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融合探新路 标准育人谱华章 首届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发展论坛在四川省宜宾市成功举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1 16:03 1

摘要:在2025年世界标准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指导,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联合宜宾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发展论坛”在宜宾圆满落幕。作为全国首个省级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示范基地的承载主体,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

在2025年世界标准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指导,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联合宜宾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发展论坛”在宜宾圆满落幕。作为全国首个省级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示范基地的承载主体,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以“深耕融合实践、引领标准育人”为核心,在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协同支持下,从前期探索到论坛承办,全程展现校地联动推动标准化与教育协同发展的成效,为全国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宜宾方案”。

锚定战略需求,打造融合示范“样板间”。早在《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2021年)发布之初,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便立足宜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定位,敏锐洞察新能源、智能终端等重点产业对“专业+标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率先启动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探索,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同步响应,从政策对接、资源协调层面提供支持,形成校地协同推进的良好开端。

攻坚突破,拿下全国首个省级示范基地。为将融合理念落地,学校组建由标准化专家、专业教师、企业代表组成的专项团队,形成《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实施方案》。2022年6月,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文,明确支持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建设“四川省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示范基地”——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示范基地,标志着校地协同探索获得省级层面高度认可。

同年10月,学校牵头策划举办“示范基地建设启动暨首批示范班开班仪式”,学校创新性开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类示范班,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同步协调宁德时代(宜宾基地)、宜宾五粮液集团及相关企业,与学校现场签署“标准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为学生参与企业标准研制、标准实施评估搭建起“校企直通”渠道,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深耕细作,构建融合育人完整体系。基地建设三年间,学校持续攻坚,在宜宾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逐步构建起“课程-实践-师资-评价”四位一体的融合育人体系。

课程融合:学校自主开发《新能源产业标准实务》《白酒工业标准化应用》等11门特色教材,宜宾市市场监管局提供最新标准动向信息,学校参与制定了近10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精准融入专业课程。

实践赋能:学校每年组织300余名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宜宾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协调企业开放标准研制、质量检测等实践岗位,累计助力学生参与制定企业标准32项、地方标准11项,学生团队研发的“智能终端产品标准化检测方案”获全国青年之星标准化大赛一等奖。

师资共建:学校聘请ISO专家、企业代表担任校外导师,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协助推荐本地标准化领域资深从业者加入,共同组建20余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有效解决标准化师资短缺难题。

评价创新:学校将“标准解读能力”纳入学生评价,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参与制定评价指标,确保评价体系与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

彰显高校担当,打造全国融合“交流窗”。随着融合实践成效逐步显现,学校意识到需搭建更高层级平台,推动“宜宾经验”与全国同行共享。2025年,承办全国首届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发展论坛,宜宾市市场监管局从地方资源协调、成果梳理角度提供支持,助力学校凭借扎实的前期成果与完善的承办方案,成功获得论坛主办权,成为论坛的核心承办主体。

精心策划,确保论坛高规格、实成果。学校团队聚焦核心环节,在议题设计上,围绕“标准化人才培养创新”等三大核心议题,邀请20余所高校专家、ISO机构负责人参与研讨;在成果筹备上,独立策划“融合之光”优秀成果展,展示三年来的课程体系、学生实践案例,其中“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课程图谱”被10余所高校现场借鉴;在细节保障上,自主完成议程编排、线上直播等工作,最终吸引全国30个省份500余名代表参会,线上观看量超80万人次。

成果丰硕,引领全国融合发展方向。论坛期间,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作为核心主办单位,联合宜宾市市场监管局等多方力量,推动形成多项标志性成果。

发布“宜宾宣言”:联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发布《深化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倡议书(宜宾宣言)》,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参与倡议内容研讨,提出“推动地方政府将标准化教育纳入产教融合支持政策”的建议,最终被纳入10项行动倡议。

启动两项国家级标准编制:学校牵头启动《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核心能力框架》《应用型高校标准化人才培养指南》编制,宜宾市市场监管局从地方标准化工作实践角度提供意见,助力明确“专业+标准”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

搭建全国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论坛促成学校与21家高校、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同步推动宜宾本地10家龙头企业加入资源库,为全国标准化教育融合提供“产教协同”实践样本。

持续引领创新,书写标准育人“新篇章”。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在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领域从“区域示范”升级为“全国标杆”。面向未来,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大对学校专业与标准化融合教育的支持力度,以服务教育强国、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化融合实践。

深化产业对接,打造“标准化产业学院”。学校计划聚焦宜宾三大千亿级产业,与产业园区共建3个“标准化产业学院”,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将协助对接企业标准需求,推动《动力电池生产标准实务》等特色课程开发,助力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精准匹配。

拓展国际视野,培育“国际标准人才”。学校将与ISO中国代表处合作开设“国际标准人才实验班”,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将协助链接本地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研制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助力培养具备国际标准话语权的人才。

推广“宜宾经验”,组建全国融合联盟。学校牵头成立“全国专业与标准化教育融合发展联盟”,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将协助整合地方政策资源,推动联盟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度对接,让“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的宜宾模式在全国落地生根。

从全国首个省级示范基地的校地共建,到全国首届论坛的协同承办;从构建融合育人体系,到引领全国行业发展方向,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始终是核心探索者,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则是重要协同者,双方以“校地联动”破解标准化教育融合难题。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以标准为基、以教育为魂、以产业为要,为教育强国建设与标准化国家战略实施贡献更多“宜宾力量”。(作者:记者程伯全 编辑:喻浠娅 校对:袁梦葳)

来源:四川食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