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青奥夺金7周年:从小将到万分女王;亚锦赛小魔王笑容感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17:31 1

摘要:201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青奥会的那个下午,17岁的孙颖莎第一次站在全球目光的焦点下,用一场干净利落的4-1击败日乒新锐平野美宇,让世界乒坛记住了那个笑容明亮的中国小姑娘。

201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青奥会的那个下午,17岁的孙颖莎第一次站在全球目光的焦点下,用一场干净利落的4-1击败日乒新锐平野美宇,让世界乒坛记住了那个笑容明亮的中国小姑娘。

2025年10月10日,七年后的今天,莎莎已经成长为是女子乒坛独一档存在的万分女王,让整个世界乒坛女线球员望其项背,一骑绝尘。


在今天中新网发文邀请莎莎的球迷,一起重温莎莎的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刻。回顾2018年,那场青奥会女单决赛,仍被业内视为中日新生代力量的拐点。
彼时的平野美宇,已是2016年世界杯冠军、2017年亚锦赛三连斩丁宁、朱雨玲、陈梦的“日本希望之星”;而孙颖莎只是陪练身份入选青年组阵容。

但是在决赛中,她以4-1(13-11、9-11、11-9、11-9、11-6)取胜,最关键的是,莎莎的战术清晰、应变迅速。

面对平野的暴力弧圈,她用节奏变化和旋转压制,第三局3-6落后时连追8分逆转,第五局5平后连得6分封盘。

那一战不仅赢了金牌,更让国乒验证了一整套“旋转+节奏变化”的反制体系,后来在克制伊藤美诚、早田希娜等日本主力时屡屡奏效。从那天起,莎莎不再是“备选”,而是体系内的战术支点。

截至2025年10月,莎莎已连续161周排名世界第一,积分超过12,200分,领先第二名超2,825分,这一差距放在女子乒坛,是“统治级”的跨度。

而已经跟随国乒大部队到达印度的莎莎,在10月0日已经站在亚锦赛训练场上,开始适应性训练中。

从前方传回的影像资料中,莎莎身着黑色训练服,步伐轻快、节奏流畅。教练邱贻可全程陪同,重点打磨接发球细节。

镜头捕捉到她反手爆冲后的抿嘴表情和休息时的憨笑切换,熟悉的“乐呵呵”模式再次上线。

对于顶级球员来说,训练时都有自己的小习惯,而莎莎训练时就喜欢自言自语的“莎言莎语”。

在莎莎这样看似可爱的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莎莎其实是高强度专注的体现,在语言碎片中,她反复确认节奏和旋转感觉。

莎莎曾说:“追目标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这句话听似轻描淡写,实则反映出她把结果焦虑,转化为过程满足的心理训练。

从青涩到沉稳,她的成长几乎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球迷评论最有代表性的一句是:“七年前,她靠天赋赢球;七年后,她靠体系和心态统治。”

七年间,孙颖莎的影响力已越出成绩本身。场外,她低调、简洁,不追热点,不塑形象。她做公益在疫情、地震等灾情中捐款,从不公开金额。


场内,她鼓励年轻队员,安抚落泪的对手。2024年世乒赛,她在半决赛击败蒯曼后,第一时间上前拥抱,那一幕被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转发,配文:“冠军的胸怀。”

国际奥委会官微称她“青春风暴的起点”;《人民日报》在青奥夺金七周年当天发文,称她与王楚钦“以青春回应时代”。

孙颖莎的七年,是国乒更新换代的缩影。七年前,她靠自己的技术“撕开”了平野美宇的速度壁垒;七年后,她靠自己的强大“平衡”了世界对她的期待。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是赢得最多的人,而是能在赢与输之间,依然轻松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中。莎莎,加油!

来源:伦勃朗的视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