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唯一的沿海城镇纽姆,一家餐厅的冰柜里,公开陈列着新鲜捕捞的石磺(俗称“日期贻贝”)。尽管为保护海洋生态,一项长达十一年的禁令早已实施,但巴尔干调查性报道网络(BIRN)的调查发现,一条从亚得里亚海海底直通波黑各地餐桌的非法贸易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唯一的沿海城镇纽姆,一家餐厅的冰柜里,公开陈列着新鲜捕捞的石磺(俗称“日期贻贝”)。尽管为保护海洋生态,一项长达十一年的禁令早已实施,但巴尔干调查性报道网络(BIRN)的调查发现,一条从亚得里亚海海底直通波黑各地餐桌的非法贸易链,依旧在公然运行。
潜水员浮出水面,手中捧着一捧细长的褐色贝壳,将它们递过小船的舷边。这艘小船正随着波涛,漂浮在纽姆附近的亚得里亚海海面上。
时值六月中旬,纽姆正准备迎接夏季游客的到来。在接下来的短短三个月里,预计将有约30万游客涌入,让这座小镇的人口激增近百倍。
“这些是从11米深处采的,”潜水员说,“靠近岸边的地方早就被敲光了。”
这些石磺静静地躺在船舱底板上——作为违禁品,它们将为潜水员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波黑以及整个欧盟,采捕石磺都是违法行为,因为其过程需要砸开海底的岩石,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
在邻国克罗地亚或亚得里亚海对岸的意大利,从事这种行为的潜水员很可能会面临逮捕和高额罚款。然而在纽姆,他却能自由作业,毫无顾忌。这种有恃无恐,源于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在这里,几乎无人监管。
在纽姆所在的赫塞哥维纳-涅雷特瓦州,禁止采捕、持有及交易石磺的法令已颁布十一年之久。尽管如此,纽姆很可能是欧洲唯一一个仍在餐厅里公开展示并将其列入菜单的地区。该法律规定个人违规者将被处以150至510欧元罚款,企业最高可罚7600欧元,但这位潜水员深知自己被抓获的概率微乎其微。
在每次三小时的潜水作业中,他能采收五到六公斤的石磺,并以125至150欧元的价格卖给餐厅。他透露,行情好的时候一天能捕获10公斤。
“纽姆大概有五六个人专门采集这个,每个人都负责供应纽姆本地以及内陆几个城市的不同餐厅,”这位要求匿名的潜水员表示。在夏季,他“差不多每三四天就要下水一次”。
“人们之所以如此钟爱这种贝类,或许恰恰因为它在所有地方都被禁止了。”他坦言。
然而,对环境的破坏却是惊人的。
“为从岩石中撬取石磺,采集者必须砸开岩体,这不仅摧毁了石磺赖以生存的基质,更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大学海洋与海岸研究所的海洋科学家妮维斯·格沃兹迪奇(Nives Gvozdić)指出。
格沃兹迪奇向BIRN解释:“当破坏岩石基质来捕捞石磺时,你也同时摧毁了藻类、硅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的家园。此外,那些栖息于岩石缝隙中的鱼类和章鱼等物种的生命周期也遭到了严重干扰。”
“这本质上无异于拆毁一座海底的‘公寓楼’。”
石磺(学名Lithophaga lithophaga)是一种软体动物,会缓慢地钻入海岸的石灰岩中,形成微小的孔洞和空腔,为小型鱼类、螃蟹、章鱼、蠕虫及藻类等多种海洋生物提供庇护所。
这些贝类一生都栖居在自己凿出的孔洞中,需要经历18至36年的漫长时间,才能长到5至7厘米的可食用尺寸。
几十年前,72岁的米尔雅娜·拉伊奇(Mirjana Rajič)常常在克莱克半岛下方的小海湾里游泳,顺便为家里的客人采上“一两公斤”。
“现在,近岸的地方已经什么都找不到了。”她感慨道。
她的弟弟,70岁的伊万·克尔梅克(Ivan Krmek)在海湾经营着一个鱼贝养殖场。他指出,近来养殖场频繁遭到海鲷的袭击,原因很简单——“它们在别处已经找不到食物了”。
“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章鱼了,因为岩礁里的大部分藏身之处,都已经被那些捕捞石磺的人敲得千疮百孔。”克尔梅克说。
波黑的出海口历史可以追溯到1699年。当时,以杜布罗夫尼克为中心的拉古萨共和国,为抵御威尼斯的扩张,决定允许奥斯曼帝国将其势力范围延伸至一段22公里长的亚得里亚海海岸线,以此作为陆地缓冲。这段海岸线在奥斯曼帝国覆灭后得以保留,历经南斯拉夫时期,直至1990年代波黑独立。
如今,纽姆被欧盟的边界线南北夹击,而在欧盟,采捕石磺是被严格禁止的。但波黑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在1992至1995年的战争结束三十年后,该国距离加入欧盟的目标依然遥远。
“餐厅通常会提前一两天打电话过来,告诉我们需要多少量。”潜水员说道。
他和同伴们直接从纽姆的餐厅收取现金,而内陆餐厅的货款则通过中间商支付。潜水员每公斤可以赚到25欧元。到了餐厅,一公斤石磺的售价高达60欧元,是不折不扣的昂贵佳肴。
本报记者在纽姆的一家餐厅亲眼看到石磺被陈列在冰柜中,并被列入“每日特供”菜单。一份300克的菜品售价20欧元,账单上清晰地印着菜名——餐厅甚至依据这项非法收入来缴纳税款。
“通常是政客和富人会点这道菜;许多克罗地亚人甚至专程来这里品尝,正因为在他们本国这是被明令禁止的。”一位服务员说道,他似乎并不知道在纽姆本地,这同样是被禁止的。
在美国旅游评论网站TripAdvisor列出的26家纽姆餐厅中,BIRN根据顾客的评论确认,至少有9家在供应石磺。
纽姆旅游局局长尼古拉·普尔卡钦(Nikola Puljic)将问题归咎于“监管的缺位”。
“我必须强调,在纽姆开采和食用石磺都是非法的,这种行为对环境造成了持久的破坏,”他表示,“我呼吁游客不要点这种贝类,因为开采行为造成的生态破坏,需要30到50年才能恢复。”
州级和市级的监察部门均未回应置评请求。有知情人士透露,监察人员目前更关注无证上岗的工人和黑市住宿问题,因为取缔这些行为能为财政预算带来更直接的收益。
波黑的禁令仅仅适用于纽姆所在的赫塞哥维纳-涅雷特瓦州,并不覆盖联邦实体的其他九个州,也不适用于以塞族为主的塞族共和国实体。在联邦层面,石磺甚至没有被列为“受保护”或“严格保护”的物种。
这意味着,尽管石磺只能在纽姆捕捞,但由于缺乏全国性的交易禁令,它依然可以合法地出现在波黑其他地区的餐厅菜单上。实际上,打击这一非法贸易的责任,几乎完全落在了纽姆市一级政府的肩上。
赫塞哥维纳-涅雷特瓦州农业、林业和水务部向BIRN表示:“这本质上是纽姆市的法律,应由其市属监察部门负责监管。”
纽姆市政厅未回应置评请求。
与此同时,萨拉热窝的一位餐厅经营者透露,石磺尤其受到富裕顾客的青睐。“如果国家层面出台禁令,我会立刻将它从菜单上撤下。”这位要求匿名的经营者说。
相比之下,克罗地亚的禁令覆盖全国,任何在其境内交易石磺的行为都会被处以罚款。克罗地亚自然保护监察局透露,该机构每年会对全国的鱼市和餐馆进行约50次检查。尽管公开销售已经绝迹,但仍存在市场“暗箱交易”或餐厅为“特定贵客”私下订购的情况。
萨拉热窝的律师、前检察官雅斯米娜·伊夫蒂奇(Jasmina Iftic)指出,在缺乏更高层级禁令的情况下,联邦法律中关于禁止破坏和污染环境的条款理论上可以适用。她解释道:“如果采捕规模过大,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恶化并危及海底的生态质量,这就可能构成特定的环境污染刑事犯罪。”
作者
阿泽姆·-库尔蒂奇(Azem Kurtić),发自纽姆
武克·特西娅(Vuk Tesija)在奥西耶克参与报道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