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丨新华网】跨越时光的重逢——“三八”女子钻井队老队员视频连线忆峥嵘岁月小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21:37 1

摘要:“那时候真的冷啊,零下几十度的天,棉服冻得硬邦邦,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9月25日下午,李桂芬的手机屏幕里,89岁的吴淑华讲起当年的故事,声音铿锵有力。

“那时候真的冷啊,零下几十度的天,棉服冻得硬邦邦,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9月25日下午,李桂芬的手机屏幕里,89岁的吴淑华讲起当年的故事,声音铿锵有力。

李桂芬与吴淑华视频通话时感慨万千。韩晓云 摄

近日,在中国石油第三届感动石油人物颁奖典礼上,吴淑华讲述的新中国第一支“三八”女子钻井队的故事经网络传播后,意外牵出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重逢——曾经的队友,如今85岁的李桂芬通过记者辗转联系到了吴淑华。一场特殊且充满温情的视频连线,让两位耄耋老人重温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场讲述 勾起跨代共鸣

在第三届感动石油人物颁奖典礼现场,吴淑华胸前的党员徽章格外醒目。1955年吴淑华投身克拉玛依油田建设,1958年受命担任新中国第一支“三八”女子钻井队指导员,带领33名来自8个民族的女工踏上钻台,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白天肩扛百斤钻杆、手拧阀门,夜晚在煤油灯下学习钻井技术,3年多完成了80口油井的钻探任务,打破了“钻井是男人专利”的偏见。

吴淑华与李桂芬视频通话时默默抹去泪水。新疆石油报记者 徐志远 摄

“最难忘的是1958年8月17日,我们在黑油山打的第一口井出油了,姐妹们激动得互相朝着对方脸上抹油……”吴淑华的这段讲述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视频累计播放量近15万次。

正是这段视频,让身在新疆乌鲁木齐的李桂芬的外孙女惊喜万分,“这不就是姥姥经常提起的‘三八’女子钻井队的故事嘛!”

一次寻找 跨越半世纪牵挂

“这是指导员吴淑华!说的就是我们的故事呀!”9月19日,李桂芬坐在家中,外孙女给她播放了吴淑华讲述“三八”女子钻井队故事的视频。当听到“姐妹们高兴地互相朝对方脸上抹油”时,李桂芬突然红了眼眶。她颤抖着紧紧握住外孙女的手说:“帮我找找她,我想跟她说说心里话。”

李桂芬的外孙女通过视频发布平台联系到活动主办方,辗转找到负责报道的记者。在得知李桂芬的心愿后,记者立即与吴淑华本人取得联系,促成了这场意外的重逢。

“看到你真高兴呀!”视频那头,吴淑华的声音充满惊喜与激动。原来,“三八”女子钻井队解散后,队员们各奔东西去到新的岗位,当年不少去外地工作的同事因相隔较远,相互之间逐渐失去了联络。

一屏相望 重温奋斗时光

当屏幕上出现彼此熟悉的身影时,吴淑华和李桂芬都激动不已,不约而同地默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吴大姐,咱们的头发都全白了,可你的精气神还跟当年一样!”

“哎呀,桂芬,你看着身体不错!咱都成老奶奶了……”

视频连线仿佛将她们瞬间拉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她们聊起钻井队的姐妹,聊着那时候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很勇敢……

“那时候苦吗?苦!但看到原油从地下喷出来,觉得再苦都值了。”李桂芬说,离开克拉玛依这么多年,她一直记着吴淑华和“三八”女子钻井队。“吴大姐,太谢谢你了!那时候,你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照顾我,啥都领着我干,不仅关心我的生活,还教我要好好工作。见到你我真的太激动了!”

吴淑华则告诉李桂芬,如今油田生产早已今非昔比,智能化技术取代了人工肩扛手提。“你一定要来克拉玛依看看,看看现在的变化多大!”两人说着笑着,眼泪又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一份传承 续写石油情怀

这场跨越时光的重逢,不仅圆了吴淑华和李桂芬两位老人的心愿,更让“三八”女子钻井队的故事穿越时空,直击青年石油人的心。

“她们用青春和汗水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新疆油田公司新闻(融媒体)中心年轻记者们在采访结束后深受触动,表示要以老一辈石油人为榜样,在岗位上担当作为。

“小伙子、小姑娘们,我一直跟我的孩子、孙子们讲我们当年奋斗的故事,吴大姐视频讲述都是真的!”李桂芬对记者说。

“只要组织需要,只要有人愿意听,我们就会一直讲下去,让石油精神代代相传。”吴淑华在整理“三八”女子钻井队的照片时说。

坐在屏幕前的她们,笑着说感谢党和国家才有现在的幸福生活。视频连线结束前,两位老人约定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在克拉玛依相聚,一起去看看曾经奋斗过的井场。

“三八”女子钻井队的故事因重逢而延续,正如石油精神代代传承。

来源:克拉玛依零距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