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10月,当绿色和平组织的航拍照片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大川镇铜厂河河谷那触目惊心的"剃光头"景象公之于众时,没有人能预料到,这场由国际环保组织发起的环境监督行动,会引发一场震动全国的生态问责风暴,并最终成为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本次深入研究已完成,今天还能使用 4 次。
巴黎博物馆应该把大熊猫的所有法语文献翻译成中文,放在粽子溪,同意的请转发了举手,点赞
铜厂河畔的绿色觉醒:一场生态问责与文明对话的十年之旅
2015年10月,当绿色和平组织的航拍照片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大川镇铜厂河河谷那触目惊心的"剃光头"景象公之于众时,没有人能预料到,这场由国际环保组织发起的环境监督行动,会引发一场震动全国的生态问责风暴,并最终成为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19,425亩的天然林被砍伐,相当于3/4个成都市的面积,这些数字背后是雅安这片大熊猫故乡生态环境的严重创伤 。
如今,十年过去,当我们再次回望这场铜厂河与蜂桶寨的生态保卫战,看到的不仅是政府的强力整改,更是一个民族对生态文明认识的深刻转变,以及一段关于文明对话与文化回归的动人故事。
一、剃光头事件:生态文明之痛
1.1 绿色警报:大熊猫栖息地的危机
2015年10月21日,一份由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调查报告震惊世界:在"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雅安市蜂桶寨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存在以"低效林改造"为名义的对天然林的皆伐行为,面积高达19,425亩 。
这份报告像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掀起了轩然大波。
调查显示,在芦山县大川镇铜厂河河谷(包括铜厂河林场和杨开村)、宝兴县蜂桶寨乡新华村(含青坪村),存在着以"低效林改造"为名义的大面积皆伐天然林的违法事件 。
2015年6月,绿色和平航拍芦山县大川镇铜厂河被"剃光头"的天然林迹地和部分"幸存"的天然林,画面令人触目惊心 。
铜厂河河谷里,大面积连片森林被皆伐,总面积达17,715亩,其中属于天然林的皆伐占到了总面积的91.1%,达16,140亩 。
这场生态浩劫不仅直接导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减少和破碎化,还可能导致珙桐、红豆杉等多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被非法采伐 。
更令人痛心的是,铜厂河正是1869年法国生物学家传教士阿尔芒·戴维收购大熊猫和金丝猴还有羚牛的地方 。
1870年,米勒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新闻公报上发表了题为"论四川西部的几种哺乳动物"的文章,将这个新发现的物种命名为"大熊猫",立即引起了轰动,使这一珍稀物种走向世界 。
然而,一个半世纪后,这里的生态环境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1.2 国家行动:从举报到督办的雷霆之势
绿色和平的报告一经发布,国家林业局立即通过《中国日报》独家回应称,已责成地方林业部门着手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公布 。
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该事件作出正式回应,标志着一场自上而下的生态问责风暴即将展开。
国家林业局的迅速反应只是开始。
在接到报告后,国家林业局马上责成四川省林业厅组织调查队赶赴大川镇和蜂桶寨乡进行实地调查 。
2015年10月24日,一支由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各级林业部门官员,四川省林科院、四川林勘院专家和当地向导组成的调查队心事重重地进山了,他们的目的地是被黄色条框勾勒出的砍伐区域 。
调查发现,存在部分单位和个人超范围和擅自实施天然次生林低改的情况,但采伐区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实际面积共计15400余亩 。
这个数字虽然比绿色和平报告中的数字有所减少,但仍然令人震惊。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2012年12月31日以后,四川省已经全面禁止对天然林的低产低效林改造,但根据此次的调查结果,在2013年以后,芦山县大川镇和宝兴县依然有1500余亩天然次生林实施了低产低效林改造,明确违反了相关规定 。
1.3 雅安回应:迅速行动与深刻反思
面对这一严重的生态违法事件,雅安市政府展现出了坚决整改的决心。
时任雅安市林业局总支书记何晓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地确实存在保护管理政策执行不严和监管缺失的问题 。这种坦诚的态度为后续的彻底整改奠定了基础。
针对此次事件,雅安市政府迅速成立了专门小组,负责此事件涉及的其他违法问题和过失追责,并在近期作出处理结果 。
同时,雅安市也开始反思当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在2014年四川全省GDP排名中,雅安位于21个市州的倒数第4位,人均GDP为30149.96元,处于第11位,全市有216个贫困村 。
这种经济发展的压力与生态保护的责任之间的冲突,成为雅安市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雷霆行动:生态问责的全面展开
2.1 责任追究:23起案件与22名干部的问责
2016年1月14日,四川省林业厅将调查结果反馈给绿色和平,同时也向全社会公布了处理结果 。
针对调查发现的在低改中滥伐天然林问题,雅安市依法依规进行了调查处理和行政问责。
处理结果显示,雅安市已调查处理23起在低改中滥伐天然林案件,涉及23名责任人,其中刑事立案15起,行政案件8起;
对负有领导和监管责任的22名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其中县处级干部3人,乡科级12人,股所级6人,场长1人 。
这一严厉的问责措施,彰显了政府对生态违法问题"零容忍"的态度。
在宝兴县,一起林权纠纷的处理决定也因该事件而被撤销。2016年3月25日,宝兴县人民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撤销了蜂桶寨乡人民政府2015年12月28日作出的《蜂桶寨乡人民政府关于新康村尖子坪组胡某全与胡某华林权纠纷的处理决定书》,理由是该处理决定超越了职权范围 。
这表明,在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任何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行政行为都将受到更加严格的审查。
2.2 政策整改:从源头堵住制度漏洞
除了对责任人的严肃处理,四川省林业厅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源头堵住制度漏洞。
2015年12月8日,四川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在公开回应中表示,四川省林业厅已于近期将调查结果反馈给绿色和平,并采取了多项整改措施 。
针对雅安市芦山县和宝兴县低产林改造在实施、管理和政策层面暴露出的问题,四川省林业厅于2015年10月28日下发紧急通知,在全省开展低产低效林改造清理整顿,重申了低产低效林更替改造限制在人工商品林范围内进行和严格规范管理的有关规定,并派出工作组对部分重点地区进行了监督检查 。
此外,四川省林业厅还表示,近期将出台低产低效林改造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低产低效林改造工作,严明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加强天然林的管理、管护和执法,切实保护好天然林资源。同时,研究完善大熊猫栖息地集体商品林的保护政策,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四川省集体天然林商品林的有关政策问题 。
2.3 生态修复:受损家园的重建之路
在问责和政策整改的同时,雅安市也迅速启动了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
铜厂河林场场长杨加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林场进行低效林改造的确是为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但低效林改造本身收益有限 。这种坦诚的表态,为后续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工作奠定了基础。
2021年10月,国务院同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这一位于国家公园核心区内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迫在眉睫。"矿山开发利用,导致泥巴山和二郎山生态廊道受阻,形成障碍点20处,白沙河、三合、新庙和泡草湾4个野生大熊猫局域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受到影响。且造成地质安全隐患56处,面积9平方公里,植被破坏11.27平方公里,地形地貌破坏12.05平方公里。"
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的分析,清晰地表明了生态修复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
"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片区包含大渡河流域(石棉段)四川省石棉矿矿山生态修复和南桠河流域新康石棉矿矿山生态修复两个子项目,项目总面积245.22公顷。"
石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天虎介绍说,此次生态修复涉及的三个片区,主要进行地质灾害生态综合整治修复、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土地损毁综合治理、植被恢复,预计于2024年8月完工 。这种系统性的生态修复工作,为铜厂河和蜂桶寨地区的生态恢复带来了希望。
三、国家公园:从危机到机遇的生态转型
3.1 铜厂河的新身份: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
2015年的铜厂河剃光头事件虽然是一场生态危机,但也成为推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契机。
在事件曝光后的短短几年内,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2021年10月12日,中国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这个新的保护模式下,铜厂河地区获得了全新的身份——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芦山片区保护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包括恢复重建长石坝、铜厂河、两河口、横山岗4个管护站及相关附属设施;恢复重建巡护步道、生态厕所等配套基础设施,配置应急救援、防灾减灾、卫生救护等设施设备;
改造太平镇、宝盛乡、大川镇人工纯林5000亩;
恢复长石坝-南天门防火道路32公里;恢复鹿厂河-九里岗防火道路20公里;恢复重建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林区车辆卡口监控预警系统,超短波数字通信系统和卫星通讯及应急机动通信系统;修复监控系统平台;按标准补充配置相关防火设备设施等;完善草米岗、皂角湾、铜厂河、驼峰驿站、鹿厂河防火及配套设施 。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将有效恢复铜厂河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将为未来的生态监测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铜厂河,这个曾经因过度砍伐而伤痕累累的地方,正在逐渐恢复生机,重新成为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园。
3.2 雅安模式:在保护中发展的探索
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大、占比最高、山系最全、县份最多的市(州),雅安市在国家公园建设中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在保护中发展"之路 。39.45%的雅安行政区划面积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这意味着雅安必须在有限的发展空间内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
"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要守护好生态绿色本底,守护好绿水青山,我们关停公园内矿点、电源点95座(处),暂停矿权延续33座。"雅安市相关负责人的表态,展示了雅安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决心 。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换来了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
同时,雅安市也在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路径。"我们在全省率先打造大熊猫溯源之旅。走进宝兴,会经过'大熊猫奇遇大道',省交通运输厅给我们两个多亿来打造。打好大熊猫牌,建大熊猫国家公园'熊猫老家门户',把文化旅游发展起来,这是宝兴的第一个转型。"宝兴县委书记罗显泽的话,道出了雅安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找到的平衡点 。
3.3 蜂桶寨的新生: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和谐共生
铜厂河剃光头事件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促进了宝兴县蜂桶寨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和谐共生。
作为大熊猫的发现地,蜂桶寨地区在经历了生态危机后,正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项目分为东河流域大理石集中开采区矿山生态修复子项目和西河流域大理石集中开采区矿山生态修复子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大熊猫走廊建设与修复、矿山地质安全隐患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地损毁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植被恢复等工程。"宝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冯邦国的介绍,展示了蜂桶寨地区生态修复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
在生态修复的同时,宝兴县也在积极探索产业转型之路。"我们结合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将矿渣从山上运到车间,引进中核集团、高时集团等企业,把产业链延长。老百姓务工有地方,再不去山上乱砍滥伐。现在,宝兴汉白玉通过精深加工,产品价格卖得更贵,真正当成'玉'在卖。"宝兴县委书记罗显泽的话,展示了宝兴县在产业转型方面的成功探索 。
四、国际视野:从危机到对话的文明交流
4.1 全球关注:剃光头事件的国际反响
铜厂河剃光头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发布后,路透社、BBC等国际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使这一事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国际媒体的报道不仅关注事件本身,还深入分析了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篇题为"China's panda reserves under threat from illegal logging: Greenpeace"的报道指出,经过两年的调查,绿色和平发现约3200英亩的天然林已经被寻求种植有利可图的木材的林业公司砍伐 。
这种报道虽然对中国的生态保护工作提出了批评,但也促使中国政府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此外,国际媒体还关注了中国政府对事件的处理和后续的生态修复工作。这些报道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政府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决心和行动,也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国际经验和借鉴。
4.2 文明对话:大熊猫、法国传教士与文化回归
铜厂河剃光头事件引发的生态问责风暴,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关于文明对话与文化回归的动人故事。
这要从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芦山县铜厂河粽子溪收购大熊猫和金丝猴的历史说起。
1869年4月1日,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铜厂河第一次见到了活体大熊猫,那一刻,他兴奋不已,围着大熊猫团团转,他要求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立即公布他对这种物种的描述:"体甚大,耳短,尾甚短;体毛较短,四足掌底多毛。"
在当年出版的《巴黎自然博物馆之新文档》第5卷中,刊发了戴维的信,信上提到:"我对这种熊的认识,在我到来之前,毫无所知。"
戴维给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报告以及米勒·爱德华兹长达27页的鉴定书,曾发表在1870年该馆的学报上。
这两份文献等于是大熊猫的身份证明,却尘封了140年 。
直到2009年2月,在大熊猫科学发现140周年之际,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将当年由戴维撰写的《大熊猫发现报告》和时任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的鉴定报告影印件捐赠给邓池沟天主教堂 。这一捐赠仪式,标志着大熊猫文化的回归,也开启了中法两国在大熊猫保护领域的深度合作。
4.3 文明的反思:巴黎博物馆的法语文献与文化回归
铜厂河剃光头事件引发的生态问责风暴,最终指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文明反思:如何在全球化的今天,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与文化回归。
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珍藏着大量与大熊猫相关的法语文献,这些文献记录了大熊猫被西方世界认识和研究的历史。
其中最珍贵的当属阿尔芒·戴维神父的原始报告和米勒·爱德华兹馆长的鉴定书。这些文献不仅是科学史上的重要资料,也是中法文化交流的珍贵遗产。
然而,这些珍贵的文献长期以来只在西方世界流传,中国公众很少有机会接触到。
因此,我们理直气壮地宣布:巴黎博物馆应该把大熊猫的所有法语文献翻译成中文,放在芦山铜厂河粽子溪。
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是实现文明平等对话的重要一步。
铜厂河粽子溪作为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年戴维发现大熊猫的区域的延伸,将巴黎博物馆的法语文献翻译后放置于此,具有特殊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这不仅是对戴维发现大熊猫这一历史事件的纪念,也是中法两国文化交流的新起点,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
五、大川高速:生态保护与交通发展的平衡之道
5.1 交通规划:大邑到宝兴高速公路的前世今生
铜厂河剃光头事件对雅安市的交通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显著的是大邑到宝兴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建设。
这条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在生态保护与交通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大邑至宝兴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2022-2035年)》布局的"20、13、13"网中的44条联络线之一,沿线串联了大邑西岭雪山、芦山大川河、宝兴蜂桶寨等风景名胜区及花水湾温泉度假区,后期还将与G351、马雅高速形成成都通往小金、丹巴、金川等地最快捷的通道 。
项目建设对于完善成都平原经济区交通路网、加快沿线优势旅游资源开发,增强路网韧性和道路抗灾应急保障能力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
项目包含主线和西岭雪山支线。主线起于成都市大邑县晋原街道盐店村接S8成名高速,向西北经大邑县悦来镇、鹤鸣镇、䢺江镇后折向西南,经花水湾镇后设隧道穿越邛崃市南宝山至雅安市芦山县大川镇,路线继续向西止于雅安市宝兴县蜂桶寨乡新华村,预留枢纽互通与规划S79马雅高速公路衔接,路线全长66.061km。西岭雪山支线起于大邑县䢺江镇,设西岭枢纽互通与主线相接,向西北经天宫庙至西岭镇,路线全长7.609km 。
5.2 生态考量:从铜厂河事件汲取的经验教训
铜厂河剃光头事件后,雅安市在交通规划和建设中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大邑到宝兴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在项目规划阶段,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
项目主线+支线全长73.67km,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进行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沥青混凝土路面 。这些技术参数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要求。
此外,项目在路线选择上也充分考虑了避开生态敏感区。项目全线共占用土地4258亩,设置桥梁19001米/55座,占路线总长25.79%;设置隧道32905米/13座,占路线总长48.67% 。这些数据表明,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了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
5.3 绿色交通:高速公路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存
大邑到宝兴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建设,不仅注重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积极探索绿色交通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存模式。
在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如何减少对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影响。例如,项目在穿越野生动物栖息地时,采用了隧道和桥梁等工程措施,减少了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割和干扰。此外,项目还设置了专门的野生动物通道,确保野生动物的正常迁徙和活动。
同时,项目还注重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例如,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将被送至专门的渣场堆存,生活垃圾将被送至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 。此外,项目还将采取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邛崃经芦山至荥经高速公路(以下简称"项目")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2022-2035年)》中S67新津经邛崃至荥经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由主线和宝兴支线组成,其中主线起于邛崃市孔明街道,接已建天邛高速和既有邛名高速,由北向南经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止于荥经县青龙镇,与规划乐荥高速和既有雅西高速相接;宝兴支线起于芦山县芦阳街道与主线相接,止于宝兴县灵关镇 。
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四川省的高速公路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将为生态保护提供更加坚实的交通保障。铜厂河剃光头事件引发的生态问责风暴,最终推动了雅安市在交通规划和建设中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实现了交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六、结语:生态文明的觉醒与文化自信的回归
十年前的铜厂河剃光头事件,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刷着雅安这片土地,也冲刷着中国人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这场由国际环保组织发起的环境监督行动,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深刻的生态问责风暴,并推动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回顾这十年的历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23名责任人被调查处理,22名干部被问责,更看到了中国政府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决心和行动;不仅是四川省林业厅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更看到了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不仅是铜厂河和蜂桶寨地区的生态修复,更看到了整个中国对生态文明认识的深刻转变。
铜厂河剃光头事件的处理过程,是中国政府勇于面对问题、敢于担当责任的体现,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这一事件的处理结果,不仅恢复了受损的生态环境,也重塑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一场关于文明对话与文化回归的动人故事。
从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芦山县铜厂河收购四个大熊猫,到2009年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将戴维的《大熊猫发现报告》和米勒·爱德华兹的鉴定报告影印件捐赠给邓池沟天主教堂,再到我们今天理直气壮地要求巴黎博物馆将所有大熊猫的法语文献翻译成中文放在芦山铜厂河粽子溪,
这是一个关于文化自信和文化回归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的故事。
铜厂河剃光头事件的十年历程,不仅是一场生态问责的风暴,更是一次生态文明的觉醒,一次文化自信的回归,一次文明对话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决心和行动,看到了中国人民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追求,也看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中国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文化自信的引领下,中国将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现文化的多元共生与共同发展。
铜厂河畔的绿色觉醒,不仅是雅安的故事,不仅是中国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只有坚持文化自信,加强文明对话,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与共同发展。这或许就是铜厂河剃光头事件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来源: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