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6日,由法国、波兰、匈牙利、塞浦路斯、希腊等国家的25位高校代表组成的欧洲高校教育信息化考察团到访浙江树人学院,围绕“教育信息化与AI人才培养”主题开展了一场深度交流座谈。此次访问旨在加强双方在教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
5月16日,由法国、波兰、匈牙利、塞浦路斯、希腊等国家的25位高校代表组成的欧洲高校教育信息化考察团到访浙江树人学院,围绕“教育信息化与AI人才培养”主题开展了一场深度交流座谈。此次访问旨在加强双方在教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座谈会现场 范雄 摄
浙江树人学院校长李鲁出席会议并致辞,副校长叶时平主持会议。考察团成员包括佩奇大学、塞浦路斯大学、科萨林技术大学、马其顿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代表。本次活动由信息化建设处、信息科技学院与国际交流处联合组织,致力于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推动中欧高校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对话与合作。
李鲁在欢迎辞中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并重点分享了学校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实践。他提到,学校通过构建“四大数字基座”,实现了智慧管理;建成AI赋能的“树智学习平台”和数字孪生校园,将“新医科”与AI技术深度融合。近三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突破2亿元;实施“AI + 教育”战略,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全覆盖,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1000余项,2025届临床医学专业考研录取率高达55%。
李鲁校长致辞 范雄 摄
会上,学校分别与科萨林技术大学、马其顿大学、欧布达大学、加博尔·德内斯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学术交流、师生互访、联合培养等领域构建更紧密的中欧教育合作伙伴关系。
签约仪式 范雄 摄
会上,李鲁提出了三点倡议:共筑平台,共享资源:推动课程互认与师资交流,促进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共研技术,共育人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兼具技术创新能力和跨文化素养的国际化人才;共商标准,共塑未来:推动中欧高校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对话,为全球教育信息化贡献“东方智慧”与“欧洲经验”。
在学术交流环节,中外专家围绕AI与教育信息化的前沿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信息科技学院院长胡峰俊教授以“基于LLM的创新智能体(IIA)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题,分享了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萨林技术大学Danuta Stefania Zawadzka教授发表了题为“认知知识中心:AI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的演讲,展示了欧洲高校在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
信息化建设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张天荣、浙江理工大学信息中心主任余建潮分别从“AI赋能高校教学与管理的实践”、“‘AI赋能、教育智治’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探索”角度,分享了国内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智能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加博尔・德内斯大学 Jozsef Berke教授介绍了该校ICT实践与人才培养体系,行业专家王蓥玮则以“昇腾 + DeepSeek 大模型”为例,展示了AI智慧教学解决方案的行业应用成果。
学术交流 范雄 摄
考察团一行还参观了学校ICT产业学院、信息化成果文化走廊及新型AI智慧教室。信息科技学院、信息处及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学校在产教融合、数字化成果展示及AI教学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实践成果。考察团成员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瞻性与创新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浙江树人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中欧教育数字化合作的新起点,为中国高校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供了鲜活案例,也为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未来,我们期待与欧洲伙伴携手,共同书写中欧高校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树人故事”与“欧洲篇章”。
来源:浙江树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