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辞职!第一批“山寨”受害者出现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1 17:38 1

摘要:昨晚,一条消息让无数人的童年记忆轻轻晃了一下:娃哈哈官方确认,宗馥莉已于9月12日正式辞去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等职务。

昨晚,一条消息让无数人的童年记忆轻轻晃了一下:娃哈哈官方确认,宗馥莉已于9月12日正式辞去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等职务。

她不再姓“娃哈哈”,而是带着新品牌“娃小宗”,走向了另一条路。

就在确认辞职的第二天,宗馥莉的叔叔宗泽后在朋友圈发声:“是水军害了她,已经无法回头了”。

深夜辞职大瓜

一场早已注定的告别

宗馥莉的辞职,其实早有预兆。

去年7月,一张署名“宗馥莉”的《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就在网络流传,称因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决定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尽管当时娃哈哈迅速辟谣并称宗馥莉将继续履行管理职责,但这场风波仅仅安静了一年多。

图源:娃哈哈

9月12日,宗馥莉正式提交辞呈,告别了这个由她父亲宗庆后一手缔造的饮料帝国。

图源:新浪热点

这场辞职背后,还伴随着一系列高层动荡。

据报道,娃哈哈集团的核心成员严学峰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随后又有消息称“宗馥莉被带走”。

虽然这些传闻未得官方证实,但新风暴已然成形。

宗馥莉辞职的直接导火索,是一场关于商标使用权的致命博弈。

“娃哈哈”商标归属于娃哈哈集团,是娃哈哈的核心资产。而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是一道困扰宗馥莉无法破解的难题。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呈现出三方制衡的格局: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宗馥莉个人持股29.4%;基层工会(职工持股会)持有24.6%。

图源:企查查

这种独特的股权结构,意味着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单独决定“娃哈哈”这一核心商标的使用。

这已预示了宗馥莉未来的道路。

更令人担忧的是,宗馥莉仍身陷宗庆后百亿遗产纠纷。

9月26日,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以宗馥莉为代表的被告人在传票中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

同时,香港高等法院还颁发非正审禁制令,裁定宗馥莉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诉讼有结果前,不得从特定公司的香港汇丰银行帐户提款或转帐任何资产。

在家族与企业的双重漩涡中,宗馥莉的选择似乎早已注定。

四个“娃”凑一桌麻将

消费者懵了

宗馥莉被爆辞职,网上舆论一片哗然。

有人联想到完败的“宫斗戏”,非婚生子胜利,看着实在太憋气。

有人力挺宗馥莉,认为问题的根源都是父亲留下的棘手难题,左右为难。

有人感慨,宗馥莉锋芒毕露,改革太刀阔斧太绝了,这个局面早有预示,体面离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网友乐观预测,从零开始的“娃小宗”或许能上演“大女主逆袭剧本”。

但更多人担忧:这会不会变成第二个王老吉与加多宝的“世纪商标大战”?

事实上,宗馥莉的离去,并非退场,而是转场。

在辞职的第二天,宗馥莉就已经开始布局“娃小宗”。

有网友发现,“娃小宗”悄悄开通了官方微博,账号认证主体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并完成了平台认证。

虽然目前暂未更新内容,但也和外界传闻宗馥莉“另起炉灶”,一心经营“娃小宗”品牌契合。

图源:微博

与其说这是一场离职,更像一次出走。

“娃哈哈”这三个印着童年印记的品牌犹在,但宗馥莉却带走了它的渠道、它的供应链,甚至它的消费者画像。只是换了个名字,叫“娃小宗”。

图源: 微博@娃哈哈

宗馥莉旗下的宏胜系已有多家子公司更名,供应链基础扎实,甚至花费数亿打造工厂基地,看起来似乎早有筹备。

据公开资料,宏胜集团在全国有19个生产基地,48家子公司,104条现代化生产线。

自9月份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去娃哈哈化”更名运动正在各地上演。

9月2日,南阳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变更为南阳宏胜恒枫饮料有限公司;

9月5日,山西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变更为山西宏胜饮料有限公司;

9月8日,虎林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变更为虎林市宏胜饮料有限公司

......

截至目前,重庆、贵阳、成都等地至少10家原娃哈哈关联企业已完成更名,逐步脱离娃哈哈品牌体系。

面对复杂的股权结构和商标纠纷,不仅宗馥莉自立门户主推“娃小宗”,娃哈哈上海工厂(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也展开自救。

推出了“沪小娃”品牌桶装水。宣传海报上写着“至真至纯、同宗同源”。

图源:沪小娃

值得一提的是,最在去年,一家名为宗师傅的AD钙奶悄然诞生。

不管包装还是口味,都神似娃哈哈AD钙奶,被网友质疑为“山寨”品牌。

图源:小红书@老婆孩子在任天堂

后经证实是操盘手却是“老娃哈哈人”,和宗氏家族成员宗泽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质上是娃哈哈内部新老势力的博弈产物。

到目前为止,在消费者的面前就出现了“娃哈哈”、“娃小宗”、“沪小娃”和“宗师傅”四个类似品牌,让人眼花缭乱。

新品牌命名未割裂旧影,反而紧贴“娃哈哈”基因,一时间陷入了“到底谁是正品谁是山寨”的疑惑。

图源:小红书@迦佳嘻嘻

更致命的是,自从宗庆后去世,娃哈哈内部更迭动荡,也疑似出现了代工厂混乱导致产品参差不齐的乱象。

有网友吐槽,网购的娃哈哈瓶装水和便利店购入的口感相差甚远,一番研究后发现是代工厂不同。

评论区下消费者纷纷附和,“感觉娃哈哈产品质量不稳定了”,调侃走上了南极人的贴牌之路。

在继承人风波和“山寨疑云”的影响下,大大降低了网友对娃哈哈的品牌认可度。

娃哈哈悬了?

娃小宗能逆袭吗?

宗馥莉出走,娃哈哈何去何从,娃小宗能成为饮料市场的后起之秀吗?

对于娃哈哈而言,失去宗馥莉意味着品牌传承的断裂。据品牌评估机构GYBrand的数据,娃哈哈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元。

而如今,宗馥莉不得不放弃这个金字招牌,从零开始打造“娃小宗”。

与此同时,娃哈哈的市场表现已经出现疲软。

AD钙奶华东销量暴跌37%,瓶装水市占率从17%跌至12%,曾经的国民爆款正在失去光环。

图源:微博@娃哈哈

面对农夫山泉、元气森林等品牌的竞争,娃哈哈既面临“老市场守不住”的尴尬,又遭遇“新市场进不去”的困境。

而对于宗馥莉的“娃小宗”,前路同样不平坦。

网友吐槽“娃小宗”像山寨名,语音输入都费劲;经销商也态度含糊,有人直言“只能被迫接受”。

图源:微博@娃哈哈

更关键的是,她给“娃小宗”定了300亿的年销目标,这几乎是现在娃哈哈销量的八成,难度不小。

从产品层面看,“娃小宗”首款产品是凝香乌龙无糖茶,瞄准健康赛道,4元定价搭配中式水墨包装,直击Z世代需求。

但这一定位面临着农夫山泉、元气森林等早已占据先发优势的品牌的竞争。

宗馥莉的辞职,不是一个人的退场,而是家族企业传承困境的缩影。

当个人权威让位于制度博弈,当情怀符号难以支撑市场竞争,娃哈哈的未来,终究要从“宗家的故事”回归“品牌的本质”。

最受影响的,其实是普通消费者。

本来喝一瓶AD 钙奶是为了回味童年,如今却要先做一道“品牌辨析题”:

“娃哈哈”是正统款,“娃小宗”是衍生款,“沪小娃”是区域限定款,“宗师傅”像混进来的“关联款”,选择难度直逼地狱级。

说到底,这场家族与企业的博弈,最终消耗的是几代人攒下的品牌信任感。

童年回忆变成选择题不可怕,怕的是选来选去,连最初的回忆味道,都慢慢变了。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