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岁,没癌症没痴呆,她的身体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12:23 1

摘要:在现代医学中,这个梦想被翻译成一个更科学的词汇:延长健康寿命。我们不仅希望活得久,更希望是健康地活得久。要能生活自理,而不是久卧病榻。

文|菠萝

(一)

长生不老,是人类最古老,也最持续的梦想。从秦始皇开始,解决了温饱的人们,总是想尝试各种方法努力活得久一点。

在现代医学中,这个梦想被翻译成一个更科学的词汇:延长健康寿命。我们不仅希望活得久,更希望是健康地活得久。要能生活自理,而不是久卧病榻。

秦始皇穷其一生都在寻求长生不老的仙丹,但最后只活了不到50岁。不过在人类中,确实有一小撮真正破解了长寿密码:他们就是那些活过100岁,甚至活过110岁的超级老寿星。据估计,全世界大概只有几千人曾经活到110岁,目前还活着的也就几百人。

这些身上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他们为什么能逃脱各种衰老疾病的影响?是纯靠超强的天生基因?还是特殊后天生活的影响?

近年来,科学界对这些罕见的超级长寿者越来越感兴趣。就在近期,医学期刊

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了一篇很有趣的论文,对当时世界最长寿的老人, 117 岁的玛丽亚 · 莫雷拉( Maria Morera )进行了各种检测,又提供了更多值得关注的数据。

玛丽亚不仅寿命特别长,而且没有癌症,没有心血管疾病,没有老年痴呆,真的是让人羡慕。科学家们跑到玛丽亚家里,收集了她的血液、唾液、尿液和粪便样本。这位超级老人很有合作精神,全力配合工作。她说:“因为我现在唯一的优点就是还活着。”

科学家利用这些样本进行了目前能使用的最全面“生物学全景扫描”,分析了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代谢组、肠道微生物组,等等,反正能测多少测多少。

这些东西都是干嘛的呢?

如果把人比作汽车的话,基因组相当于检查汽车的出厂配置,看看到底是不是天生就是好车,而表观基因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这些,相当于检查保养情况,看看目前整体工作状态如何,零部件实际磨损情况如何。

具体每一个东西是干啥的,大家不用搞得那么清楚,只需要知道都能给出身体某些方面的信息,而且都不便宜就对了。

今天咱们就看看,花了这么多钱,他们在玛丽亚身上到底发现了什么。

首先看看她的基因。

其实不用研究,我们都知道玛丽亚基因肯定很好,为什么呢?因为科学家去她家取样的时候,发现她除了喜欢读书、喜欢和狗玩,更喜欢和家人待在一起,尤其是自己的两个女儿。女儿多大了呢?都是90多!

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就俩想法:第一,她肯定有长寿基因;第二,男的确实不行。

基因组的数据证明,玛丽亚确实有长寿基因。

科学家在她身上发现了多个和人体降低心血管疾病、减少糖尿病,预防认知能力下降有关的特殊基因型,同时,她还携带一些和人的健康关系还不太明确,但在动物(比如狗和果蝇)中已经被发现和超长寿命相关的基因变异。

简单地说,她出生就中了基因彩票的特等奖。

她不仅基因好,她的表观基因组看起来也强得惊人。

表观基因组主要测量了DNA一种叫“甲基化”的特殊化学修饰。从出生开始,人的DNA基本不会变,但上面的甲基化修饰会一直动态变化。有研究发现,DNA的甲基化特征有点像“生物时钟”,是DNA上被岁月写下的痕迹,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你的身体损耗程度。

这次研究发现,玛丽亚的生命时钟走得比一般人慢很多,按照DNA甲基化的“生物时钟”换算,她的生物学年龄比真实年龄年轻了20多岁!也就是说,她身份证上写着117岁,但实际细胞的状态是90来岁。

时钟跑得越慢,人生就能跑得越远。

那为什么她的时钟走得慢呢?

肯定是很多原因叠加在一起的结果。从代谢组里,我们看出来了一些端倪。

代谢组是重点分析了血液中的各项指标。不出意外,她很多指标都异乎寻常的好,尤其是脂质代谢非常高效,坏胆固醇水平低,好胆固醇水平高,简直就是梦想组合。即使在117岁,她的心血管系统也一直保持了良好状,从来没有过“三高”等心血管疾病。

她另一个重要的健康参数:炎症指标也特别低。慢性炎症是免疫失衡的一个表现,被认为是加速衰老的重要推手,也是致癌因素。我们为什么建议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降低炎症。

不止是炎症指标低,玛丽亚整体免疫系统就很强。我们都知道新冠对老年人杀伤力最强,主要就因为他们的免疫力容易失衡,但玛丽亚在 113 岁时的时候感染了新冠,云淡风轻地就度过了,是全世界熬过新冠岁数最大的人之一。

还有她的肠道菌群,也是有年轻的状态。比如,里面有大量的双歧杆菌,这类菌通常在年轻人身上多,老年人会逐渐减少。它被认为能帮助抗炎、调节免疫、促进健康的代谢。

总而言之,玛丽亚天赋异禀,加上没有不良生活习惯,最后结果是身体各项指标都偏向于比实际年龄更年轻。

不过说实话,玛丽亚能活这么久,各项指标都优秀其实不算意外。无非是印证了科学界一直的观点:想要长寿,就要控制炎症,控制三高,调节免疫,调节菌群。

那有没有什么意外的发现呢?

还真有一个,那就是玛丽亚的端粒长度。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特殊DNA序列,作用是保护染色体完整性。随着年龄增加,端粒会会逐渐缩短,通常认为,短的端粒和衰老有关,也和癌症或心脏病等疾病发生有关。

由于玛丽亚很长寿,且没有疾病,科学家猜测她的端粒应该会比较长,和别的指标一样更像年轻一些的人。

但结果却发现,玛丽亚的端粒超级短,确实就像一个100多岁的老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玛丽亚确实一直在“变老”。这个结果很有意思,它说明端粒的缩短和变老有关,但不一定与疾病相关。

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估计,到 2035 年,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将超过 4 亿。变老,已经是我们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大家都想长寿,但“长寿”这个词,并不只等于活得久,而是要健康地活得久。你绝不会看着一个躺在病床上很多年的老人,心里想:可真长寿啊,好羡慕!

那从玛丽亚故事,我们能学到点啥呢?

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三点:

第一,生物学年龄和身份证的年龄并不一样,可以差几十岁。

第二,变老不等于一定会生病。岁数大了不一定会得癌症,不一定会得心血管疾病,不一定会得老年痴呆。“健康老去”是可以实现的。

第三,降低慢性炎症、改善脂质代谢、调节肠道微生物或许是实现长寿的基石。

未来的医学,不会再单纯治病,而是要帮助人们健康变老。

那我们个人应该怎么做呢?

玛丽亚的超级长寿和先天基因密不可分,这个我们没法学,至少现在技术达不到。我们能学的,主要还是后天生活习惯。

玛丽亚有一些很不错的健康习惯。比如她定期锻炼,她喜欢地中海饮食:大量植物性食物、多用橄榄油、多吃鱼,少吃红肉。对了,她还非常爱喝酸奶,每天喝三份。这或许也和优质的肠道菌群,免疫状态有关。

当然啦,这些都全是个例,也只是相关性。我们无法知晓到底哪些真的起了作用,或者起了多大作用。大家肯定应该谨慎看待。但是定期锻炼,吃地中海饮食,吃酸奶(记住:无糖的)已经被广泛证明是对健康有积极作用的习惯了,我觉得完全可以模仿。

人的一生就像在打牌,开场拿什么样的牌很重要,怎么打也很重要。我们绝大多数人,拿到的牌没有玛丽亚那么好,也就是中不溜,不好不坏,那结果是输是赢,真的主要看自己怎么出牌了。

祝大家打牌都打出水平,打出气势,活成健康的80,90,100岁老头老太太!

致敬科学,致敬生命!

参考文献:

The multiomics blueprint of the individual with the most extreme lifespan. 2025, Cell Reports Medicine 6, 102368

来源:长春惠健康

相关推荐