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我一开始还真没打算追今年那场湖南卫视的中秋晚会,说老实话,最近几年晚会我都不怎么守着感觉总有点...嗯,套路?不过这次听说搬到山西长治漳泽湖去了,说是实景晚会,朋友还特意发了个无人机灯光秀的视频给我,那画面看着还挺带劲的,月亮、水面、还有动力伞乱飞,咱们就
好...我就按你的要求,写一篇像“真人”聊的随笔,别太整齐哈:
——
其实我一开始还真没打算追今年那场湖南卫视的中秋晚会,说老实话,最近几年晚会我都不怎么守着感觉总有点...嗯,套路?不过这次听说搬到山西长治漳泽湖去了,说是实景晚会,朋友还特意发了个无人机灯光秀的视频给我,那画面看着还挺带劲的,月亮、水面、还有动力伞乱飞,咱们就想着,得了,晚上有空就开电视呗。
节目里那些歌其实我没都记住,但苏有朋一出来唱《红蜻蜓》的那一瞬间我还真有点恍神,小时候听磁带的感觉就回来了。金莎和孙丞潇那段《花好月圆夜》我妈还跟着哼起来...那会儿我一边给家里剥着板栗一边说实话,现场氛围还是比棚里强,哪怕是隔着屏幕也觉得挺开阔。
咱今晚主要不是聊节目,是主持人嘛。我是真没想到,这次何炅竟然没上台。以前我几乎默认了嘛,湖南卫视的大晚会,不管是春节还是中秋,两个人总是何炅汪涵搭着来的。一个温柔点、一个文化点,反正配合起来还挺顺。现在突然少了一个,就像家里人聚餐,桌上少了道常吃的菜,你说也不是吃不下去,但总觉得哪不对劲。
汪涵这回领队,整场就感觉特别稳,特别“有秩序感”——大概就是该谁说话就谁说,气氛能撑住。不过说实话,那个气氛的火候始终差点意思,尤其到有些段落,明明嘉宾互动可以更热闹点的,愣是没激起来。何炅以前在的时候,总能把场子里头的气温“拨”起来,好像就算冷场了也不尴尬,突然来一句小梗,大家就都笑了。
至于新人这块,郑方一,我其实是最近这两年才有点印象,节目里那种气质还行,字正腔圆的,干净是干净,就是感觉太规矩了。说话像在考普通话证,没什么“活泼劲”,现场一逗梗,就有点慢半拍。还有沈梦辰,我倒挺喜欢她的,以前在别的晚会里那种风风火火的劲儿,这次明显收着了,可能是心里有点紧张,也或者是全场气氛本来就偏文艺吧,不敢太造。
靳梦佳,我家那谁说她形象一直很好,但就是,嗓音条件好,气场也行,可每次晚会下来我都记不得她说过啥,反正就是“没出错”,但也没留下什么“彩蛋”。刘烨那姑娘,之前离职再回芒果,感觉可能自己也想低调点,提词器看得有点多,几个镜头下来,发现她眼神老飘...我有时候都替她捏把汗,怕她读串了行。
说到底吧,这些新人,其实都不差,也能撑得住,台词、流程、气场都有,就是没内味儿。咱们湖南台看了太多年了,何炅汪涵那套“抬杠互补”,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突然换成新组合,观众心里肯定会不适应。
我有个做电视编导的朋友,上个月吃饭还聊过这事儿,她说现在台里其实挺着急的,老一代要退,年轻的还没完全顶上来,晚会临场是检验水平的试金石,新人想有灵气还得多磨炼。说来也是,谁一上来都不可能接得住老一哥的班,台面上的腔调和控场是熬出来的。
嗯,说点题外话,这两年湖南台的整体风格也在变,节目嘛,越来越偏文化、偏国风,主持人也“往正经里整”,以前那种接地气的小互动、观众乐呵的段子,慢慢少了点。其实观众也不是非得每个晚会都热闹得像庙会,偶尔正经点也行,但“情绪的温度”要有,不然就只剩一盘冷菜在那里了...
再说回汪涵,这次单顶一面,他完成任务没啥问题,气场在那里,文化铺垫也有,就是观众情绪拉不上来。何炅缺席,大家就总拿“少了个灵气”说事,我觉得吧,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何老师那么多年现场经验,接话、临场反应、调节气氛,这块没人能完全替代。
我并不觉得这是多大的“危机”,毕竟谁都得有个适应的过程,就好像家里老人做了一辈子饭,现在小辈儿慢慢学,味道肯定一开始没那么香,但慢慢来呗...总不能让老人一直不下桌。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小时候看湖南台的那些“黄金年代”,那会儿何炅、汪涵一个接一个上,真是啥风格都能驾驭。现在想想也挺感慨,新的一哥什么时候能冒出来?可能还得再等等吧。
反正今年这台中秋晚会,舞美和场地都挺美的,主持也不出错,就是感情少点烟火气。这种“新老交替”的劲头,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反正就是这样吧——观众得慢慢习惯,新人也得慢慢长大。
——
大概就这样,咱们下回有啥新话题再聊呗~
来源:娱乐快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