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汉果为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攀缘植物,果皮青绿色,被细短白柔毛,具有降低血糖、抗炎、清热润肺、止咳祛痰等药用价值。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利用丰富的山区坡地资源,大力发展罗汉果生态种植。2023年怀化市生态种植罗汉果1260公顷,主要集中在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
罗汉果坡地生态种植
邹林江等
罗汉果为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攀缘植物,果皮青绿色,被细短白柔毛,具有降低血糖、抗炎、清热润肺、止咳祛痰等药用价值。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利用丰富的山区坡地资源,大力发展罗汉果生态种植。2023年怀化市生态种植罗汉果1260公顷,主要集中在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会同县,总产量1.22万吨,总产值0.94亿元,每亩收入约5000元。笔者总结罗汉果人工种植技术如下。
一、园地选择与建设
罗汉果喜温暖、强光、短日照,在土层深厚、腐殖质多、通透性好且不渍水的地块生长良好。建园宜选择坡度不高于25°、海拔不高于800米的浅山丘陵缓坡地,同时,果园宜靠近溪流或山泉水出水点以便灌溉。每亩果园需要蓄水10~20立方米,蓄水池宜建立在种植园高处,水池壁厚10~15厘米,池口高于地面20~30厘米,进水管设置过滤设施,出水管安装阀门。主管道是连接蓄水池和分支管道的主要管道,主管道直径50~70毫米。分支管道将水从主管道分配到各个种植行,直径20~30毫米。沿种植行铺设外径直径16毫米左右的滴管,滴头间距为20~50厘米,确保每株罗汉果都被滴管覆盖。
二、罗汉果品种选择
推荐种植永青1号罗汉果。该品种外皮呈青绿色,果形近圆形,里面光滑,带有细绒毛,直径4~8厘米,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高。
三、园地种植
先清理园地杂木、杂草和乱石,种植前1~2个月按行距2~2.5米挖种植沟,种植沟按等高线开垦,沟宽40~45厘米、深40~45厘米。种植株、行距分别为1.8米、2.5米,每亩种植100~120株。在种植沟内先埋青,加入树枝落叶、秸秆、杂草等,砍断并踩实,埋青层厚度约10厘米。埋青能增强土壤的保水性,改善土壤结构,缓慢释放氮、磷、钾等多种养分,为植株生长提供稳定的土壤条件。每亩果园施入1500千克腐熟农家肥和50千克过磷酸钙,均匀施入种植沟内,再覆盖一层表土。最后,在果园种植沟内每亩均匀撒施生石灰60~100千克进行消毒。
四、搭棚拉网
种植前一个月按3~4米的间距立桩,木桩长2.5米、直径4~6厘米,木桩插入深度为0.5米。用10号钢丝将桩与桩之间拉紧,用尼龙网(网孔直径20厘米)覆盖于钢丝网上。
五、幼苗移栽
清明节后将幼苗连同营养土一起定植在种植沟内,如果是塑料营养杯,需去除塑料杯,防止其阻碍根系生长发育。把种植沟旁的土壤回填至幼苗根茎部位并略高于根茎基部5厘米,适当压紧周围泥土,浇足定根水。
六、果园管理
1.套袋保护 用白色塑料袋套住幼苗以防地老虎、蟋蟀为害,在白色塑料袋上均匀打上少量孔眼,以利于植株根部透气。
2.竹杆绑苗 插入长50厘米、直径约1厘米的竹竿,待苗长至20~30厘米高时,将苗绑在竹竿上辅助幼苗生长。苗上棚前的侧芽每周抹掉一次,选择阴天或晴天无露水时抹芽。
3.施肥 在藤蔓抽生期,距幼苗根基部20~30厘米处开5~10厘米深的沟施肥并覆盖薄土,每株施入罗汉果生态肥或腐熟人粪尿及猪牛粪2~3千克作伸蔓肥,为植株上棚后的侧枝生长和花芽分化提供充足养分。幼苗上棚后,距根基部50厘米处挖浅沟,每株施入腐熟的人粪尿8千克和硫酸钾复合肥0.25千克作促花肥,施后覆盖薄土。忌施用速效性氮肥,以免植株贪青影响开花结果。当二级侧枝抽生后,若藤蔓生长过旺,可每株增施0.5千克左右的钾肥,并适当断根以控制植株生长。在果实迅速膨大期,每株追加15∶15∶15的通用型硫酸钾复合肥120克左右或经沤制的猪牛粪或腐熟麸2.5千克左右作壮果肥。在距根基部60厘米处挖3~4个浅坑,施肥后覆土,以提高产量和品质,防止植株早衰。在果实迅速膨大期加强病虫害防治,可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1.5千克。
4.整枝与修剪 当主蔓长至棚高一半时,摘除顶芽,保留两根子蔓,用软质的绳子轻轻将两根子蔓往相反方向系在棚架上,每根子蔓上保留3~5条强壮的孙蔓,用软绳小心地把子蔓绑在棚架的横杆上。
5.授粉 罗汉果为雌雄异株植物,每30~50株雌株配种1棵雄株。选择发育良好、花粉成熟的雄花,在晴天上午6:30—9:30,用小毛刷轻取雄花花粉,轻抹在雌花的柱头上,一朵雄花可授粉10朵左右的雌花。1周左右,雌花授粉成功,则子房饱满、膨胀、呈绿色且有光泽;若授粉失败,1~2天子房变黄、枯萎脱落。
七、病虫害防治
罗汉果的病害主要有根结线虫病、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等,害虫主要是蚜虫、果实蝇、根结线虫、红蜘蛛、白蚁、叶蝉、象甲、金龟子、蟋蟀等。
1.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性强的无病毒青皮果品种,能有效提高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力;②增施有机肥,如腐熟农家肥、堆肥等,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③实行3~4年轮作制度,可与玉米等非葫芦科作物轮作,发现病虫害的植株及时拔除,并焚烧或深埋;④发现病虫果、畸形果应及时摘除,带离园区处理。
2.物理、生物防治 ①安装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每2公顷悬挂一盏,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通过电击等方式将害虫杀死;②使用黄色粘虫板,每亩罗汉果种植区悬挂20厘米×30厘米的黄板30片,利用害虫对黄色的趋向性粘捕害虫,达到诱杀效果;③用铁丝插入植株上的虫孔,钩出害虫杀死;④投放天敌捕食螨、赤眼蜂、草蛉等进行生物防治;⑤使用生物农药,如用菇类多糖防治罗汉果病毒病,用哈茨木霉菌防治根结线虫病,用阿维菌素防治螨类。
3.化学防治 一是在播种前使用多菌灵等药剂拌种;二是针对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病初期可用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等喷雾防治;三是针对蚜虫、果蝇等害虫,可用吡虫啉、敌百虫等低毒农药喷雾或挂糖醋液诱捕果蝇成虫。注意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八、采收
罗汉果在授粉后70天左右成熟。当果实由浅绿转为深绿、果柄枯黄、果毛变硬并开始脱落,轻捏果实坚硬且富有弹性时,果实已成熟,一般在9—11月采收。采收时,轻托果实,用剪刀沿果皮剪断果柄,采下的罗汉果轻轻放入用稻草等较软材料垫好的果箱内。果实放在室内通风干燥的地面上摊晾1~2周,3~4天翻果1次,待后熟糖化,果皮转为黄色,即可烘烤。
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