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做SaaS的,这些年其实一直没绕开一个怪圈,看着热闹,赚钱的没几个。你看像用友,一年亏近20亿;微盟更惨,亏了17亿;有赞也一直晃在亏损边上,就算金蝶云业务有点起色,整体还是没赚到钱。
国内做SaaS的,这些年其实一直没绕开一个怪圈,看着热闹,赚钱的没几个。你看像用友,一年亏近20亿;微盟更惨,亏了17亿;有赞也一直晃在亏损边上,就算金蝶云业务有点起色,整体还是没赚到钱。
为啥会这样?
说穿了就是三点:首先大家都习惯“白嫖”了,别说贵的软件,就算一个月9块9的VIP,不少人都要去咸鱼找便宜的。
其次企业需求也拧巴,中小企业觉得买工具比雇人还贵,大企业又非要定制,一定制就没法批量做,自然赚不到钱。
再者,国内好多赚钱的企业还是传统制造业,说话算数的多是60后、70后,他们对这些数字化工具既不感冒也不认可,说到底还是不想花钱。
但金山系就不一样,尤其是WPS,简直是个例外。2024年人家营收51亿多,净利润16亿,净利率超30%,毛利率更是高达80%,这在国内SaaS型软件里,简直是少见的“能赚钱还赚得稳”的主。
其实金山系能做到这样,核心不是靠啥高大上的技术,而是摸透了我们中国人的心思。
WPS的玩法拆解
它不跟Office比谁功能多,就盯着员工最头疼的事来。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用免费版 WPS 打开个文档,要么格式乱了,要么云文件找不到,做PPT的时候模板也用不了,这些小麻烦看着不大,却能直接卡断工作进度。
这时候咋办?只能自己先买个会员,也就一百多一年,解决燃眉之急,之后再走公司报销流程。你看,它没硬推着企业买,而是让员工先“刚需买单”,再倒逼公司跟进,这招比直接找老板推销管用多了。
而且WPS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定制,核心功能都一样,企业要的话也就是加个团队权限、专属云空间,成本低还能快速铺开。
2024年WPS订阅收入占比超85%——这正是国内SaaS稀缺的“规模化盈利能力”。
金山系懂中国SaaS的“B端延伸”
如果说WPS搞定了个人办公,那金山系软件云表平台则瞄准“企业业务”的关键落子,尤其在制造业里,把“懂中国”的逻辑落地得更彻底。
对制造业而言,它解决了数字化落地难的痛点。传统制造业有大量老旧设备、分散系统,定制一套ERP动辄百万+、周期一年半载,还容易形成数据孤岛。
而该平台的无代码特性,能让企业直接搭建贴合生产流程的管理系统,还能对接现有设备与财务软件,实现“生产数据-办公文档(WPS)”的无缝同步,不用改流程、不用等开发,生产线数据实时进报表,这比“高大上但水土不服” 的外来SaaS实用得多。
而且还能解决门店销售数据和总部库存不同步的问题,用它能实时录入、同步,员工自己就能上手,不用麻烦技术团队。
而且,它还补上了“数据协同慢”的短板。很多企业的痛点是“门店销售-总部库存”不同步,用Excel统计常出错、耗时间。它能快速搭建进销存系统,门店实时录入销售数据,总部同步调货,数据直接生成图表做分析,不用技术团队,门店员工自己就能上手,完美贴合企业各部门“快响应、低成本”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它延续了WPS的玩法,开放了个人或小团队级免费试用,等员工因 “效率提升” 产生依赖,再主动推动全企业采购。这种“自下而上”的转化,比直接说服老板买单高效得多。
结语
说到底,金山系懂中国SaaS,就靠三点实在的:不照搬国外那套“贵价定制”,就按我们“先免费试用、刚需再掏钱”的习惯来;摸透了“用的人能影响掏钱的人”,不管是WPS让员工报销,还是其他工具让部门先试再推,都比硬找老板谈省事;先搞标准化覆盖大多数需求,再稍微改改满足行业特点,不贪定制的小钱,赚规模的大钱。
对此,您怎么看?非常欢迎您在评论区补充观点或者干货。
文|胖胖
来源:云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