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奶,这玩意儿从小喝到大,小时候爸妈追着你喝,说能长个儿;长大了医生劝你喝,说补钙防骨折;现在好了,哈佛研究一出,直接升级成“延年益寿神器”了。
牛奶,这玩意儿从小喝到大,小时候爸妈追着你喝,说能长个儿;长大了医生劝你喝,说补钙防骨折;现在好了,哈佛研究一出,直接升级成“延年益寿神器”了。
真的假的?喝牛奶还能长命百岁?难不成以后养生不靠枸杞绿茶,而是靠一杯牛奶?
可问题来了:到底是早上喝好,还是晚上喝好?有人说早上喝提神,有人说晚上喝助眠。还有人干脆一口咬定——“我乳糖不耐,喝了拉肚子,再长命我也不喝!”
这下好了,信息满天飞,叫人越看越糊涂。
这事儿咱得掰扯清楚。到底牛奶值不值得喝?怎么喝才靠谱?别被“延长寿命”的大旗一忽悠,喝错了时间、喝错了方式,可能不仅浪费钱,还可能惹上一身病。
先说说那个“延寿”的事。这不是我编的,是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3年一项为期十年的队列研究,调查了超过十万人,发现每天摄入适量的乳制品
尤其是低脂牛奶的人,整体全因死亡率要低不少。简单说,就是活得比不喝的人长。但这里要画重点:是“适量”,不是牛奶当水喝。
长寿的原因也不是牛奶有啥神秘配方,而是它富含钙、优质蛋白、维生素D,这些恰好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说白了,不是牛奶让你长命百岁,是你身体少生病,命自然就长了点。
那到底早上喝还是晚上喝?答案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
如果你是那种早晨起不来,脑袋像灌了铅,走路都飘着的,早上喝牛奶可能不太适合。牛奶含有色氨酸和乳清蛋白,这些成分在早上可能会让你更想睡觉。
尤其是空腹喝,血糖一稳定,你整个人就更困了。这个时候,不如来碗豆浆或者粗粮粥,省得上班路上犯困撞电线杆。
但如果你晚上老是睡不着,翻来覆去像在床上打滚饼,那牛奶就是你的“安眠小奶”。它里面的色氨酸和褪黑素前体物质,确实能让大脑分泌一点“困意”。
不夸张地说,喝热牛奶入睡这事儿,老人讲的民间智慧,还真有点科学根据。
别高兴太早。牛奶虽好,但不是人人都适合。乳糖不耐受的人喝了牛奶,别说延年益寿,可能肚子一阵响,跑厕所跑断腿。
这类人群体内缺乏乳糖酶,牛奶下肚,乳糖没法分解,就在肠道里搅风搅雨,结果就是腹胀、腹泻、屁如连珠炮。这种人群建议选择乳糖水解奶或酸奶,或者干脆别喝。
再说一个冷知识,很多人喝牛奶以为是补钙,其实钙吸收率并不高。牛奶里的钙磷比大概是1.2:1,虽然看起来不错
但如果你饮食中磷摄入过多(比如吃太多加工食品、可乐),那钙就被磷“牵制”了。钙吸收的效率就像你上楼梯边玩手机,一不小心就摔了。
喝牛奶补钙也得讲究搭配。比如跟蔬菜、坚果一起吃,或者把维生素D补上来,它可是促进钙吸收的“搬运工”。你一边喝牛奶一边晒太阳,那效果才叫一个稳。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高脂牛奶喝多了,对心血管可不是啥好事。饱和脂肪酸一高,血脂就跟着飙,胆固醇也不答应。
中老年人、三高患者建议选低脂牛奶或者脱脂奶。别图个口感香,就不管不顾地喝,嘴里香,血管哭。
有些人喝牛奶还喜欢加糖、加麦片、加奶精,真就把牛奶当甜品喝了。这种行为,医生看到都想劝你一句:你是喝牛奶养生,还是喝糖奶送命?
糖一多,胰岛素抵抗风险就高,血糖像坐过山车,时间久了,代谢综合征欢迎你入会。
还有人问,冷牛奶和热牛奶有啥区别?营养成分差不了多少,但冷牛奶对胃肠刺激更大,尤其是肠胃功能弱的人,喝完容易胃胀、消化不良。
热牛奶就温和多了,而且口感也更舒服,特别适合晚上睡前来一杯,像小时候奶奶端来的那种感觉,暖和又安心。
顺便说一句,别指望牛奶能治病。它不是保健品,更不是药。正经吃药该吃药,喝牛奶只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有些人吃钙片的时候顺便喝牛奶,说能加倍吸收,其实不一定。某些钙盐跟牛奶里的脂肪酸结合,反而变成“皂钙”,吸收率反倒降低。
还有人担心激素、抗生素残留,这个问题在我国其实不用太焦虑。正规渠道的牛奶都有国家标准检测,问题不大。
真正该担心的是,那些三无产品、小作坊牛奶,别光图便宜,喝出问题没人负责。
关于牛奶这事儿,咱来个总结:
第一,乳糖不耐受的人别硬喝,换酸奶或乳糖水解奶;
第二,想助眠,晚上喝;想不犯困,别早上空腹喝;
第三,别加糖加料,喝原味的才靠谱;
第四,中老年人选低脂牛奶,高脂的别贪嘴;
第五,喝牛奶≠补钙万能,维生素D和饮食结构也很关键。
最后一个提醒,牛奶再好,也不是万能钥匙。它能帮你养生,但不能拯救你熬夜、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的“作死”生活方式。你天天吃炸鸡喝奶茶,再喝十桶牛奶也救不了你。
那你呢,平时喝牛奶吗?是早上喝,还是晚上喝?有没有因为牛奶肚子不舒服过?喝牛奶对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留言里说说,咱们交流交流经验!
参考文献: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 Drouin-ChartierJP,etal."Dairyintakeandriskofcardiovasculardisease:Asystematicreviewanddose-responsemeta-analysisofprospectivecohortstudies."AdvancesinNutrition,2021.
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潇潇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