,但新房与二手房“此消彼长”的抢市格局日益鲜明。新房市场坚守500万方左右的容量,以刚性需求为主导,产品呈现“四代宅刚需化”趋势;二手房市场则步入买卖深度博弈期,业主提价试探与客户压价观望并存。预计后续新房将通过升级刚需产品力,实现对二手房需求的虹吸。
存量发展:2025年重庆保障房筹集目标2.4万套,筹集模式呈现“存量转化加速、直接收购减缓”的新特征。具体路径上,由公租房系统性改造与闲置资产盘活“双轮驱动”,形成公租房兜底、租售并举的多层次保障体系,为闲置资产提供了重要的盘活通道。
附:《2025前三季度重庆中心城区房企销售榜》
— END —
内容节选自《2025年前三季度重庆房地产市场盘点》
来源:重庆房产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