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碉堡遭“导弹雨打击”!俄军不计成本:15公里火力点被一锅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1 15:12 1

摘要:当前,俄军正在三个方向持续对红军城发起攻击,这一战略要地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据相关报道,俄军已在城区南边展开清楼行动,一旦成功占领高层建筑区,乌军在该方向将丧失重要支撑点,红军城背后的补给线也将面临被俄军直接切断的危险。

当前,俄军正在三个方向持续对红军城发起攻击,这一战略要地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据相关报道,俄军已在城区南边展开清楼行动,一旦成功占领高层建筑区,乌军在该方向将丧失重要支撑点,红军城背后的补给线也将面临被俄军直接切断的危险。

然而,红军城并非易啃的“骨头”。这里有着乌军8年精心修建的大纵深堡垒阵地和坑道工事,宛如一座坚固的“钢铁迷宫”。乌军战斗意志顽强,轻易不会后退一步,其设置的20公里无人机杀伤区,更是让俄军的前进之路困难重重。乌克兰媒体《基辅独立报》也关注到红军城的战况,报道指出俄军此前采用的战术效果并不理想。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数量有限,难以形成有效的打击规模;炮兵、温压弹和燃烧弹的打击效果也一般,否则不会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仍未夺取红军城。

夏季攻势中,俄军主要依靠苏 - 34战斗轰炸机,大批发射FAB滑翔制导炸弹和KAB制导炸弹,平均一个星期至少发射1000枚以上。这些滑翔制导炸弹威力巨大,拥有500公斤的爆炸威力,但精度却存在不足,10 - 20米的精度难以精准打击乌军隐藏的火力点和堡垒坑道阵地。而且,随着乌军到2026年将拥有更多F - 16战机,在F - 16战机与AIM - 120中距空空导弹的威胁下,俄军苏 - 34战斗轰炸机在前线搜索和瞄准目标、发射制导炸弹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

面对这些困境,俄军开始调整战术,不计成本地使用天竺葵 - 2无人机式导弹打击乌军阵地。虽然每枚天竺葵 - 2无人机式导弹造价至少3 - 5万美元,但它安装有制导和瞄准系统,还可以人工操作引导打击,精度更高。其90公斤的战斗部虽不算大,却能直接钻进乌军坑道和地堡进行精准打击。同时,它拥有大航程,俄军可以在远离乌军火力范围以外安全遥控和发射,扩大远程打击范围。目前,俄军正大量发射天竺葵 - 2无人机式导弹,打击红军城周围15公里范围的乌军堡垒与火力点阵地,尤其是针对乌克兰地面控制线(CLOC)进行打击。

从军事战略角度看,俄军此次战术调整是必要的。面对乌军坚固的防御工事,传统的打击方式效果有限,而天竺葵 - 2无人机式导弹的高精度和大航程特点,为俄军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打击手段。通过精准打击乌军的关键火力点和堡垒,俄军有望逐步削弱乌军的防御能力,为最终夺取红军城创造条件。但乌军也不会坐以待毙,其可能会进一步加强防御措施,利用现有的工事和装备抵抗俄军的进攻。

两大将领斗法:风格迥异与战术碰撞

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乌军司令西尔斯基上将和俄军中央军区司令莫尔德维切夫这两位将领的斗法也备受关注。西尔斯基上将风格独特,他不是那种坐在办公室的将军,而是喜欢深入前线,与基层部队的指挥官座谈交流。如今,乌军已没有反攻能力,只能维稳个别主要战线,西尔斯基便在整个战线上到处视察,寻找机会和俄军的漏洞。

西尔斯基非常重视无人武器的使用,尽可能避免人员直接近距离战斗,以保存乌军为数不多的有生力量。在前线,他利用20公里无人机杀伤墙阻挡俄军推进;在后方,则利用无人机加导弹大面积轰炸俄罗斯领土纵深的军事后勤结点、油气资源和战役级武器装备。从军事角度看,西尔斯基稳健却不呆板,很会调动和协调各种力量,是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

而俄军中央军区司令莫尔德维切夫则属于信息化战争派将领。他大力推动中部集群部队转变战术战法,推动俄军前线基层部队突击摩托车化,采用小群快速灵活、多路宽战线推进的战法。这种战法全面大幅提高了俄军各个突击群在无人机和巡飞弹支持下的生存率和任务完成率。莫尔德维切夫作战风格勇猛却又不失智慧,不喜欢一味死打硬拼,总是能够敏锐发现敌人的漏洞和失误,打穿乌军的坚固防线。

两位将领的不同风格和战术理念在战场上相互碰撞。西尔斯基的稳健和灵活应变,使乌军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维持一定的防御能力;而莫尔德维切夫的信息化战术和灵活战法,则让俄军在进攻中更具效率和针对性。这种将领之间的斗法,不仅影响着局部战场的胜负,也反映了现代战争中战术和指挥艺术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战斗中,双方将领可能会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战术,以争取战场上的主动权。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松林看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