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月的申城,随着世界职业网坛顶级赛事ATP1000上海大师赛在旗忠网球中心热力开赛,世界顶尖球员的竞技让全城沸腾。而在赛场内外,另一群忙碌的身影同样为赛事添彩——他们是来自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志愿者们。他们以青春热情与专业素养投身赛事保障、数字直播与文化
十月的申城,随着世界职业网坛顶级赛事ATP1000上海大师赛在旗忠网球中心热力开赛,世界顶尖球员的竞技让全城沸腾。而在赛场内外,另一群忙碌的身影同样为赛事添彩——他们是来自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志愿者们。他们以青春热情与专业素养投身赛事保障、数字直播与文化展示,用实际行动为这场国际赛事注入了来自闵行的活力与温度。
作为闵行区属高校,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紧扣区域发展脉动,主动融入城市赛事服务体系,将课堂延伸到赛场一线。110名学生志愿者、3名跨境电商专业学生主播、15位非遗盘扣创作者,共同以青春之力、专业之能和文化之美,展现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助力城市的担当与风采。
青春上场
110名闵职青年奔赴大师赛的“第二赛场”
在大师赛的每个清晨与夜晚,总能看见一抹蓝色闪动在观众通道、检票口、看台入口和咨询台前。那是来自闵职院的志愿者们,用微笑和行动撑起赛事运转的细节。
他们有的在观众入口处核验票证、引导人流;有的在场馆通道维持秩序,协助媒体与赛事团队工作;还有的在信息咨询台前耐心解答观众疑问。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国际级赛事志愿服务,”2024级智能机电专业学生蒋家铭说,“当外国观众对我说‘谢谢’时,我感受到体育真正跨越国界的力量。”
八天的志愿服务,既是一次服务体验,也是一次成长历练。学生们从生疏到熟练,从羞涩到自信,学会了应急处置、沟通协调,更学会了团队协作与责任担当。
25级新生贾烨彤在检票岗位上曾遇到一位情绪焦虑的观众,她一边安抚情绪,一边协调同伴帮助确认座位信息,最终顺利化解了这个小插曲。她说:“那一刻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服务意识’。这比课堂上的任何知识都更真切。”
志愿服务期间,闵职院学生们的表现赢得赛事组委会和观众的广泛好评。他们统一着装、举止得体、反应迅速,用细致的服务和热情,为赛事增添了人文光彩。赛场上有冠军的荣耀,赛场外有他们的默默奉献——成为这场国际盛事中最温暖的注脚。
数字赋能
跨境电商学子让“马桥好物”走进大师赛
除了志愿服务的身影,旗忠网球中心外的直播舞台也格外热闹。在马桥镇与赛事合作的文创集市中,闵职院数字经贸系三名跨境电商学生——叶佳敏、陈祺尧、赵喆雅,通过为期四天的直播带货活动,让“马桥出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直播镜头下,他们将马桥特色文创与农产品娓娓道来:可爱的“马鸭Pin”徽章、创意“鸭型壶抱枕”、香气浓郁的马桥豆腐干、晶莹剔透的晴王葡萄、营养丰富的藜麦稻米……在年轻主播的讲解与互动中,一场场小而美的地方文化推介,成为大师赛场馆外的另一道风景。
不同于以往的校园电商实训,这次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场课堂”。面对镜头,学生们交替介绍产品、讲述故事,从地域文化切入,展现职业教育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开放姿态。
“我们在镜头前推介的产品代表着马桥的文化和温度。”学生叶佳敏说,“看到观众们对我们的文创产品点赞,我觉得这就是数字贸易最美的意义。”
据统计,短短四天,直播间累计互动近万人次,帮助马桥镇多款产品实现现场销售转化,带动了本地文创品牌的关注热度。闵职院学子用一场青春直播,完成了“课堂—赛场—市场”的跨界融合,也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了职教力量。
匠心传承
非遗盘扣与网球激情的创意碰撞
一枚枚精致的盘扣作品在大师赛场馆展厅内展出——这批作品由15位闵职院师生组成的创作团队历时两周完成,共计20余件,涵盖胸针、吊坠、耳环等形式,分为“马桥文化系列”与“网球运动系列”两大主题。前者取材于马桥古镇的传统纹样与非遗符号,将地域文化的厚重融入细密的绳线之中;后者则以网球拍、球场线、旋转轨迹为灵感,将运动活力融入传统技艺,让非遗艺术焕发当代气息。
展览现场吸引了大量中外观众驻足欣赏,不少人纷纷点赞“精致又有创意”。闵职院用一根根细线织就文化与体育的对话,让“非遗+体育”的创新表达成为展览亮点之一。
“此次创作深度融合文化底蕴与赛事特色,将马桥文化和赛事主题中的典型元素融入盘扣作品。”项目指导老师岳丽莎介绍。“我们希望让传统‘活’起来,被看见、被喜爱、被传承。”
从赛场内外的志愿服务,到镜头前的电商直播,再到展馆里的盘扣艺术,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立足闵行、服务区域、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
赛事期间,闵职学子在真实的国际化赛事环境中接受锻炼,理解服务、体验合作、学习表达,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场能力,将专业技能转化为社会价值。教师们则通过赛事组织与产业对接,探索“课程+赛事+产业”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让每一次实践都成为职业教育的真实课堂。
闵职院以青春志愿筑梦赛场,以数字赋能助力区域,以非遗之美传播文化,在城市的国际舞台上展现了新时代高职院校的自信与力量。
图文: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东方网
转录编辑、初审:岳顺顺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来源:今曰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