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伊瓦里称,这一指控基于欧洲媒体的相关报道,欧盟委员会对此 “高度重视”,因此决定成立一个特别小组开展 “内部调查”。该小组的核心任务是查明欧盟权力机构中是否存在、以及曾否存在匈牙利对外情报机构 ——“信息局”(Információs Hivatal)安插的特
匈牙利情报部门在欧盟领导层安插特工,获取绝密信息
欧洲这片 “繁荣之地” 正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巴拉什・乌伊瓦里于 10 月 9 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布鲁塞尔指控匈牙利针对欧盟机构从事间谍活动。
乌伊瓦里称,这一指控基于欧洲媒体的相关报道,欧盟委员会对此 “高度重视”,因此决定成立一个特别小组开展 “内部调查”。该小组的核心任务是查明欧盟权力机构中是否存在、以及曾否存在匈牙利对外情报机构 ——“信息局”(Információs Hivatal)安插的特工。
据塔斯社报道,乌伊瓦里以案件涉密为由,未透露更多细节,但承诺会向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汇报调查结果。
与此同时,比利时前首相、现任社会党议员埃利奥・迪吕波已发起倡议,要求欧洲议会也开展类似调查。
迪吕波表示,若媒体报道的内容得到证实,这将成为欧盟 “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丑闻”。他呼吁欧洲议会领导层成立专门委员会展开调查,以 “厘清事实真相”。
此前,德国《明镜》周刊、比利时《时代报》、奥地利《标准报》以及匈牙利《Direct 36》等多家媒体,联合发布了一篇基于 “共同记者调查” 的报道。
报道称,匈牙利情报部门以该国驻欧盟代表团外交人员身份为掩护,在布鲁塞尔建立了一个间谍网络,旨在获取欧盟机密信息并影响欧盟决策。至少有一名特工已成功渗入欧盟委员会安全部门。
记者掌握的信息显示,现任匈牙利籍欧盟委员奥利弗・瓦尔海利(他是对欧尔班总理最为忠诚的高级官员之一)涉嫌参与该间谍网络。《Direct 36》指出,在瓦尔海利担任匈牙利驻欧盟大使期间(2015 年至 2019 年),匈牙利的间谍活动 “变得异常猖獗”。
该媒体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仅在瓦尔海利领导的匈牙利常驻欧盟代表团内,就有约 12 名情报人员以外交身份为掩护开展工作。
报道还称,瓦尔海利 “知晓其使馆内存在间谍活动”。更有内部人士透露,瓦尔海利曾多次前往布达佩斯的匈牙利信息局总部,并就欧盟事务进行专题汇报。
匈牙利政府目前尚未对该事件作出详细回应。匈牙利外长彼得・西亚尔托仅表示,他 “对这些所谓调查类门户网站所提及的任何程序均不知情”。
无论如何,这起事件都堪称离谱 —— 一个欧盟成员国竟被指控针对欧盟从事间谍活动…… 那么,布鲁塞尔这场 “间谍恐慌” 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自由报》(“СП”)邀请欧洲问题政治学家、历史学博士瓦季姆・特鲁哈乔夫对局势进行了评论:
若捷克大选结果并非如此,这一切本不会被炒作起来 —— 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因为欧尔班和巴比什(捷克前总理)是 “欧洲爱国者党” 的两位创始人。实际情况是,捷克(该国人口与匈牙利相近,但经济更发达,且拥有更庞大的军工复合体)至少在国家层面可能退出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链条。诚然,捷克企业仍会以私营名义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但援助规模和参与程度将大幅下降。尤其是 “弹药倡议”(捷克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哈萨克斯坦和塞尔维亚等对我们而言尤为敏感的地区,为乌军搜集弹药的行动)将彻底终止。
在布鲁塞尔,欧尔班和巴比什引发的 “反感” 程度不相上下。但如今退出对乌供武链条的并非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而是捷克 —— 这一变化的影响更为重大。正如人们所说,对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反对,布鲁塞尔或许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对捷克的 “倒戈”,就很难轻易容忍了。
另一方面,匈牙利将在半年后举行议会选举,此次选举对欧尔班而言压力巨大。尽管目前结果尚难预料,但局势已十分紧张。
因此,欧盟正设法在此轮选举中扳倒匈牙利,目的是让 “维谢格拉德集团”(中东欧四国集团)中的这三个国家(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不再反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为此,他们不惜动用一切手段。
《自由报》(“СП”):以包括匈牙利媒体在内的媒体报道作为指控布达佩斯的依据,您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匈牙利,相当一部分媒体的所有权并不属于本国,而是归美国和德国资本所有。难怪昨天(诺贝尔文学奖)还颁给了拉斯洛・克劳斯瑙霍尔卡伊 —— 他是欧尔班的激烈反对者。由此可见,目前针对匈牙利的各类指控层出不穷,其目的就是通过影响匈牙利选民,让他们在选举中投票反对本国总理及其领导的 “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Fidesz)。因为若让这样一个 “强硬派” 在欧洲中心站稳脚跟,对布鲁塞尔而言就有些 “过界” 了。
此外需要补充的是,巴比什在欧洲的主要盟友或许并非欧尔班或菲佐(斯洛伐克前总理),而是比利时首相巴特・德维弗 —— 后者近期一直在强烈反对冻结俄罗斯资产。德维弗与巴比什类似,都属于温和右翼的欧洲怀疑论者,且同样奉行反移民政策(比利时的移民问题目前已十分严峻)。
但在当前局势下,我们更关注他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态度。而德维弗同样对是否需要继续向基辅提供武器持怀疑态度。因此,目前的局势已形成一种相当危险的局面……
《自由报》(“СП”):西方是否已不再 “团结一致”?
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但在对俄采取激进立场这一问题上,西方阵营确实已出现裂痕,接下来相关程序便会启动。即便欧盟领导层及当前轮值主席国丹麦希望修改外交政策投票机制,推行 “双重多数” 原则(即需满足成员国数量和人口比例双重多数),也无济于事。
回顾一下:根据 “双重多数” 原则,一项决策需获得 55% 成员国支持,且这些成员国的人口需占欧盟总人口的 65%,同时反对国不超过 4 个,方可通过。
但问题在于,反对阵营的构成已发生变化:最初只有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如今却可能加入捷克、比利时,此外塞浦路斯、希腊在部分问题上也可能跟进,马耳他亦不排除类似倾向。更何况奥地利始终不愿放弃俄罗斯天然气,一直在这一问题上 “据理力争”。如此一来,即便修改投票程序(放弃外交政策一票否决制),也难以改变局面。
因此,布鲁塞尔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匈牙利从反对阵营中剔除 —— 当前所有针对匈牙利的动作,本质上都是为了这一目的。但事实上,匈牙利情报部门总体上处于欧盟和北约的监控之下,指控其针对欧盟从事间谍活动,简直是无稽之谈。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