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的话题刚冲上热搜,评论区瞬间被 80、90 后 “占领”:“小时候喝 AD 钙奶总听人说‘这是饮料公主家的牌子’,怎么说走就走了?”“刚接班一年多啊,这剧情比电视剧还刺激”。
10 月 10 号深夜,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辞职了!不是卸任某个虚职,是把法人、董事长、总经理的头衔全扔了,只留下个第二大股东的身份。
#宗馥莉请辞 #的话题刚冲上热搜,评论区瞬间被 80、90 后 “占领”:“小时候喝 AD 钙奶总听人说‘这是饮料公主家的牌子’,怎么说走就走了?”“刚接班一年多啊,这剧情比电视剧还刺激”。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家族内部的火药桶紧跟着炸了,宗馥莉的亲叔叔、娃哈哈元老宗泽后直接在朋友圈开炮,字字扎心:“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娃哈哈算是栽她手里了!”、“她被水军害了,越走越远,已经无法回头。”
宗泽后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怼侄女了。去年宗馥莉第一次萌生退意时,他就暗戳戳说 “是件好事”,这次干脆连轰三炮,每一句都往要害上扎。
第一炮先骂她 “接班姿势太蠢”。老爷子说,哪有刚接手就想着 “改朝换代、做大赚钱” 的?得先做慈善赢人心啊!帮员工解决点住房难题,给社区修几条路,人心顺了,人才自然就来了。结果宗馥莉倒好,“火力四开,锋芒毕露”,把老祖宗 “刚易折” 的道理全抛脑后,这不是自找倒霉吗?
第二炮直接戳破了一个关键真相:娃哈哈不是宗家的私产!“杭州上城区国资持股 46%,才是真正的大老板!” 宗泽后特意强调,宗馥莉就是个职业经理人,得夹着尾巴做人,哪能把企业当成自己家的后花园?这话一下子点醒了不少人 —— 原来我们喝了几十年的国民品牌,本质上是国资控股的企业。
第三炮更狠,直接给宗馥莉扣上 “德艺双缺” 的帽子。“宗家下一代里她算拔尖的,但对中国文化懂太少。过去说德艺双修才能成大事,她倒好,德没修成,艺没学成,咋担大任?” 末了还补了句,全是网络水军害了她,听不进劝,最后越走越远收不了场。
这话一出,网友立马吵成了两派。有人骂宗泽后 “吃里扒外”:“自己人不帮自己人,还好意思站出来说三道四?” 也有人觉得老爷子说得在理:“改革得讲章法,上来就一刀切肯定要出事”。更有细心的网友翻出旧账,发现宗泽后前阵子还骂过宗馥莉 “胸怀不够宽,容不下弟妹”,看来这家族矛盾早不是一天两天了。
其实宗馥莉的辞职,与其说是 “主动放手”,不如说是 “被逼到墙角”。翻出近一个月的时间表,全是密密麻麻的坏消息,简直能凑成一部 “倒霉连续剧”。
9 月中旬,经销商群里流出一份文件,说 2026 年起要把卖了几十年的娃哈哈换成新品牌 “娃小宗”。消息一炸,经销商全慌了 —— 老顾客认的是 “娃哈哈” 三个字,换个新牌子,谁买账?有经销商直接在群里撂挑子:“这活儿没法干了,要么保老牌子,要么我走人。”
没过几天更糟的来了,香港法院驳回了她的上诉,硬是把宗庆后留下的 21 亿海外信托冻了 18 亿,白纸黑字写着 “一分钱都不能动,每笔开支都得交代清楚”。这钱可是宗家的 “家底”,现在被三个亲戚告上法庭争继承权,彻底成了 “死钱”。有知情人说,光律师费就烧了好几百万,官司还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
屋漏偏逢连夜雨,10 月 2 号,她的心腹大将严学峰突然被纪委立案审查,网上立马传出 “宗馥莉及 30 多名核心干部被带走” 的谣言。虽然后来证实是虚惊一场,严学峰 5 号就回公司上班了,但这一连串的打击,早把她的权力根基晃得七零八落。
其实宗馥莉早就在为 “退路” 铺路。今年 5 月就偷偷注册了 “娃小宗” 商标,连首款无糖茶新品的包装都曝光了,生产、销售全交给自己掌控的宏胜集团。宏胜可不是小作坊,20 个生产基地、100 多条生产线,年产能能装 4.8 亿箱饮料,比娃哈哈本部还能打。她还通过投资公司,悄悄拿下了天津、桂林等好几个地方分公司的渠道,等于把娃哈哈的 “手脚” 都接到了自己身上。
但这招 “另起炉灶” 反而引火烧身。国资股东坐不住了 —— 你拿着娃哈哈的资源养自己的牌子,哪有这样的道理?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直接成立专班介入,明摆着要 “管管这摊子事”。商标更是个死结,“娃哈哈” 三个字要三大股东一致同意才能用,宗馥莉根本没法说了算,只能另搞 “娃小宗”,结果还没上线就遭人异议,说是 “蹭老牌子热度”。
比起家族斗嘴、资本博弈,普通人最在意的就一件事:娃哈哈还在吗?以后还能喝到熟悉的 AD 钙奶、营养快线吗?
在微博的投票里,73% 的人都支持宗馥莉 “单飞”,说 “人总要闯自己的天地”,但底下的评论全是牵挂:“不管她去做啥‘娃小宗’,娃哈哈可千万别变味啊”“从小喝到大的牌子,要是没了真的会哭”。
这种感情太好理解了。对 80、90 后来说,娃哈哈早不是瓶饮料那么简单。放学路上攥着五毛钱买的 AD 钙奶,课间分享的营养快线,运动会上拧开的纯净水,全是刻在骨子里的童年记忆。宗泽后自己都说,娃哈哈是 “和消费者共同创建的品牌”,这话没说错 —— 我们喝的不是饮料,是一整个青春。
现在的娃哈哈,其实刚有点起色。2024 年借着宗庆后逝世的怀旧潮,营收暴涨了 36.7%,AD 钙奶的销量甚至创了近十年新高,结果转眼就陷入管理层动荡。宗馥莉搞的改革全停了,董事会里还留着她的两个心腹,新董事长没着落,只先任命了原法务部长许思敏当总经理,这权力真空期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更让人揪心的是 “分家” 的苗头。宗馥莉带走了生产和渠道,留下个 “娃哈哈” 空牌子;集团手里有商标,却没了能打的生产线。以后会不会像王老吉和加多宝那样,俩 “兄弟品牌” 对着干?要是真到那份上,最受伤的还是我们这些老顾客。
有人说宗馥莉这是 “以退为进”,卸了娃哈哈的担子,才能专心把 “娃小宗” 做起来。可这事没那么简单,现在的饮料市场早就不是当年了。农夫山泉靠着 “大自然的搬运工” 稳坐头把交椅,元气森林用无糖概念抢了年轻人的市场,东鹏特饮在功能饮料圈赚得盆满钵满。“娃小宗” 作为新牌子,既没有老品牌的情怀加持,又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想站稳脚跟难上加难。
宗泽后在朋友圈里说:“娃哈哈不是宗家的,是国家的,是消费者的。”
这话其实说到了点子上。
娃哈哈的真正价值,不在商标,不在工厂,而在几代人的童年回忆里。
AD钙奶、营养快线、纯净水……这些不是商品,是情感。
现在,宗家内斗、资本博弈、商标争夺,闹得沸沸扬扬。可消费者只关心:那个熟悉的娃哈哈,还在不在?
希望这场闹剧早点落幕,别让我们的童年记忆,最后真的变成只能怀念的 “回忆”。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