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汪士鋐十幅经典书法作品深度品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1 08:02 1

摘要:汪士鋐为清代书坛名家,其书兼善行楷,以瘦劲挺拔、疏朗有致为特色。今择其十幅经典之作,从笔墨、结体、气韵及文化内涵切入赏析,既可窥其书法精髓,亦能探清代帖学与金石学交融之风貌。

汪士鋐为清代书坛名家,其书兼善行楷,以瘦劲挺拔、疏朗有致为特色。今择其十幅经典之作,从笔墨、结体、气韵及文化内涵切入赏析,既可窥其书法精髓,亦能探清代帖学与金石学交融之风貌。

——题记

清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阶段,前期延续晚明书风,后期风格多样。著名书法家如王铎、傅山等推崇晚明新风,赵孟頫的行书影响深远。隶书方面,王澍等人风格独特。帝王书法也颇具特色,如康熙的清秀、乾隆的清丽。清代书法展现了古典与创新的交融。‌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清代著名书法家汪士鋐书法作品。

汪士鋐(1658—1723),原名僎,字文升,号退谷,江苏长洲人,汪琬从子,“吴中四汪” 之一。康熙三十六年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入值南书房,参与《佩文韵府》《全唐诗》等纂修。善古文,工书法,与姜宸英并称 “姜、汪”,获誉 “国朝第一”,楷行皆能,中年书风沉着瘦硬。著述丰,亦富藏书,生平多系于仕宦。

汪士鋐书法造诣精深,与姜宸英并称 “姜、汪”,获 “国朝第一” 之誉。其楷行皆工,得执笔法,书风瘦硬劲健,又含疏朗之致,宽博不失规矩,兼具流丽婀娜与古劲骨力,大楷更得《瘗鹤铭》神髓,尽显清初文人书家风范。

代表作品有:《行书山谷语轴》《行书蟠桃赋轴》《东坡评语轴》《访颜鲁公八关碑近作轴》《临瘗鹤铭卷》《名臣法帖释文考异册页》等。

清代名臣汪士鋐《行书山谷语轴》赏析

清代名臣汪士鋐《行书山谷语轴》纸本,纵126厘米横61厘米,福建博物院藏。其书风取法黄庭坚,笔法遒劲灵动,提按转折间见功力,结体疏密有致,兼具欹侧之趣与稳健之态。墨色浓淡相间,气韵贯通,将山谷诗语的意趣与书法的韵律完美融合,既显清代帖学精髓,又藏个人笔墨意趣,是研究汪氏书法及清代行书发展的重要实物。

释文:王充道得相鹤经,飘飘然有乘风御气于天地间之意,故所畜鹤皆卵出。凡鸟不可鞭策梦想,从田赤城未得问涂耳。余闻充道之兄道渊治生,得陶朱公、猗顿之方,颇游心于相牛经,殊不虚用其智,略以三十年观之,未得知渊充道孰得孰失。然今日充道卧白云享天寿,已蒙道渊之力多矣。丙申夏五书山谷语,为丹丘同学老长兄。汪士鋐。

清代名臣汪士鋐《行书蟠桃赋轴》赏析

清代名臣汪士鋐《行书蟠桃赋轴》纸本行书,纵173.3厘米横67.9厘米,上海博物院藏。款署为贺与亭老年世兄寿作,钤 “退谷”“士鋐”“松斋” 印。其书笔力沉雄,线条流畅,结体舒展,兼具帖学雅韵与个人风骨。墨色层次丰富,气韵连贯,既显祝寿之诚挚,又展清代行书精妙,是研究其书法及当时文人交往的珍贵之作。

释文:东海神木,是曰蟠桃。可得闻其广,而未量其高。盖苍龙之所临据,白日之所光照。结根于凌北之峰,禀气乎衡星之耀。其生植也,与乾坤始;其蟠萦也,至三千里。上鸣天鸡,下宅郁垒,徒骇于说,莫原所以。配若木以相望,冠扶桑而特起。尔乃焕初阳之杲杲,压巨海之漫漫。太司方以流ツ,羲和策御而上干。倾高柯而飞鸟罕及,垂巨叶面青共蟠。何帝休之名志,岂姑繇而变观?穷海陆以标奇,抗蓬瀛而争耸,疑蒸林之相合,乃一木之所拥。照滨海则攀其若浮,日轮则远视如捧。霜雪莫能以雕换,风涛庸得其震倾。拂垂之修翼,荫吹潦之长鲸。

非有岁之可纪,每先晨之效明。拂青桂于阴魄,掩白榆于太清。信植物之神秀,壮元化之曲成。木无与俦,其谁骋两斗之术;子不可获,安有被三窃之名?是知瑰异之说,或处明而若晦;区域之心,多玩小以疑大。天无所不育。地无所不载,莫出混茫之中,咸居耳目之外。伟蟠桃之遐绝,宜列仙之游会。安得探神物而驻韶颜,涉沧海而登朔山?骖素蚪之天矫,驾彩凤之回环,庶因此以捧日,愿条修而一攀。

清代名臣汪士鋐《东坡评语轴》赏析

清代名臣汪士鋐《东坡评语轴》纸本行书,纵91厘米横50.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引首钤 “秋泉” 印,下钤 “汪士鋐印”“退谷” 印,无鉴藏印。其书瘦劲挺拔,疏朗有致,分间布白均衡,点画波澜翻飞且笔笔送到。前人评其 “瘦劲”“老劲”“书绝瘦硬”,此作尽显其笔墨功力,是体现汪氏书法特色的典型佳作。

释文:余谪居黄州,唐林夫以书遗予,云吾家有此六人书,子为我略评之,而次其后,林夫之书过我远矣。右东坡书唐氏六家书后,汪士鋐。

清代名臣汪士鋐《行书唐郑愔五言诗轴》赏析

清代名臣汪士鋐《行书唐郑愔五言诗轴》纸本行书,纵105.7厘米横50厘米,湖南省博物院藏。款署赠 “敬占年道兄”,钤 “汪士鋐”“退谷” 印。其书笔致灵动,结体疏朗,墨色浓淡相宜,既显帖学雅韵,又含个人风骨,将唐诗意蕴与书法之美相融,是其行书创作中兼具情谊与艺术的佳作。

释文:座拂金壶电,池摇玉酒霞。无劳秦汉隔,别访武陵花。

清代名臣汪士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九》赏析

清代名臣汪士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九》纸本行书,纵170.7厘米横44厘米,南京博物院藏。其书笔法精劲,线条利落,结体欹正相生,兼具灵动与稳健。墨色层次分明,气韵连贯,既传杜诗意境,又显个人笔墨风骨,是清代行书领域中诗、书相融的佳作,尽显其书法造诣。

清代名臣汪士鋐《访颜鲁公碑近作诗轴》赏析

清代名臣汪士鋐《访颜鲁公碑近作诗轴》纸本行书,纵131厘米横43.2厘米,安徽省博物院藏。款署记访碑近作,钤 “退谷”“士鋐”“松斋” 印。其书笔法沉稳,结体端雅,墨色浑厚,既含对颜体的追慕,又显个人瘦劲风骨,诗与书相融,尽显清代帖学精髓与文人雅趣。

释文:为访唐贤迹,吟鞭共出郊。碑穹云暗护,石压土微坳。面面关青嶂,纷纷走翠蛟。八关名自古,学佛不须嘲。

清代名臣汪士鋐《行书白居易吴郡诗石记轴》赏析

清代名臣汪士鋐《行书白居易吴郡诗石记轴》纸本行书,纵177厘米横59厘米,重庆市博物院藏。款署癸巳五月宿河间府署为与亭同年兄所书。其书笔力劲健,结体疏朗,墨色浓淡相间,气韵连贯,既传白诗雅韵,又显个人笔墨风骨,是诗、书与情谊兼具的佳作。

释文:贞元初,韦应物为苏州牧,房孺复为杭州牧,皆豪人也。韦嗜诗,房嗜酒,每与宾友一醉一咏,其风流雅韵,多播于吴中,或目韦房为诗酒仙,时予始年十四五,旅二郡,以幼贱不得与游宴,尤觉其才调高而郡守尊,以当时心,言异日苏、杭苟获一郡足矣。及今自中书舍人间领二州,去年脱杭印,今年佩苏印,既醉于彼,又吟于此,酣歌狂什,亦往往在人口中,则苏、杭之风景,韦、房之诗酒,兼有之矣。

清代名臣汪士鋐《临瘗鹤铭卷》赏析

清代名臣汪士鋐《临瘗鹤铭卷》纸本楷书,纵30.5厘米横540厘米,广东省博物院藏。款署康熙甲午正月应若林兄所嘱而临,自谦 “拙”。其书取法《瘗鹤铭》,笔法沉稳遒劲,结体宽博疏朗,尽显碑刻古雅气韵,又融个人瘦硬风骨,是清代临帖佳作。

清代名臣汪士鋐《行书华幼武养竹轩歌》赏析

清代名臣汪士鋐《行书华幼武养竹轩歌》洒金行书,纵87厘米横94.5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款署书元人华栖碧之作,钤 “退谷”“汪士鋐印”。其书笔致灵动,结体疏朗,洒金纸更添雅致,既传养竹意境,又显个人瘦劲风骨,是诗、书、材质相融的佳作。

释文:高轩公子良不俗,不种奇花种修竹。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春雷击地新笋生,龙角森森那忍触。自锄暖土厚栽培,手挈银瓶细浇沃。深根扫除蝼蚁窟,香叶终期凤皇宿。日夜(使)沾濡雨露恩,岁寒岂惮冰霜酷。猗猗绕石矗琅玕,含雾连烟比淇澳。招摇皓月金琐碎,勾引清风声戛玉。炎天展簟卧苍雪,春日听莺泛醽醁。可能一日暂相忘,坐对此君看不足。君不见白乐天,重(言养)竹比养贤。又不见东坡诗,无竹士俗不可医。君今有竹善培养,会看直拂青云上。

清代名臣汪士鋐《名臣法帖释文考异册页》赏析

清代名臣汪士鋐《名臣法帖释文考异册页》,以册页形制呈现,兼具书法与学术价值。其书以行、楷为主,笔力劲健,风格瘦硬挺拔,尽显笔墨功力;释文考异间又显金石学修养,考证精当,将书法艺术与学术研究相融,是展现其综合素养的珍贵册页。

​汪士鋐《名臣法帖释文考异册页》之一

汪士鋐《名臣法帖释文考异册页》之二

赏汪士鋐十幅作品,深感其风格鲜明。行楷瘦硬挺拔,点画精到,结体疏朗;行书兼具灵动与稳健,墨色层次丰富。技巧上取法前贤又融己意,释文考异显金石修养,诗书画相融更添雅趣,每幅皆见深厚功力,观之如沐清风,尽显清代文人书家的独特韵味。

​赏名家书法,悦从容人生。读者们,观赏了听月为你分享的清代汪士鋐以上这些作品,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来源:听月工作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