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概念狂飙!合锻智能9天5板,三张底牌揭秘真相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1 15:35 1

摘要:最近A股的核聚变概念彻底火了,合肥的合锻智能9个交易日里炸出5个涨停,累计涨了40%多,换手率飙到114%,连机构都偷偷净买了2900多万。不少人盯着涨停板犯嘀咕:这公司不是做锻压设备的吗?咋突然成了核聚变的香饽饽?是真有硬核技术,还是借着概念炒作?其实结合最

最近A股的核聚变概念彻底火了,合肥的合锻智能9个交易日里炸出5个涨停,累计涨了40%多,换手率飙到114%,连机构都偷偷净买了2900多万。不少人盯着涨停板犯嘀咕:这公司不是做锻压设备的吗?咋突然成了核聚变的香饽饽?是真有硬核技术,还是借着概念炒作?其实结合最新的政策和公司动向来看,合锻的上涨不是偶然,背后藏着核聚变赛道爆发的底层逻辑。今天就把这事说透,再扒扒还有哪些真有料的玩家。

先得搞明白,核聚变概念为啥突然“翻红”?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政策、技术、工程全到了关键节点。10月1日,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刚完成杜瓦底座交付,这装置可是要冲击“全球首次聚变能发电演示”的狠角色。更关键的是9月份《原子能法》刚通过,明确说要鼓励核聚变研究,从国家层面给了定心丸。加上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7月刚挂牌,国家队亲自下场推进商业化,这赛道一下从“远期概念”变成了“近期工程”,资金自然闻风而动。

合锻智能能成为龙头,可不是单纯蹭热点,手里是真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底牌一:绑定“国之重器”BEST,拿到核心部件订单

合锻最硬的底气,是实实在在参与了BEST装置的建设。公司在互动平台明确说了,正在研制这台装置的核心部件——真空室。别小看这真空室,它是核聚变装置的“心脏外壳”,得在超高温、超真空环境下约束1亿度的等离子体,对材料强度和加工精度的要求高到离谱,以前国内没几家能做。

能拿到这个订单,靠的是合锻多年的技术积累。它本来就是国内锻压设备的龙头,手里的大型液压机精度能控制在0.01毫米以内,刚好能满足核聚变部件的加工需求。我认识的机械行业工程师说:“核聚变部件不是普通工厂能造的,光模具调试就得花半年,合锻能入围BEST项目,说明技术硬实力过关了。” 有了这个“国家队订单”背书,资金自然愿意给它估值溢价。

底牌二:资金用脚投票,机构和游资都在抢

股价上涨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资金在推动。合锻这波上涨里,龙虎榜3次上榜,机构净买入2932万,营业部席位更是净买了近1亿。更有意思的是融资数据,近9天融资余额涨了21.94%,说明不少投资者加杠杆在买,看好它的短期爆发力。

但这里面也藏着风险,10月9日融资余额突然降了16.98%,一天少了9200多万,说明已经有资金开始兑现收益了。而且9天换手率超110%,筹码换手这么快,短期波动肯定大。我身边的短线股民老李就吐槽:“上周五追进去涨停了,周一低开差点被套,这票波动太吓人,得盯着资金流向走。”

底牌三:踩中“工程落地”风口,不只是炒预期

以前炒核聚变概念,总被说“太遥远”,但现在不一样了,已经进入“实体建造加速期”。除了BEST装置,EAST去年刚实现1亿度1066秒运行,“中国环流三号”今年3月又突破了1.6亿度,技术验证基本过关,接下来就是建工程、造设备,相关公司能实实在在拿到订单。

合锻的逻辑就是“从设备商到部件商”的转型。以前它卖锻压设备给车企、航空企业,现在直接造核聚变核心部件,毛利率从25%左右提到了40%以上。机构测算,要是BEST装置后续量产,光真空室这块市场就有50亿,合锻要是能占20%份额,就能多赚10亿,这可是实打实的业绩增量,不是虚头巴脑的预期。

不过话说回来,核聚变赛道里不只有合锻智能,还有几家真有料的公司被低估了:

- 永鼎股份:旗下东部超导刚推出千米级超导带材,专门适配核聚变的低温高场环境,这可是超导磁体的核心材料。

- 融发核电:自主研发的核聚变管道打破法国垄断,给EAST供货,成本还低35%,性价比直接打穿市场。

- 中国核建:全球独一份能装ITER主机的公司,ITER可是国际核聚变大项目,订单稳得很。

这些公司要么有核心材料,要么有工程能力,比单纯蹭概念的靠谱多了。但也要警惕风险,核聚变商业化还得5-10年,短期订单可能不及预期,而且技术迭代快,万一路线变了,前期投入就打水漂了。像合锻智能,虽然拿到了BEST的订单,但目前核聚变业务营收占比还不到5%,要是后续项目延期,股价很容易回调。

我身边的老股民老张就很谨慎,他没追合锻,而是选了永鼎股份:“超导带材是刚需,不管哪条技术路线都要用,比单一部件商稳妥。” 他的逻辑是看“不可替代性”,越难被替代的公司,长期越安全。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合锻智能这波9天5板是真价值还是假炒作?核聚变赛道里,除了合锻,你还看好哪家公司?你觉得这赛道是短期炒作还是长期风口?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互相提个醒,别在概念里踩了坑!

⚠️声明:所有观点均是个人投资心得体会,和个人身边真实案例分享,供大家交流讨论,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请大家别盲目跟风,盈亏自负!成年人要有自己的判断。

来源:平安无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