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频共振,高新区振中街道振兴社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打造“惠民农屋”项目,以“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公益助农、特色服务”为笔墨,绘就一幅城乡携手、共富共美的崭新画卷。该项目运行以来,已累计服务居民3000余人次,助力3
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频共振,高新区振中街道振兴社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打造“惠民农屋”项目,以“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公益助农、特色服务”为笔墨,绘就一幅城乡携手、共富共美的崭新画卷。该项目运行以来,已累计服务居民3000余人次,助力35户农户实现增收。
高效能治理:多元协同,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惠民农屋”项目构建起“党建引领+市场运作+公益助力”的多元协同机制,为社区高效能治理注入了强大动力。走进振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惠民农屋”,百余平方米的空间内,各类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原阳黄金晴大米、卫辉空心挂面、延津炒花生、获嘉石磨面粉等几十种产品整齐陈列。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对接农户、合作社,严格筛选优质农产品,确保居民能够吃到放心、地道的食材。
在志愿服务方面,社区创新推出积分制度,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可累积积分,直接兑换农特产品。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公益的热情,目前已吸纳志愿者198人。志愿者们不仅积极参与农产品的宣传推广、直播带货,还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让公益的温暖在社区中传递。
高质量发展:产销对接,拓宽农产品上行新通道
“惠民农屋”项目不仅是一个农产品展销平台,更是推动农村、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社区积极探索“政府搭台、农户唱戏+公益赋能”模式,为偏远县区的农户、合作社提供免费展销平台。产品售价全部由农户自主定价,真正做到“零门槛助农”。延津县源达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斌介绍,尽管延津炒花生产品优良,但销售渠道有限。惠民农屋提供了这样的展示平台,咨询量和认可度越来越高。同样,辉县的“山之孕”山楂系列产品通过该平台展示,受到市民的欢迎,几度断货。
公益助农:双向流动,搭建城乡互助暖心桥
“惠民农屋”项目以公益为纽带,让爱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在这里,每一份农产品的购买,都是对农户的一份支持;每一次公益活动的参与,都是对乡村振兴的一分贡献。
展柜前,志愿者杨新利正通过抖音直播热情推介:“这是我们辉县山区农户手工制作的山楂糕,天然无添加,每购买一份都能直接支持农户增收!”直播间里互动不断,不少居民线上下单,线下自提,便捷又放心。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让更多居民能够参与到公益助农的行动中来。
为了让惠民农屋的产品更好地惠及居民,振兴社区集思广益,成立志愿者小组,他们发挥创意,写段子、拍视频,做直播,宣传能力快速提升,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优质农产品。
特色服务:惠民便民,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为了让居民享受到更多实惠和便利,“惠民农屋”项目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务。志愿积分兑好礼活动,让义工、志愿者在参与社区服务的同时,能够兑换到心仪的农特产品,既激发了公益热情,又传递了爱心助农理念。
针对老年居民和行动不便群体,志愿者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新鲜地道的食材。这一贴心服务,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
“这里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分爱心!”居民刘阿姨提着刚选购的石磨面粉笑着说。如今,“惠民农屋”正以公益为纽带,用特色服务温暖城乡,成为高新区一道亮丽的民生风景线。振兴社区党委书记王淑静表示,惠民农屋试运行以来,已吸引多家兄弟社区和社会企业前来考察。下一步,惠民农屋将组织各县区农特产品经营者到各居民小区开展爱心公益活动,真正让好产品走上更多百姓餐桌。同时,持续深化城乡互动,让公益助农与社区服务形成长效良性循环,为基层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来源:新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