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5年,他嫌川菜馆来钱慢,把现金全砸去美国红枫,想着“种树比炒菜高级”。
“欠了4600万,还能翻身吗?
”
青岛老唐用一根3块钱的烤肠回答:能,而且已经还掉2800万。
别急着喊励志,先听点扎心的。
2005年,他嫌川菜馆来钱慢,把现金全砸去美国红枫,想着“种树比炒菜高级”。
结果树长得没利息快,480万本金滚成4600万窟窿,70多个债主堵门,大年三十有人搬走了店里的空调当利息。
那年他46岁,头发白了一半,跑路车票都攥手里了,愣是没上车——“跑了,孩子以后怎么抬头?
”
翻身剧本没滤镜。
2017年,他推着二手铁皮车出现在台东夜市,挂条横幅:“原唐家老院子老板,卖肠还债。
”
有人拍照发抖音,配文“昔日大老板今宵卖肠”,评论区全是“作秀”“割韭菜”。
他一句话没回,把香肠切开给大家看肉含量,现场调馅儿,肥肉丁、花椒面、辣椒段,全是明档。
第一天卖98根,第二天320根,第三天下雨,他撑伞蹲在路边,用塑料袋套脚,照样出摊。
三个月后,铁皮车换成2平米小窗口,名字也土得掉渣——“唐氏烤肠”,门头连灯都舍不得装,只挂一只红色老式保温桶,桶身用胶带粘着“先尝后买”。
有人吃完甩一句“比火锅店里38元一根的带劲”,他笑笑,把收款码贴在桶底,怕风吹跑,用两根竹签别住。
还债节奏是“数签子”算出来的。
每卖出一根,他往玻璃罐里扔一根竹签,满1000根,给法院打一次款。
2020年疫情最凶那两个月,夜市不让摆,他把厨房搬到车库,每天做500根,自己开车给小区送,挂车尾箱卖,被人举报“无证流动摊贩”,城管车来了,他递过去两根肠,稽查队长咬了一口:“下次摆远点,别让我为难。
”
就这样,竹签子攒了18罐,2800万债务进了法院账户。
去年“双11”,他搞了场直播,一边烤肠一边回答弹幕:“还剩1800万,利息停算了,目标48岁清零。
”
网友刷火箭,他直接下播:“别刷那玩意儿,不如多买两包,我发货还能快点。
”
现在模式简单到粗暴:中央厨房日产3万根,15个社区小店只负责复烤,顾客扫码下单,门店2分钟出炉,毛利率咬死在35%,不玩加盟,不赊账,现金流当天回流。
盒马鲜生找他做预制菜,他提了三个条件:不用防腐剂、包装写“老赖重做”、每卖一份抽1元进还债基金。
对方愣了五秒,在合同上直接签字。
抖音账号“老唐烤肠”粉丝50万,评论区最高赞是:“买他不是同情,是真香。
”
有人问他:“还完债还想再造餐饮帝国?
”
他咧嘴:“帝国个屁,把债清零,带老婆去趟成都,点份冒菜,加两份肥肠,我买单。
”
所以,别急着收藏“逆袭方法论”。
真有用的就三句话:
别碰看不懂的生意;
现金流比脸重要;
欠的钱认,一点一点还,日子就过得下去。
今晚台东夜市,他的小车还在老位置,雨棚边挂着小黑板:
“还剩1800万,肠3块,辣椒面随便加。
”
买不买随意,那锅油咕嘟咕嘟,香得真实。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