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活跃度回升!钟南山团队预警:这几类人是高危人群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6 06:17 1

摘要:最近,不少人发现身边感冒、发烧的人变多了,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人分享自己“二阳”“三阳”的经历。与此同时,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新冠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在监测期内(3月31日 - 5月4日),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

最近,不少人发现身边感冒、发烧的人变多了,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人分享自己“二阳”“三阳”的经历。与此同时,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新冠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在监测期内(3月31日 - 5月4日),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3.3%升至6.3% 。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新冠病毒为何又活跃起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素材来源网络

从原因上看,首先是病毒变异与免疫逃逸。全球主流变异株LP.8.1和XEC展现出更强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通过刺突蛋白的结构改变,部分规避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让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产生的抗体保护力下降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因国际交流频繁,面临更高输入风险。其次,人群免疫力周期性衰减。自2023年底至2024年初的感染高峰已过去一年有余,人群中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水平显著下降。2025年2月我国经历三年来最弱流感季,人群整体免疫力处于相对低谷,为新冠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最后,季节性与社会活动叠加。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为病毒存活提供环境优势,人口密集、流动频繁的城市成为传播热点。五一假期前后人员大规模流动,国际航班自3月起逐步恢复,都进一步加剧了病毒扩散风险。

素材来源网络

不过大家也不必过度恐慌。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指出,全球新冠感染进入波动性区间,此次感染整体就诊人数相较于去年秋冬季高峰存在一定程度降低,不会对医疗资源和人群造成严重疾病负担 。当前新冠病毒已成为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就诊量的首要病原体,但整体就诊人数仍低于2024年秋冬季高峰,流行株以NB.1系列分支为主,致病力未见明显增强。专家预测,5月中旬为疫情波峰,6月中下旬阳性率有望回落至5%以下。

素材来源网络

尽管整体重症率较低,但老年群体、基础疾病患者仍面临较高风险,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感染者,发展为重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所以,日常防护仍不可松懈。在公共场所,要继续坚持佩戴口罩,特别是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同时,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应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提升自身免疫力 。

素材来源网络

新冠病毒的再次活跃提醒我们,疫情防控常态化仍需坚持。只要我们保持警惕,科学应对,就一定能有效控制疫情,守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来源:感悟健康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