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这位娃哈哈集团的“二代掌门人”辞去了董事长、法人代表等所有关键职务。此时,距离她正式接棒父亲宗庆后仅过一年时间(2024年8月29日正式出任娃哈哈董事长、公司法人、总经理)。
宗馥莉最终还是放下了。
2025年9月,这位娃哈哈集团的“二代掌门人”辞去了董事长、法人代表等所有关键职务。此时,距离她正式接棒父亲宗庆后仅过一年时间(2024年8月29日正式出任娃哈哈董事长、公司法人、总经理)。
颇具戏剧性的是,宗馥莉是在“胜仗前线”被迫下课的——2024年,娃哈哈全国饮料销售净收入同比增长53%,创下公司历史最高增速;2025年一季度增速仍保持在30%以上。
业绩的光鲜外表下,实则暗流涌动。激进的内部改革、复杂的家族内斗、难以调和的利益分配,尤其是商标使用权的争议,最终将这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继承者推下了舞台。
告别与开始
宗馥莉的离去并非突如其来。早在2025年9月12日,她已正式提交辞职申请并顺利通过董事会审批。这已是她接掌娃哈哈后的第三次辞职风波,但这一次,她没有回头。
辞职的直接导火索是娃哈哈商标使用“不合规”。据内部文件显示,从2026销售年度起,宗馥莉掌控的宏胜系企业将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这一切源于娃哈哈特殊的股权结构——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宗馥莉个人持股29.4%,基层工会持有24.6%。在现行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这就意味着宗馥莉无法自由使用这个金字招牌。
改革者的困境
宗馥莉在短暂执掌娃哈哈期间,确实展现出了不同于父亲的风格。她全力推动以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改革。
对内,她改革组织体系,劝退或调整多位身居要职的“老人”;对外,她大幅度改革经销商体系,削减未达标或经营不善的经销商。这些举措本意是为让这艘老旧的巨轮重新焕发活力,却意外触动了娃哈哈几十年的“基本盘”。
改革的方向或许正确,但步伐太过急促。一位接近娃哈哈的人士指出,宗馥莉在短短一年内同时推动太多改革,足以让一台运转几十年的“老机器”出现阵痛噪音。
更引发争议的是,宗馥莉在改革中大量启用“宏胜系”人才。宏胜集团成立于2003年,最初是娃哈哈的代工厂,后来发展成为宗馥莉的核心班底。据媒体报道,在宗馥莉出任董事长后,她的日常办公地并没有选择父亲曾经的办公室,而是选择了宏胜系的心脏——位于杭州萧山区的桥南基地。
利益分配的困局
娃哈哈集团与宏胜集团本质是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关系,而宗馥莉离职的重要原因表面是商标使用问题,说到底是利益分配问题。
在宗庆后时代,通过离岸公司、多层嵌套及工会持股平台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利益分配系统。这个系统既考虑到了利益分配的私密性,也牢牢握住了利益的分配权与控制权。
然而,当下娃哈哈集团利益错综复杂,很容易形成隐形的利益输送和增大监管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宗馥莉要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行股权梳理,很容易让一些关联公司的股东失去既得利益。
同时,员工退股、管理层更替、家族遗产分配等因素,导致宗馥莉很难再像刚接手娃哈哈那时获得一边倒的舆论支持。辞职对于宗馥莉来讲或许也是一个解脱,从某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种“我不行,你们谁行谁上吧”的无奈。
家族的暗战
除了公司治理的挑战,家族内斗更是给宗馥莉带来了巨大压力。2025年二季度到三季度,宗庆后与杜建英所生的三名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和宗馥莉,就21亿美元离岸信托的归属爆发矛盾。
2025年8月,中国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冻结该资产,禁止宗馥莉转移或抵押。随后在9月26日,香港高院进一步驳回其上诉,维持冻结令。
雪上加霜的是,“非婚生集团”成员还要求分割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尽管宗馥莉已通过遗嘱公证继承了该部分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但这一纠纷的审理尚未彻底终结。
在多重压力下,宗馥莉选择将业务重心转向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娃小宗”品牌。信息显示,宏胜集团已为“娃小宗”注册了涵盖食品、啤酒饮料、方便食品等多个品类的商标。目前,“娃小宗”已经在微博注册了认证账号。
娃哈哈的尴尬未来
宗馥莉离开后的娃哈哈集团,如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
娃哈哈集团既要保障稳定发展、稳定就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要平衡与宏胜集团等供应链和合作伙伴的利益。短期内,娃哈哈可能通过提升产业链的分配利益来保持企业利润,掩饰销量增长压力。
但长期来看,娃哈哈品牌已经钙化,很难有所突破。叠加管理层动荡、舆论风波,要实现大的增长估计很难。
从业绩上看,2025年上半年娃哈哈已显疲态。尼尔森数据显示,AD钙奶在华东地区销售额下降37%,纯净水市占率从18%跌至12%。二季度作为饮料销售旺季,业绩下滑更是一个消极信号。
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接手娃哈哈集团后,谁来掌舵将成为一道现实难题。无论是内部提拔、外聘职业经理人,还是继续由宗氏家族成员主导,几种选择皆有利弊,但均难轻松服众。叠加娃哈哈当前激烈的行业竞争与内部治理挑战,新任掌舵者还将面临不小的经营压力。
与此同时,宗馥莉的“娃小宗”也前路漫漫。网友吐槽“娃小宗”名字难听;经销商也态度含糊,有人直言“只能被迫接受”。而宗馥莉给“娃小宗”定下的300亿年销目标,几乎是现在娃哈哈销量的八成,难度不小。
转身与前行
回看这场结局,算不上“彻底失败”,更像是一场“及时止损”。宗庆后留下未解决的难题,让宗馥莉在娃哈哈的股权、商标、人脉三重限制下,再折腾也难有突破。如今抽身专注“娃小宗”,反而能摆脱股东掣肘,发挥她操盘宏胜集团的经验。
但这场风波也给中国的家族企业敲响了警钟:传承从不是简单的“父死子继”。宗庆后没理顺的股权架构、没解决的商标归属,最终都成了女儿的绊脚石。
而对于宗馥莉来说,离开不属于自己的舞台,未必不是另一种开始。她在告别娃哈哈的同时,也迎来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可以自由挥洒的新天地——放下,何尝不是一种拿起。
只是,对于那辆曾经承载了一代人记忆的“娃哈哈”品牌列车,它的下一站将会驶向何方,恐怕连现在的局中人也难以说清。
图源:娃哈哈官网、微博
来源:清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