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明给打趴下了,偏偏靠那个瞬间火遍全网,成了个草根网红,五年过去,谁能想到这老头还能再火一把,靠的都不是拳脚,纯粹就是流量。
马保国,50几岁,一场直播3拳就倒了。
这事好多人之前压根没注意,还是央视提了一嘴,不然谁还记得他,整个传武圈子里,马保国这人就算是个魔幻代表。
明明给打趴下了,偏偏靠那个瞬间火遍全网,成了个草根网红,五年过去,谁能想到这老头还能再火一把,靠的都不是拳脚,纯粹就是流量。
短视频里,马保国一出场,一身功夫服,背后挂着武术传承基地的横幅,嘴里念叨着“松果弹抖闪电鞭,看好了,不讲武德不行”。
那背景音乐的鼓点还是城乡结合部那种调调,弹幕里刷的全是哈哈哈,也有人骂他骗子,有人说这老头还挺真实。
还有人觉得他比那些正儿八经的养生大师强多了,气氛就那样,大家嘴上笑话马保国,心里其实是借着他笑话整个假大师的产业。
2017年的时候他自称是浑元形意太极门的掌门人,在英国待了二十年,弟子遍布英伦三岛,听着特别唬人,可他在国外教的不是拳法是故事。
中国武术在老外眼里,就是一团神秘的东西,马保国讲气功,讲一寸劲,讲化劲,那套嘴皮子功夫比拳脚厉害多了,回国之后继续玩这套。
央视还真采访过他,一本正经地说传统武术不是花架子,谁知道2020年温州那场比赛,开场没十秒,一拳就倒了,爬起来又是一拳。
第三拳直接就睡过去了,现场的人都愣了几秒,然后全场都笑了,网上更是炸了锅,大家都在说中国功夫就这水平,传武大师还不如健身教练,那一拳不光是打在马保国脸上。
也打碎了好多人对武林的幻想,那场比赛在热搜上挂了三天,马保国成了全国人民的笑料。
年轻人疯狂地剪辑他的视频,“耗子尾汁”“不讲武德”“年轻人不讲理”全都成了流行语。
央视都看不下去了,《焦点访谈》直接点名,说传武骗局败坏了中华武术的形象,让真正的传统功夫丢人,其实也不光是马保国。
整个传武行业都被揭穿了,从王占海用气功治病到雷雷的太极被暴揍,传武行业这十几年。
谁都能拿来当笑话批几句,央视说中国功夫是文化不是骗局,打假是为了保护体面。
但怪就怪在,央视一批评,网上反而更疯了,有人开始心疼马保国,说他骗的不过是名气。不像那些割韭菜的骗子,反倒让这个笑柄又活了过来。
马保国的“第二春”其实就是流量经济学,他自己也明白了,真打不行,那就真演。
2023年开始短视频里他一边讲闪电鞭,一边对着镜头笑呵呵地说年轻人别轻易尝试,大家都知道不是来看拳法的,就是来看他这个人,有一阵子还被请去做商演,品牌请他代言,说他笑点高、传播快,这事荒诞不荒诞。
一个被拳击手三拳打懵的人,靠被打的那一幕,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在他的直播间刷礼物。
喊着马老师厉害,这就像一场全民的自嘲,大家明知道他是假的,还是被他的“真”给逗乐了。
马保国说到底,骗的不是钱也不是学生,是人们的期待,他让人们相信传统武术有神秘力量,让人觉得七十岁的老头能用化劲打年轻人,让无数中年人在茶桌上聊着自己的江湖梦。
结果被一拳打碎了,那一倒不仅是肉体上的,也让文化的幻觉塌了,
有些人气得跳脚,说他丢脸丢到国外去了,可仔细想想,真正让中国武术被误解的,不是马保国,而是那些假装信他的人大家嘲笑他,其实是在嘲笑自己,还在相信什么神功,不愿意承认科学训练。
央视批评之后,舆论一边倒地支持,三个月后他的视频又火了,这次不是在拳台上,是在家里录的讲述视频,说有两个年轻人来踢馆,偷袭他这个老同志,然后那句“耗子尾汁”。
一瞬间就从丢人的事变成了段子手的梗,这就是现实社会,批评没用,反而更有人看,因为被权威盯上的人,自己就成了宣传素材,马保国火起来,其实是大家太寂寞,缺个玩笑,他成了全民释放压力的“安全靶子”,能嘲能笑能恶搞,没人真的恨他。
现在马保国彻底转型了,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几百万粉丝,内容就两类,一类是教生活太极,练呼吸打桩子走圆步,另一类就是纯整活,对着假想敌进行闪电鞭教学,还配上电音节奏。
这其实就是一种再造,把假大师变成了真演员。
网友说,人家不装了,人家开始演了,在这个时代会演比会打更挣钱,他靠一条短视频。
一个月的收入可能比真正的师傅几十年赚的还多,还没犯法,比那些割韭菜的大师体面多了,就是利用了大众的娱乐心理赚取笑声的红利。
那这样还叫武术吗。
有人采访他,你觉得自己败坏了中国武术的名声吗,他停了几秒,说没有败坏,是让更多人知道了传统功夫。
这话听着奇怪,其实也挺真实的,在流量时代,知道比理解更重要,一个让大家重新关注功夫的老头,哪怕是被打倒的,也比没人提起要强,从这个角度看,马保国不是罪人。
他是一种现象,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尴尬,信仰成了娱乐,传承变成了笑料,尊严要靠段子来维持,武术还剩下什么。
自嘲式的复活,中国式的舆论循环,马保国翻红就是中国互联网的老毛病,喜欢捧也喜欢踩,踩到底了又给捧回来,司马南被封了又出来,李佳琦失言了又复出,马保国被批评了又翻红。
这不是宽容,是健忘,大家都忙,生活都碎片化了,没工夫去追究谁究竟错了没有,能让人乐两秒就够了。,武术原本讲的是修身、传承、心性。
现在全变成了段子和表情包,这不是马保国一个人的事。
是大家一起造成的。
一百年前,叶问、霍元甲靠拳脚扬名,为民族争气,一百年后,马保国靠被打成名,为网络添梗。前者是身体的力量,后者是流量的力量。上一代人喜欢“被打不倒”,后浪就喜欢“被打得好笑”。
时代变了,文化也变得无力,传统想要活下去,只能娱乐化,上了网络就得变得可以消费,马保国正好符合这一点,荒诞又安全。
看马保国,不觉得他是个坏人,顶多算个笑料担当,他的存在提醒大家,如果民族文化只剩下笑点,那就是一种悲哀,央视当年那句批评。
现在听着也意味深长,武术之魂,不在形式,在精神。
马保国被打倒,没什么丢脸的,丢脸的其实是那些看完还起哄,却不关心真功夫的人,人家七十岁了还在蹦跶着录视频挣钱,笑呵呵地过日子,这说明他赢了现实。
哪怕输了道场,我们呢,笑过之后,能不能记得一句老话。
强身者为技,修心者为道,这可能才是央视那一拳,真正想打醒的东西。
来源:文史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