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里的坚守 | 大医二院心血管内科、介入中心手术“加速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17:05 1

摘要:10月1日的清晨,大医二院心血管内科比往常更加繁忙。一位突发急性心梗的患者被紧急送入手术室,情况危急。医生们来不及休息,立即投入抢救。“先用球囊反搏稳定血压!”

当人们在欢度国庆假期、与家人朋友团聚时,大医二院心血管内科的医务工作者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用一台又一台高难度手术,守护着患者的心脏与生命。

节日的清晨,手术室灯火通明

10月1日的清晨,大医二院心血管内科比往常更加繁忙。一位突发急性心梗的患者被紧急送入手术室,情况危急。医生们来不及休息,立即投入抢救。“先用球囊反搏稳定血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一种帮助心脏减轻负担、增强供血的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在主动脉里放置一个小气囊,随着心跳节律同步充放气,让心脏在关键时刻“轻松一些”,为血流畅通赢得宝贵的时间。正是这项技术,稳定了血流动力学,为后续手术创造了条件。随后,在IABP辅助下,医护团队顺利植入支架,患者转危为安。

攻克高难度病变,团队无缝协作

国庆节这一天,手术室接连进行了9台手术。一位六旬患者因冠状动脉三支血管严重钙化、左主干狭窄,手术难度极高。普通球囊扩张难以奏效,赵昕主任果断选择冠脉旋磨术。这种技术就像在血管里装上一个“微型钻头”,高速旋转磨碎坚硬的钙化斑块,为支架顺利植入开路。

介入导管室内,医生、护士、技师密切配合,监护、操作、递送器械,一刻不停。每一次导丝前进,每一次球囊扩张,背后都是团队高度默契的协作。几个小时的鏖战后,手术终于成功完成,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节日无假期,生命最重要”

这是国庆假期的第一天,也是无数医务人员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有人从凌晨一直坚守;有人刚走出手术室,又被急诊电话叫回;有人顾不上和家人团聚,他们的坚守换来患者和家属的一声“谢谢”。

当人们在朋友圈晒出美景与团圆时,这群心脏守护者却把节日留在了手术室里,把健康还给了病人。正如一位医生在休息间隙轻声说的那句:“节日无假期,生命最重要。”

致敬节日里的白衣战士

在这一天,我们再次看到了医务工作者的辛苦与担当。他们不是没有遗憾,而是将小家放在心里,把病人放在心上。国庆的烟火在窗外绽放,而他们手中的光,是守护生命的另一种“烟火”。

在节日的背后,是一群默默无闻却熠熠生辉的身影。向所有在岗位上默默坚守的医务人员致敬!

专家简介

赵昕,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心研所所长

简介: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曾就职于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年完成心脏介入手术均超千例,拥有超万例的心脏介入操作经验。现担任美国心脏病协会专家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心血管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医疗技术评审中心外聘专家、全国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导师等。任大连医科大学、东北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课题等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0余部。曾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军队三等功、评为联保中心嘉奖、北部战区总医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等称号。

专业特长:长期致力于心血管危急重症的救治及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左主干病变、多支及分叉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疾病的介入治疗方面有极深造诣,尤其是在左心室辅助装置、ECOM和IABP辅助下的高危CHIP介入治疗。擅长采用冲击波、准分子激光冠脉斑块消蚀术和冠脉旋磨术辅助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对重症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