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落地生根,配合国家“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深入实施,加强基层中医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于2025年9月27日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落地生根,配合国家“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深入实施,加强基层中医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于2025年9月27日在四川省成都望江宾馆成功举办“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四川站)”。本次培训由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中心)中医药产业处曾芸处长主持,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范劲松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米银军发表精彩开班致辞。
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中医药产业处处长曾芸
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范劲松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米银军
泰安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郗洪滨继今年七月份在太原会议精彩分享后,再次作为中医药特色发展模式的先进代表,受邀出席本次会议并作题为《新医保政策下的中医适宜技术模式探索》的专题报告,中医经典科在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与管理方面的创新思路与扎实成效,赢得了与会领导、专家及同仁们的广泛共鸣与高度认可。
一、 直面挑战:洞察医保改革核心,明晰中医破局方向
郗洪滨主任深入剖析了在DIP(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改革背景下,中医医疗机构面临的现实挑战:病种分值偏低、住院天数严控、传统以“量”取胜模式失效,以及西医主导的定价规则难以充分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然而,新医保政策在带来严峻运营压力的同时,也为中医回归“简、便、验、廉”本色、发挥独特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政策导向正逐步向体现技术服务价值倾斜,鼓励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合理定价,这为中医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 深耕技术:系统挖掘特色疗法,构建精准诊疗体系
面对挑战,郗洪滨主任重点分享了中医经典科以“疗效为核心”破局的关键——深度挖掘与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脏腑点穴疗法的传承与创新:作为该疗法第四代传承人,郗洪滨系统梳理其道家与武术渊源,提出基于“身-心合一”的“精准调控理论与手法治疗体系”。针对优势病种形成规范化方案,并提炼简化出易于推广的“无极揉腹法”。该疗法已入选国家及省级中医药特色疗法项目库,并通过培训班,进机关、社区、学校等方式广泛推广,签署技术合作意向,影响力持续扩大。
“烧山火”七步针刺法的破译与推广:深入经典,破译此传统针刺手法精要,提出“针刺核心在补泻,补泻核心在手法,手法核心在体悟”的创新理论,明确操作七要素。相关研究获省级科研立项并顺利结题,技术成果在全国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展示,相关论文获市级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实现了从文献挖掘、临床验证到科研提升、国际传播的全链条发展。
三、 聚焦病种:临床科研双轮驱动,彰显适宜技术优势
郗洪滨主任结合具体病种,生动展示了适宜技术在优化诊疗、应对DIP中的实效。
痹症治疗的突破: 针对传统疗法瓶颈,回归《内经》“九针”原旨,结合现代解剖知识,创新性提出“分层、精准、差异化”治疗策略,综合运用正骨、毫针、古九针等技术,有效缩短疗程,实现DIP控费目标,相关研究已申报市级科技项目。
复杂性身心疾病的整合干预:以围绝经期综合征为例,立足《黄帝内经》“形神一体”理论,确立“治神-调气-易形”诊疗体系。针对常见“上热下寒”证型,制定“中药引火归元方”结合“天地交泰针法”、“无极揉腹法”、“脐灸”等外治法的复合方案,显著提升疗效。该模式已通过科研课题联合申报、基层进修培训、协助专科建设等方式,成功向下辐射,赋能基层。
四、 强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夯实持续发展根基
科室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在师承教育中侧重中医经典思维培养;在医疗团队推行“轮值科主任”制度,培养整体思维与管理能力;在护理团队强化适宜技术培训,打造“一专多能”的医护协作团队,确保护理环节能精准、规范地支撑特色技术应用,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五、 创建品牌:疗效服务双提升,实现价值共赢
在医保新政下,科室品牌建设紧扣“以中医特色创品牌”。坚持以中医思维为主导,每周教学查房优化方案;为患者制定针灸、中药、推拿、导引等结合的个性化方案;强化医护协同,提供一体化服务体验;融合患者主观感受与客观指标动态调整治疗。此举实现了患者“少花钱、治好病”,科室凭借适宜技术稳定运营、社会减轻医疗负担的多方共赢,彰显了中医药的社会效益与市场价值。
郗洪滨主任的演讲系统展示了中医经典科在医保改革背景下,以中医适宜技术为核心,通过深度挖掘、临床验证、科研赋能、人才培养和品牌塑造,探索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此次国家级平台的再次分享,不仅是对科室既往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深化探索的鞭策。泰安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将在医院党委领导下,继续深化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研究与推广运用,为助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齐鲁暖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