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神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其下一代短程拦截器的首次综合飞行测试,这款被设计用来替代服役40余年的FIM-92毒刺导弹的新武器系统,将为美国陆军提供显著增强的反无人机和低空目标拦截能力。该项目是美国军方应对现代战场威胁转变、重建短程防空能力的重要举措。
信息来源:https://www.armyrecognition.com/news/army-news/2025/raytheons-stinger-missile-replacement-will-allow-the-us-army-to-reach-drones-farther-than-ever
雷神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其下一代短程拦截器的首次综合飞行测试,这款被设计用来替代服役40余年的FIM-92毒刺导弹的新武器系统,将为美国陆军提供显著增强的反无人机和低空目标拦截能力。该项目是美国军方应对现代战场威胁转变、重建短程防空能力的重要举措。
下一代短程拦截器项目自2023年3月启动以来,雷神公司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展开激烈竞争。美国陆军为该项目设定了明确的性能要求:在保持与现有发射系统完全兼容的前提下,新导弹必须具备更强的目标捕获能力、更高的杀伤力和显著扩展的射程。根据项目规划,2026财年将进行作战演示,2027财年做出量产决定,2028年开始小批量初期生产。
雷神公司的技术方案核心是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合作开发的高能量密度固体火箭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在不增加导弹物理尺寸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燃烧时间和能量输出,使新导弹的加速度超过3马赫,拦截距离接近9公里,约为传统毒刺导弹有效射程的两倍。这一性能提升对于应对快速演进的低空威胁至关重要。
技术创新与作战需求的完美结合
雷神公司将在2025年底前对其下一代短程拦截器(NGSRI)进行首次综合飞行测试,这标志着美国陆军更换FIM-92毒刺导弹的计划迈出了关键一步。(图片来源:雷神)
新导弹系统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现代军工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雷神公司已完成十个子系统的演示测试,包括导引头、火箭发动机、指挥发射组件、弹头以及制导、引信和安全系统等核心功能模块。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大量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系统演示和士兵培训评估,根据一线使用者反馈不断优化人机工程设计,最终开发出更轻便的一体式发射器。
向后兼容性是该项目的关键技术约束。新导弹必须能够从现有的肩扛式、三脚架式和车载发射器发射,特别是要与基于史崔克A1底盘的M-SHORAD Sgt. Stout防空车辆完全兼容。考虑到美国陆军计划到2031财年采购多达361辆此类防空车辆,这种兼容性不仅降低了系统集成风险,也大幅减少了新的训练和后勤保障负担。
雷神公司强调其采用模块化开放系统架构和可组合设计理念,结合先进制造技术包括自动化装配和减少装配接触点,以加速生产进程并支持系统的迭代升级。这种设计哲学确保了武器系统能够随着威胁环境的演变持续改进,保持技术先进性。
战略背景与现实紧迫性
美国陆军推进新一代短程拦截器项目有着深刻的战略背景。冷战结束后,美军大幅削减短程防空力量,将重心转向反叛乱作战,导致机动防空装备投资连续二十年下降。然而,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游荡弹药的广泛应用以及低空飞行巡航导弹威胁的增加,暴露了现有便携式防空系统的性能局限。
乌克兰冲突进一步凸显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美国向乌克兰大量提供毒刺导弹,显著消耗了现有库存,而该导弹2022年重启的生产线产能仍然有限,且依赖老旧零部件。与此同时,史崔克车载M-SHORAD项目仍处于早期生产阶段,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为所有机动旅提供完整装备。
现代战场上小型无人机系统的激增改变了低空威胁的性质。这些平台成本低廉、数量庞大,具备集群作战能力,传统防空系统在应对此类威胁时面临成本效益和拦截效率的双重挑战。新一代短程拦截器项目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威胁转变而设计的。
美国国防部2025年为该项目分配了约3.737亿美元的开发预算,项目由导弹与航天项目执行办公室负责监督。项目时间表显示,在技术验证完成后,将快速转入工程制造与发展阶段,以尽快为一线部队提供新的作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系统开发期间,毒刺导弹将继续服役。美军正通过翻新升级而非新建生产来维持现有库存,同时通过北约联合订单和生产安排补充消耗的导弹。2024年年中签署的一份价值约7.8亿美元的北约合同涉及约940枚导弹,2025年中期还宣布了扩大欧洲产能的协议,以在现代化进程中支持盟国需求。
下一代短程拦截器项目代表了美军装备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不仅将显著提升美军应对低空威胁的能力,也将为盟友提供更先进的防空解决方案。随着2025年底综合飞行测试的临近,这一项目的成功将为应对21世纪战场威胁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