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土门镇苹果种植基地里硕果盈枝,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在果园,两人一组架着梯子,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苹果,一旁的果农在树下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金秋时节,土门镇苹果种植基地里硕果盈枝,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在果园,两人一组架着梯子,小心翼翼地采摘着苹果,一旁的果农在树下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刘永锋是土门镇的苹果种植大户,这些年,他依靠苹果收入,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看着果实累累、喜获丰收的果园,他的心里比蜜甜,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他告诉记者:“今年种了105亩花牛苹果,品种主要有天汪1号、俄矮2号、马斯特红蛇等品种。我用有机肥料种植,今年苹果长得很好,果子又大又甜,现挂果面积60亩,亩产7000斤,主要发往广州、内蒙古等地,价格每斤3.5—4元,预计今年收益不错。”
产业兴,则乡村兴。土门镇地处浅山丘陵地带,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为苹果糖分积累提供了天然优势。为提升果品品质,土门镇联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建“技术服务队”,从苗木选育、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全程跟进指导,推广“有机肥替代肥”“果实套袋”等绿色种植技术,并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让每一颗苹果都有“身份证”。
在分拣车间,一筐筐苹果整齐摆放,十余名工人正坐在流水线旁,仔细挑选着苹果,按照大小、色泽、品质进行分类。车间一角,已经包装好的苹果堆积如山,准备装车发往南方市场。
今年,土门镇苹果种植面积达7900亩,涵盖“众诚1号、秦脆、俄矮、天汪、马斯特红蛇”等多个优质品种。为拓宽销售渠道,土门镇不仅组织果农与外地收购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还搭建“电商直播助农”平台,邀请主播走进果园现场带货,让新鲜苹果通过快递直达消费者“果篮子”。
“我们从秦安过来收购苹果,主要收购花牛苹果。今年土门镇的苹果品质高、甜度高,我们预计收购花牛苹果150万斤,目前收购了89万斤,主要发往浙江、新疆等地,收购价格3.8元—4.5元。清水县今年的花牛苹果品质都很好。”秦安苹果客商高保平说。
苹果的丰收,不仅鼓了果农的“钱袋子”,也让当地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土门镇共培育苹果专业合作社15家,吸纳350余名村民在果园从事修剪、采摘、包装等工作,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
近年来,土门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光照与土壤条件,将苹果产业打造成富民兴村的支柱产业,今年全镇苹果预计总产量突破1万吨以上,产值可达7000万元。
苹果园里的反光膜映着太阳的光,果园里农户们的笑声……这热闹的“丰景”,是大地对耕耘的回馈。下一步,土门镇将继续完善冷链物流设施,打造“土门苹果”区域公共品牌,让小苹果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持续推动苹果产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品牌响”转型,让果农的腰包越来越鼓。(清水融媒记者 王利萍 马尧)
编辑:李 梅
责编:王玉芳
编审:单平平
来源:清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