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时才发觉,民办本科和公办专科差别有多大,有些人已经后悔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0 13:50 1

摘要:”吵到最后,他们转头问我,我只丢给表弟一个问题:你以后想在哪类城市交社保?

“花十万读民办本科,还是省三万念公办专科?

”——别急着拍板,先想清楚:三年后那张纸能不能让你进得了面试室。

我去年帮表弟填志愿,一家人围着电脑吵到凌晨两点。

舅舅把民办本科批得一无是处:“四年学费够买辆雅阁,毕业还不是打工?

”阿姨一句话怼回去:“专科连报名资格都没有,打什么工?

”吵到最后,他们转头问我,我只丢给表弟一个问题:你以后想在哪类城市交社保?

他愣住,这就对了,先把目的地定好,再选车票。

很多人算学费只算四年,其实真正贵的是“机会成本”。

我同学阿豪,2018年选了公办专科,省下的五万块给爸妈换了套沙发,听着孝顺吧?

结果毕业那年他想考县里的税务局,职位表上清一色“本科及以上”,连“不限专业”都跟他没关系。

阿豪转头去专升本,又多读两年,学费加生活费再花四万,里外里比直接读民办本科还多一年青春。

更惨的是,等他拿到本科证,同届的民办同学已经凭应届生身份上岸,工龄算起,公积金都交满24个月。

有人杠:专科也能混得好。

对,我表叔就是专科,可他2005年毕业,那时候县里银行招柜员还写“中专以上”。

现在?

你去二三线城市的人才市场转一圈,HR把“全日制本科”设成筛选关键词,简历都递不到真人眼前。

智联招聘刚出的数据,本科门槛岗位已经逼近七成,这不是歧视,是系统一键过滤,谁有空听你解释“我专科但能力强”?

当然,钱不够是真难题。

我邻居小妹,单亲家庭,母亲月工资四千,她掰着指头算:民办四年十万,公办三年两万,差出来的八万是母亲不吃不喝20个月的工资。

她选了专科,但没躺平。

大一就盯准“专升本”这条路,把所有兼职时间砸进图书馆,去年以专业第一被一所公办本科录取,学费只要民办的一半。

“姐,我多拼一年,但省了五万,还让老妈少白一根头发。

”看见没?

路线可以绕,终点必须不变——全日制本科,少了这行字,后面全是弯路。

还有人把希望押在“职业本科”。

教育部确实批了32所高职升格,可头几届毕业生还在读,用人单位认不认,没人敢打保票。

就像刚上市的水果,甜不甜得等第一批买家咬下去才知道。

想赌可以,先问自己:万一三年后政策微调,职业本科还是竞争不过传统本科,我能不能承受后果?

别光听学校招生办吹“一样拿学士学位”,他们完不成招生计划,当然说一样;可你找工作时,系统筛人不会嘴软。

我给表弟画了一张最土的思维导图:横轴是“家里存款”,纵轴是“我要不要进体制”。

存款≥十万,直接民本,别折腾;存款<五万,走专科+专升本,但得接受“比别人多一年、少睡一千小时”;存款五到十万,看城市——想留成都、杭州,民本落户补贴一万五,等于学费打九折,那就闭眼冲。

如果想去珠三角做电商运营,专科也够,但最好大二就把PS、Python、直播话术全卷会,用技能证书给简历打补丁,不然底薪五千都没人理。

最后一句话,送给今晚还在刷志愿的你:选哪个池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先拿到“门票”,再谈游泳技术。

没有那张全日制本科纸,很多门连敲的机会都不给,这就是最现实的中国职场。

来源:永远热爱下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