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意味着她将与娃哈哈品牌资产进行切割,还要另外造一个娃小宗的新牌子,宗庆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创立的品牌,以后将不再姓宗,据悉,娃哈哈集团董事会已经任命许思敏为总经理,董事长职位空缺。
调皮的话:
宗馥莉接班快两年了,没想到祭出了最危险的一招——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
这意味着她将与娃哈哈品牌资产进行切割,还要另外造一个娃小宗的新牌子,宗庆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创立的品牌,以后将不再姓宗,据悉,娃哈哈集团董事会已经任命许思敏为总经理,董事长职位空缺。
宗馥莉这一步棋是被动还是主动?
表面看是被动,因为国庆前夕,宗馥莉心腹,宏盛饮料生产总监严学峰被立案调查,但是国庆刚过,严学峰就被解除了调查,然后就是宗馥莉辞职的消息传来,此外,宗馥莉的另一心腹也传闻被调查,我们不知道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但宗馥莉是心甘情愿让娃哈哈改姓的吗?
但实际上,她接班后一系列操作,又让人感觉她似乎可以另起炉灶,娃小宗早在去年就已经有传闻,今年做出了实际的产品。
但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她的辞职,会让自己所有对手都很高兴:
一是继母杜建英,宗馥莉去职后,恐怕就管不着娃哈哈集团给杜氏三个子女设立的海外信托;
二是行业对手,宗馥莉另起一个品牌,那娃哈哈原来的经销商体系能接受吗?宗馥莉只掌握娃哈哈价值几百亿的生产体系,抛掉价值更高的娃哈哈商标,经销商到底看中的是生产体系,还是品牌体系?或许经销体系中有关联控股的渠道能跟着一起做,但更多的二三级经销商,还愿意跟着做吗?终端还愿意上架吗?
宗馥莉选择的这条涅槃之路,恐怕并不容易。
对于这种二代接班的话题,我们今天推荐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更深刻的解读了宗馥莉面临的困局和获得重生的机会,建议大家转给老板们看看:
作者/柏文喜
“她不是辞职,是跳崖。”——当10月11日宗馥莉卸任娃哈哈董事长、转身押注“娃小宗”的消息传来,一位饮料行业老兵在微信群甩下这句话。
跳崖,意味着要么摔得粉身碎骨,要么长出翅膀。
把镜头拉远,这一幕几乎是“企二代治理陷阱”的真人版:“第一代在制度真空里野蛮生长,第二代在制度夹缝中左右互搏;当血缘权威消失,股权结构、国资股东、老臣、经销商、渠道、品牌IP一起对继承人‘反噬’,后者若不能在18个月内完成‘身份再造’,就会被系统驱逐。”
宗馥莉恰恰卡在第18个月交出了娃哈哈的印玺。
本文尝试用三段论——“合法性断裂—权威再造—路径漂移”——拆解宗馥莉为何必须出走,以及“娃小宗”能否成为她的“第二增长曲线”。
01 合法性断裂:从“宗庆后女儿”到“国资股东对立面”
在《家族企业治理的三重断裂带》里说,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往往用“家国情怀+个人魅力”替代正式治理,其合法性来源是“创始人权威”,而非“股权比例”。一旦创始人谢幕,继承人立刻面临三重合法性撕裂:
1. 血缘合法性≠股权合法性;
2. 情感合法性≠国资合法性;
3. 个人合法性≠组织合法性。
宗馥莉的遭遇完美复现了这三条。
首先,她虽为宗庆后独生女,但通过“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间接持股仅约29%,杭州上城区文商旅国资持股46%,成为事实上的单一大股东。血缘身份无法对抗国资一票否决。
其次,宗庆后去世引发的情怀消费,本质是把“创始人权威”临时过户给继承人,属于“情感透支”。当2024年二季度数据掉头向下,国资股东首先考虑的是保值,而非“扶上马送一程”。
再次,宗馥莉推行的无纸化办公、SKU瘦身、绩效改革,本质是用“教科书式现代治理”替代“宗庆后江湖模式”。老臣与经销商瞬间失去“灰色红利”,组织合法性被进一步削弱。
于是,387件商标转让被叫停、被迫清退小经销商、华东AD钙奶下滑37%……一连串事件把宗馥莉推到“国资+老臣+渠道”的对立面,她的“董事长”头衔只剩下一层纸糊的血缘合法性。
我认为:“当继承人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血缘权威转化为股权权威或法律权威,系统就会启动‘排异反应’。” 宗馥莉的辞职,是系统排异的结果,也是她主动拔掉“输液管”的选择。
02权威再造:以“娃小宗”为支点的“反向杠杆收购”
我能给二代开出的药方是“权威再造三件套”:
1. 另起赛道,完成“身份切割”;
2. 用业绩对赌,反向收购老系统;
3. 引入外部“白骑士”,重塑股权合法性。
宗馥莉的“娃小宗”正是这一思路的激进版。
第一,身份切割。新品牌名刻意保留“娃”字,却用“小”字辈分降格,既蹭老IP,又暗示“我不是娃哈哈”,完成情感上的“分家”。
第二,业绩对赌。内部流出300亿元销售目标,相当于把“增长对赌”从董事会搬到市场:一旦做到,她可挟市场份额回宫;做不成,也证明老股东“没她不行”。
第三,外部白骑士。宏胜饮料作为宗馥莉100%控制的平台,已悄然申请30余件“娃小宗”相关商标,并同步在广西、湖北自建两条无菌冷灌装生产线,产能8亿瓶。市场传闻她正与某中东主权基金洽谈Pre-IPO轮融资,估值200亿元,若落地,她将首次拥有“现金+产能+渠道”的独立闭环,反向撬动娃哈哈老系统。
我在2023年曾预判:“当继承人完成‘外部产能+外部资本+自有品牌’的三外循环,就可对老系统发动‘反向杠杆收购’——不是买股权,而是买‘市场增量话语权’。”
宗馥莉正在复制这一剧本。
03 路径漂移:她必须跨越的四道死亡谷
然而,“权威再造”不等于“成功上岸”,二代路径漂移期要穿过四道死亡谷:
1. 品牌谷:新品牌若过度攀附老IP,极易被老股东起诉“不正当竞争”;
2. 渠道谷:老经销商“反水”成本极低,新品牌首批网点若不能迅速达到10万家,将陷入“铺货—滞销—回收—报废”恶性循环;
3. 现金流谷:饮料行业PET粒子、糖、铝材价格联动,一旦大宗商品上涨30%,新品牌无规模优势将率先失血;
4. 认知谷:消费者对“企二代创业”天然自带“玩票”滤镜,品牌故事若不能完成“从继承到创生”的叙事切换,很难溢价。
宗馥莉的四张牌刚好对应四道谷:
1. 法律牌:她保留“娃”字却放弃“哈”字,商标显著性足够,且宏胜2004年即注册“娃小宗”第32类汽水商品,先用权可抗辩;
2. 渠道牌:清退300万元以下经销商的同时,她已在浙江、广东试点“直营+特许经营”,用数字化系统直控终端冰柜,首批目标10万台,相当于自带10万个“前置仓”;
3. 现金流牌:宏胜饮料2023年净利润12亿元,现金流足以覆盖新品牌前三年亏损;
4. 叙事牌:她把“娃小宗”包装成“东方树叶+元气森林”的混合体,主打的“低糖、低卡、中式养生”切中Z世代“朋克养生”痛点,用“宗馥莉亲自直播带货”完成人格背书,试图把“豪门恩怨”转化为“女性创业”叙事。
04 结语:她不是宗庆后,也无需再是
我在一场闭门论坛上说过:“中国家族企业交接班的最大悲剧,是继承人总想成为‘父亲的2.0’,而市场需要他成为‘自己的1.0’。”
宗馥莉的辞职,表面看是“被逐出宫廷”,实质是主动撕掉“宗庆后女儿”这张唯一标签,把自己扔进丛林。她不再用父亲的方言说话,不再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联销体老路,不再期待国资股东发善心。她选择用“娃小宗”去验证一个假设:去掉“娃哈哈”三个字的护城河,宗馥莉还能不能在红海里造一条新河。
成,则反向收购娃哈哈,完成真正的“女嗣归来”;败,则至少证明中国饮料史上曾有一个继承者,敢于在巅峰时刻亲手拆掉父辈搭起的梯子,跳崖试翼。
这句话放在结尾最合适:
“企二代最终要回答的,不是‘我能不能守住父亲的家业’,而是‘没有父亲,我还存不存在’。”
宗馥莉交卷了,市场阅卷才刚刚开始。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