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随着新冠疫情动态再度受到社会关注,专家提醒,目前国内部分地区正处在新一轮小波峰阶段。各地医疗机构的数据报告显示,呼吸道疾病门急诊人数出现增长,不少网友也反映身边有亲朋感染新冠,症状多样。面对“新冠再来袭”,公众防护意识正在重新升温。同时,相关部门及专家团
近期,随着新冠疫情动态再度受到社会关注,专家提醒,目前国内部分地区正处在新一轮小波峰阶段。各地医疗机构的数据报告显示,呼吸道疾病门急诊人数出现增长,不少网友也反映身边有亲朋感染新冠,症状多样。面对“新冠再来袭”,公众防护意识正在重新升温。同时,相关部门及专家团队已发出权威指引,提示市民关注个人健康安全。疫情形势下,人们对于病毒传播特点、疫苗作用及后续发展态势更为关心。
据国家疾控中心近日公布的信息,当前我国正处于本年度新冠疫情的一个“小波峰”时期。相比去年同期,今年病例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部分重点城市、人口密集区已检测到一定数量的新冠感染者。症状方面,近期流行的新冠病毒株表现为发热、咽痛、肌肉酸痛等,部分患者嗓子疼痛明显,也有市民出现发烧乏力、头痛的情况,多为轻症。专家指出,此次疫情波动主要受气候变化、人员流动增加以及防护松懈等因素影响。尤其在初夏时节,温度变化剧烈,为病毒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疾控部门逐步强化疫情监测力度,通过哨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时收集并分析发病数据,密切关注病毒变异情况。数据显示,流行病毒株持续变异但整体致病力未见增强,现有疫苗及药物依旧能够提供基础保护。不光如此,国内疫苗接种率持续提升,大部分高风险群体已完成全程免疫接种或加强免疫,这为遏制大规模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市民无需过度担忧,日常生活中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加强通风,做到不聚集、不扎堆仍是有效的防护措施。部分医院已设立发热门诊,方便有疑似症状的居民及时就诊、科学治疗。
不少专家建议,即使疫情进入平稳期,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仍需注重自我防护。此外,专家呼吁大家理性看待网上信息,避免盲目囤药,相信权威渠道发布的健康科普信息。更有相关部门联合线上线下多方渠道,广泛普及新冠病毒防控知识,便于群众获取准确、实时的健康提示,从而减轻社会恐慌情绪。虽然当前没有迹象表明疫情会大规模反弹,但零星病例可能会继续出现,因此防护不可松懈。
结语
新冠疫情自2020年以来已反复多次,每一次波动都牵动着广大市民的神经。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冠感染的一个小波峰阶段,但整体防控形势可控。健康生活方式、规范的防护措施及权威指导,为应对当前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公众既要对疫情保持必要的警惕,也应理性对待,不信谣、不传谣。只有共同努力,科学防控,方能最大程度保护自身和他人健康,顺利度过这场新冠“小波峰”。
来源:青蓝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