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指导“三秋”生产 全力应对连阴雨天气保障粮食安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17:55 1

摘要: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潍坊市部分地区土壤过湿,玉米收获受阻,小麦播种面临延迟风险。为最大限度减轻不利天气影响,确保秋粮应收尽收、秋播应种尽种,山东省科技特派员潍坊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0日讯 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潍坊市部分地区土壤过湿,玉米收获受阻,小麦播种面临延迟风险。为最大限度减轻不利天气影响,确保秋粮应收尽收、秋播应种尽种,山东省科技特派员潍坊

小麦玉米产业服务团专家于9月30日至10月10日,紧急奔赴潍坊市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安丘市、昌邑市、峡山区等重要农业生产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三秋”生产技术指导与服务。

服务团专家实地察看了多地玉米收获进度、土壤墒情及秋种准备情况。针对玉米收获难题,专家们提出了分类抢收、多措减损的技术方案:对已成熟且机械可下地的地块,组织力量及时抢收;对湿度过大、轮式机械无法作业的地块,建议调度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对积水严重或出现倒伏的地块,指导农户紧急开挖沥水沟、疏通沟渠,并组织人工抢收,力争“颗粒归仓、减少损失”。同时,专家强调,对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玉米,不宜盲目抢收,应推行适期晚收,充分延长灌浆时间,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籽粒破损与霉变风险。对于已收获的玉米,需及时干燥入库,有条件的要求立即烘干,无烘干条件的需采取装笼通风、摊晾等方式防止霉变。

在小麦播种环节,面对播期延迟的现实,专家指导农户坚决贯彻“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质量第一”的原则,推行以“适墒应变、抗逆精播、以技补晚、以促为主”为核心的抗湿晚播技术。具体提出六项关键技术措施:一是排水散墒,坚决做到“宁可晚播、不能烂耕”,通过开挖完善沟渠系统加速沥水,为播种创造适宜条件;二是适墒播种,确保在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时再进行播种,保证出苗质量;三是适量精播,选择抗逆性强品种,并根据延迟天数适当增加播量,10月25日后每晚播一天每亩增播0.5公斤左右,最高不超过15公斤/亩,同时必须做好种子包衣;四是适当浅播,将播种深度控制在3-4厘米,防止深播导致弱苗;五是科学施肥,增施底肥至60%-70%,并增施磷钾肥,以弥补土壤养分流失,增强作物抗性;六是加强苗后管理,及早查苗补种,抓好冬前病虫草害防治,构建丰产群体。

此次科技服务行动及时有效,为农户应对当前不利天气、科学开展农事操作提供了精准的技术支持,增强了农户抢收抢种的信心。服务团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农情进展,提供持续的技术服务。

闪电新闻记者 刘九省 潍坊报道

来源:潍坊齐鲁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